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
而宁铮更是有意保护她的隐私,所以到目前为止,她的照片还没有在报纸上露过脸。
其实细细想来,奉九在中学时期就很活跃,也留下了不少参加各种公开活动的照片,但硬是没有一张照片流出来,可以想见宁军情报处曾为此做了很多人的保密工作,工作量之大也可想而知。
幸好大家看了一会,过了惊艳期后也就习以为常了,于是来客有的在玩儿国际象棋,有的在畅谈中国内战和国际局势,太太们则在一起闲话哪家的西餐厅更正宗、哪种布料做什么款式的新衣更合适,孩子如何教育之类的话题。
葛萝莉趁着女主人招呼别的女客的机会,又和奉九凑到一起,闺蜜到了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她们用汉语交流,赞赏着普莱德女士不俗的装饰品位;葛萝莉的汉语没有太大的进步,但好在很努力地一直在练习,毕竟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忽然门一响,又进来一个年轻男人,个子高高,肩膀很宽,五官都很“瘦”,长相出色,一身花呢格子西装,裤腿故意裁得很细,更显得腿很长。
她们俩同时抬头看到这个年轻男子,又不约而同对视了一眼,心有灵犀地想到了同一件事——她们都很喜欢的《弗吉尼亚人》里的男主角杰夫,就应该长成这样,因为他也是“一头黑色的头发,长相像一幅画一样漂亮”。
奉九眼睁睁地看着葛萝莉雪白的鸡心型小脸红了起来,不禁心里偷偷一乐,小妮子春心动矣。
宁铮也看到了这个年轻男人,耐心地等着他走过去与满面笑容的主人夫妇打完招呼,这才迎了上去,跟这个年轻男人说了几句话,接着就把他带到奉九和葛萝莉面前。
葛萝莉有点紧张地站直了身子,绿羽鸟尾羽一样浓烈丰富的绿色眼睛透出些许羞怯,奉九暗暗地从她身后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给她打气——葛萝莉生性有点害羞,跟相熟的人话很多,但不熟的就会有点坐立不安。
没想到这个年轻男人也是个爱害羞的,一看到葛萝莉就开始脸红,珠灰色耀目的眼睛和葛萝莉的绿眼睛一接触就弹开了,没一会儿又偷偷转过来瞄了一眼。
葛萝莉笑了,现在她反倒不紧张了。
宁铮见到老友这德性也有点无奈地挠挠头,但还是依照礼节给他们做了介绍。
这个男子叫印雅格,美国加州人,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庄园主家庭,从小就喜欢铁路,十一二岁时跟随做铁路工程师的叔父库克来到中国:库克是专门的铁路人才,在美国时就有很丰富主导铁路建造的经验,尤其善于设计纵横交错的铁路网,所以一位到美国考察铁路网建造的广东政府官员盛情邀请他到广东修建铁路。
库克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遇,于是就来到了中国,先后应聘于广东省铁路局和东北三省铁路局,监督建造铁路,两相比较下,还是东北机会多,而且他与东北人的性格更相合,所以后来干脆久住奉天。
年少的印雅格虽然看似羞怯,实际上却是极具那些拓荒者先辈的开拓精神,跟着叔父在中国呆得如鱼得水,乐不思蜀,直到十六岁,才被在美国久候爱子不归的急眼的父亲一封封电报催回国,并考取了纽约大学的土木建筑专业。
一伺毕业,他亟不可待地又回到了奉天,因为这里除了有他钟爱的铁路事业外,还有他志同道合的一群朋友,其中最看重的自然就是少帅宁铮。
他们两人相识时,印雅格不过是十三四岁的年纪,宁铮更小,只有十岁,母亲刚刚去世,不得不从新民来到奉天父亲身边,正是希望借由结交朋友驱散心头孤寂的年纪,两个人的性格一静一动,一个沉稳一个活跃,但骨子里都是极富冒险精神,所以相处得极其融洽。
而宁铮在美国先后选择读的两个大学,也都是受印雅格的影响。
他一口标准的纽约腔更是受了在纽约读了四年大学的印雅格的潜移默化。
那时,东三省铁路还处于初建时期,老帅认为要与日俄强邻抗衡,必须优先发展东北的民族工业,而运输问题则是当务之急。
于是,精通铁路建设的印雅格叔侄就在京奉铁路奉天办理处处段荫槐的引荐下,开始参与东北的铁路建设。老帅在他们的帮助下,不但重修了京奉铁路,又筑建了奉天至赤峰、通辽,至吉林、四平以及奉天至齐齐哈尔的铁路运输线,可以说,正是他们叔侄尽心尽力的工作,才让东三省的铁路网构建得如此顺利,所以老帅对他二人也是格外器重。
今天的聚会,主要是为了提前庆祝新年,来客一家带来一两个菜或甜品,凑在一起,这就是美国风格的“potluck”,也就是百乐餐,主人家提供酒水、主食和一道主菜,奉九觉得这个形式真好,这样,主人家也没有那么累,可以做到宾主尽欢,不禁暗暗想着以后和同学们聚会也可以这样。
主菜是“Turducken”,看着名字就知道,这道菜是三合一,也就是——把鸡塞进鸭子里,再把鸭子塞进火鸡里,所以火鸡个头最大,目测得有十一二斤,这三样儿加一起得有十七八斤,在烤箱里烤上整整三个小时,端出来还滋滋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