分卷阅读187
上有力的证明。
许昕华一开始并不知道欣荣有这么多经历,但她选择跟郁家长期合作,有一个原因就是欣荣没有那么多复杂背景。
也许现在大环境就是这样,上至政府下至百姓,都以“外”为荣,本土企业很难得到重视和优惠政策,其实许昕华能够理解,经济倒退了十年,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光凭本土企业,根本满足不了国家建设的需求。
说白了都是因为穷,没有钱,做不了基建,没钱扶持民生,百姓生活贫苦,没钱进行科研和军事建设,国家和人民没有安全感,国际上发生一点动荡便全国惶恐。而外商是来干嘛的?他们来赚钱,也给政府送钱,创办实体企业还要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养活一大批吃不饱饭的百姓,政府和百姓能不欢迎吗?
所以,基于现在的环境,许昕华能理解这个时代的“崇洋媚外”,只是她又不能不去想几十年后的国家。
上辈子的生活环境,许昕华是幸福并满足的,以前没有参照物她都觉得满足,现在拿当下的生活条件做对比,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只是生活幸福的同时,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举个例子,许昕华两辈子都是爱美人士,上辈子工作之余上网消遣,最喜欢看各种美妆视频,有一天她看到一个美妆博主因为发现了好用的国产美妆,居然感动到哭了,那天许昕华看着自己满满当当的化妆台,里面有贵的,也有很便宜的产品,却没有一件是国产的,她当时就沉默了。
服装也一样,明明遍地是工厂,一家网红店铺每年的营业额上亿,却没有一个真正拿得出手的国产品牌,全世界都在提倡自主设计,自己的国人忙着各种山寨模仿;还有些明明是本国的创办人,非要去国外买条生产线,包装一下变成“外国品牌”,然后再运回国内倾销,甚至还有的直接就“出口转内销”。
许昕华上辈子其实也是随波逐流的一员,现在却希望能做一些改变,即使只能改变百十个人。
但是知道却什么都不做,就等于推波助澜了。
许昕华和郁父的理念相同,包括郁白文也一样,所以大家才能达成合作。但现在他们坚持的东西,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欣荣要是能沾上一点国外背景,再改一个洋气的英文名,稍稍宣传一下,就能变成令人追捧的“国际大牌”,说不定连金阳广场都会主动邀请他们入驻,以此提升商场逼格。
更何况眼光极高的沪城人?可惜不管许昕华还是郁白文,都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宁愿发展慢一点,也不想去借这种光。
不想挂羊头卖狗肉,那就只能装逼了,做出一副财大气粗、资本雄厚的样子,一上来就进驻各家商场,靠砸钱刷起来的逼格也算逼格嘛,应该也能唬住人。
所以许昕华一行人到了沪城,便在各家商场转悠,去金阳广场只是临时起意,存着“取经”的想法,结果到了商场就发现有店面急着转让,而且正好是服装店。
这个时候,国人其实还没多少名牌意识,大概是因为生活还没有完全满足温饱,只有脱离了温饱线,衣食无忧,才会有更高的追求,物美价廉的国产服饰,才是大多数国人现在的选择。
有需求才有市场,上辈子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国际品牌,现在基本上还没有进入大陆市场,金阳广场因为投资人是外商,通过投资人的牵桥搭线,商场才能引进几家国际品牌,所以它成了全国闻名的商场。但现在有了个缺口,再想引进国际品牌,就没那么容易了。
国内倒是也有服装品牌,大多是像欣荣这样有自己的生产线,由于成本低了,定价自然高不到哪里去,这些“品牌”能开家店铺独立经营,就算很不错了,金阳广场堪称天价的租金,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于是,如金阳广场这样的高端商场,一时也束手无策了,他们急着把铺位租出去,许昕华一行人听到消息也跃跃欲试,两方一拍即合,当场就签下合同了。
生意不等人,许昕华考察结束就没时间回羊城,直接留在沪城准备开张事宜,沪城人手太少,只能她亲自盯着。
郁白文则匆匆回羊城“招兵点将”了。
许昕华在沪城一留,两三个月就过去了。金阳广场租金不菲,对欣荣来说却不算什么,所以许昕华除了盯着金阳广场的进度,同时也还在跟其他商场接触,比如上辈子她都听过的城东商场,下个月才建成,商铺可租可卖,现在买还有很大的优惠力度。许昕华跟郁白文打了几个电话,钱到帐后就以公司的名义在城东商场买了间店铺——她现在还没办法以个人的名义在沪城的银行贷到款,就只能为公司谋福利了。
郁白文同意买店铺,则是因为跟他说,公司在沪城有了房产,以后抵押贷款之类的都方便,毕竟他们在这边没有熟人,有固定资产就好办一点了。
城东商场的店铺买下来,开张还要等它建成以后,而金阳广场却是试营业便赚了个满体钵。
顾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都以为金阳广场内所有区域、每个铺位都是无数有钱人抢着要,最后能进驻的都是有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