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75

      r   “咳,光顾着扯闲篇儿了。”秋声赶紧把手里的包裹递上来,“从美国来的呢。”
    奉九有点儿纳闷,美国来的?
    秋声小声说:“会不会是……”
    奉九蓦然想起来……是虎头?奉九看了看包裹上的收信和发信地址,那熟悉的笔迹已说明一切。
    奉九忽然发觉,原来虎头已经离开她的生活这么久了,久到她已如此熟悉没有他的日子。
    他去美国整整三年了,除了刚到时给自己来过一封简短的信报平安,还有后来一封夸奖她画画有进益的回信,就再也没有其他音信了,连二婶儿也没接到他的其他消息;只偶尔由洪福在美国替唐家打理产业的儿子回来跟大哥汇报工作的时候,才会偶尔谈一下他,但美国如此之大,唐家产业在西海岸,虎头在波士顿读书,两人各有事情要忙,联系也是少得可怜。
    奉九随口问了句,“秋声,你说唐知恺在美国时会不会跟虎头一起过个圣诞啊?”
    唐知恺就是唐府大管家唐大风的大儿子,在美国兢兢业业打理唐家产业那位。
    秋声知根知底地说:“没有过,他俩不大合得来,唐知恺是去唐人街跟老乡吃顿饭就算。”
    奉九吃了一惊,抬头看了秋声一眼。秋声自知失言,只是有眼色地递过一把银色裁纸刀,奉九原本急于拆包裹,但现在被秋声的话引出别的兴趣,自然不急了,只是把裁纸刀接过往茶几上一放。
    秋声只好老老实实招供道:“姑娘,你别疑神疑鬼的,我跟他什么事儿都没有;今年过年时,你不是曾派我回唐家,给老夫人送过一次新收上来的长白山人参嘛,正好碰到了唐知恺,是他主动跟我说话的,我本来都不想理他的。”
    就这么不想理都能知道圣诞是怎么过的?那要是想理,还不得把唐知恺套个底儿掉啊。
    秋声一边说,一边用手揉搓着衣角,脸色渐红。
    奉九仔细打量秋声,依然是红红的一张苹果脸,一边垂着一根麻花辫子,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狡黠地转悠着,俏皮可喜。
    到底长大了,是个很看得过去的漂亮小姑娘了,还知道瞒着事儿,护着人了。
    行,这脸色和话语已经说明了一切,奉九对自己最亲密的身边人比自己在“情”之一字上开窍得早,感到很满意,同时觉得也可以告诉宁铮,他最亲密的副官支长胜前几天求娶秋声的事儿,可以消停了。
    奉九不再追问,又拿过剪刀,匆匆剪开了缝得密密麻麻的针线,里面是一个层层包裹的油纸包,再打开,入眼的居然是一件浅米色元宝针织法的毛衣,小小的青果领,奉九抖落开细看,版型略收身,配着原木色带花纹的大纽扣,下摆处左右两个不大的口袋,其中一个口袋的上缘露出一方枫红色的东西,奉九抽出来一看,是一条白色底带着几片红色枫叶图案的真丝颈巾,秋声低呼一声:“真好看!虎头少爷眼光真好!”
    奉九没说话,只是沉默地在毛衣下摆的右口袋里找到一封折叠得方方正正的信,只有一张纸,正反两面写满,上面是熟悉的虎头的字迹,只不过是用钢笔写的,秋声识趣地说:“我先下去了。”
    奉九没功夫回应她,先把信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接着又细细从头到尾看了几遍:虎头一直在麻理读土木建筑,下学期就升入大四了。至于要不要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还没有想好。学业很忙,但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很舒心。
    信的开头有点客套,大概也是两人久不通音信的原因,但到了后面,从小培养出来的熟稔又冒了出来:也不知你做人家太太做得怎么样,估计好不了,一向懒懒散散的,只怕宁三少也被欺负得够呛吧。
    大学校园里来自中国的消息不多,很想念家乡,特意手打了一件毛衣给她,作为她十九岁的生日贺礼。
    是不是没想到自己居然也学会了打毛衣?其实欧洲和美国的很多男人闲暇之余都会用打毛衣作为消遣,各种级别的编织大赛也是举办得如火如荼,这种爱好,总比酗酒赌博强吧哈哈。
    奉九又看了看落款的日期,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了,三个月前啊……
    奉九把颈巾塞到毛衣的口袋里,正打算把毛衣收到大衣柜里,到了九月天凉些了,穿上照几张照片给虎头邮过去;忽然发现纽扣上好像别有文章,她仔细端详,这才发现,每一颗纽扣上都烙印着一个小女孩儿——或坐或站,或打秋千或跳舞;表情也是,或哭或笑,或扮鬼脸或高傲,一望而知正是小女孩时期的自己,精细的笔触入木三分,栩栩如生,把奉九蓬勃的朝气和灵气毫无保留地刻画出来了。
    奉九捏着每颗扣子看了良久,偷偷抹了抹眼角的泪,把毛衣收进柜子。
    她把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书桌上的信夹里,里面的信已经不少,媚兰的、秀薇的、萝莉的、郑漓的……奉九想着虎头的信可来之不易,可能今后的几天,每天都少不得要拿出来看一看。
    奉九夜里睡得不安稳,直到她被轻轻地摇醒,一睁眼,宁铮正满脸焦急地看着她,另一只手力道适中地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