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
联络。
朱老领导问了孙建国的具体情况后,跟凤天幸表扬了孙建国一番,只道这事他会留意。凤天幸回家跟馨妍也没提这事,等回头能寄信寄东西时再说,也省得空欢喜一场。而馨妍来京都的家里,虽然忧心却也要打起精神,爹娘和孩子都还需要她照顾,孙建国不在她更要照顾好他们,馨妍也不是柔弱不禁风浪的娇花。
他们住的是京都三进出的房子,花钱请人修整过,抹去了陌生人居住的痕迹。整栋青石砖房子差不多两亩多地,处处透着浓浓的岁月痕迹,可惜曾经的古树都被糟践了。馨妍听爹娘讲,这套房子是凤家祖辈传下来的,迄今有据为止,已经有两百多年了,可以说是凤家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祖屋,对爹爹的意义是不同的。
三进的主院四间正屋,左右两边各两间耳房,院子里留有石块围起来的小片空地,应该是以往先人闲情种花用的。二进的院子是回字型,除了通往主屋和前院的通道,和通道不远的一口深井外,都是大小差不多的房子。房子的一进的院子,除了大门两旁的耳房,剩余院子靠墙都用砖头围起来,以前看样子应该也是种花的地方,除此之外都是铺着青石板的平地,空间很大应该是跑步溜圈的地方。
孙建国不在家,家里连上孩子也只有五个人,住在三进的院子显得很空荡。房子就是打扫的也麻烦,二进的房子全都锁起来了,只留三进的主院他们一家人住,和一进的院子给孩子溜圈。本来种花的闲地,也因为环境的关系,被拿来种应季的菜。四间主屋是两两一个门,分里外两间。爹娘住在东边主屋,馨妍带着连个孩子住在西主屋。
中间隔了两间房子四道墙,要是孙建国也在,绝对能对房子的隔音效果非常满意……家具都用木头打做新的,馨妍房间一张两米的大床,衣柜梳妆柜桌子一应的都有。外间也有长椅和茶几桌子凳子,家具很齐全也贴心,爹娘是用心的在布置这个家。馨妍在屋里整理东西,乐之顺之跟着爷爷奶奶一起,把家里里里外外逛了几圈,锁着的门也打开专门让他们看稀罕,熟悉新家的环境。
家里左右邻居,据爹娘说都是不熟悉的陌生姓名,爹爹当年熟悉的街坊邻居,早就不知所踪了,或许已经病逝,或许已经搬家,也或许早就淹没在动乱的洪流里,沧海桑田,能留下名字的又能有几人。住老屋深宅的好处很明显,墙厚顶深,人住在里面冬暖夏凉,进去炎热的三伏天,只要过了太阳最烈的正午,屋里清幽凉快。
就算是最热的中午,在外间的地上撒些沁凉的井水,再铺上大草席,两个小家伙能一点燥意都没的安稳午睡。等乐之顺之习惯了两天新家的环境,凤天幸老两口,就带着馨妍母子三个,连着十来天时间把京都的名景点逛了个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历史总有重合,历朝帝王居住过的紫禁城,建筑鸟瞰图和庄鸿的气派,都跟馨妍前世所见在相差无几。
在新家住了一个多月,这天馨妍跟着凤天幸一起,去朱老领导家惯诊,馨妍养生的本事比爹爹强,尤其是爹爹说可以经过老领导的手,给远赴边境的孙建国寄信和东西过去。这个消息对馨妍而言,简直就是意外惊喜。要知道京都是一国之都,衣食住行都不是一般城市可以比的,除了几瓶卤肉和豆酱辣酱外,药材充足下馨妍也做了不少的药丸。
药丸的种类很多,分门别类的单独用防潮的塑料瓶装着,有补血补气的药丸,有清热解毒的药丸,止血消炎的伤药。因为花了一百多块钱,买到了一只好参,馨妍用了一半的参做了养生丸,再三信里嘱咐他要贴身收好,三日一颗,等吃完了她在给他寄。要不是养生丸的药放久了会挥发了药效,整棵参她都想做成养生丸给他寄过去。
馨妍跟着爹爹到了朱家,在爹爹的介绍下同老领导打了招呼,馨妍见爹爹神态算得上亲近,明白跟这位老领导相处得宜。放下了提来的行李袋,跟着爹爹一起稍坐了片刻。等爹爹按例给号了脉之后,让馨妍过来也号脉看看,能不能配出合适的养生补药。当然人年纪大了,喝药汤太过害胃口,药膳的话会更好。
馨妍也不怯场,坐下手指搭上面容和蔼的老领导脉搏上,静气凝神仔细诊脉。从脉象来看,爹爹开的药都非常适合,就是经常喝汤药,胃口不好罢了。馨妍做的养生丸固体培元,老领导也适合服用,效果会比喝汤药要少受罪。老领导大病其实并没多少,都是陈年的旧疾。做为对老领导帮助的感谢,馨妍给了他十颗养生丸给,让他五日服一颗,斟酌片刻又开了个食疗的药膳。
老领导也看不懂药膳有什么名堂,不过问过馨妍那养生丸的功效后,当场就让警卫员给倒了温水服下。馨妍坐在爹爹身边,安静的听爹爹跟老领导感怀年轻旧事几句,然后才指着带来的蛇皮袋,说了这次的来意:
“我闺女不放心姑爷在前线,写了信准备了不少的药还有吃的,想请您帮着跟其他物资一起送去。咱们在后面也做不了什么,也只是凭着心意送点东西,家里两个孙子才两岁,刚来的那两天天天跟他们娘要找爹。”
老领导也叹气:“都是好同志,你放心,一定让后勤的人,把东西亲自交给你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