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362

      宁铮心疼闺女,上来接过芽芽手里的针递给奉九,又亲了一口她莹白的大脑门,这才发现,已经一脑门子汗了,宁铮不免怪奉九心急。芽芽被父亲赦免了苦工,高兴至极,马上捅咕着她的来来哥,龙生心领神会,到底和奉九说了声,奉九还能说什么,只能答应,两人就跑到后面院子捉蛐蛐儿去了,龙生的保姆紧跟着他们。
    临走前,芽芽还谄媚地抱着娘亲的胳膊,左摇右晃着小胖身儿,那意思是相信她肯定能把叫得最动听的蛐蛐儿给她捉回来。
    奉九一副随她吧的样儿,望着他们的小小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过了八天就是阴历七月十五,道教的中元节,也是俗称的鬼节——前几日龙生的姥姥姥爷移居到了天津租界,媚兰这才赶来接走了儿子,给父母献宝去了。
    这一日,宁铮特意安排了很少的公务,因为奉九说,要带着芽芽去放河灯。
    用罢晚饭,趁着夜色,两人带着芽芽,从后门溜了出来。
    一出门就看到不远处,府里的几个听差正聚拢在一起,给家里逝去的亲人烧纸钱。
    很多人管中元节叫“七月半”,佛教的和尚们,也选在今天给信徒们已然离世的亲人们,举行一年一度盛大的超度仪式。
    夜色渐深。原本即使到了晚上也熙来攘往的大大小小的店铺都打了烊,闭了店门,把道路让给在今日回家的鬼魂。
    京城各个大小路口、胡同口,已经设了施孤台和法师座:不少人蹲在地上,用捡来的树枝、木棍儿捅着泥火盆,里面黄黄白白的纸都做成圆形方孔的铜钱形状,分别印着“泉台上宝”和“冥游亚宝”。
    纸铜钱被点着了,不时地冒起尺把高的一道道火光,映照出一张张或悲伤、或平静、或麻木的面庞,黑色蝴蝶般的纸灰丝丝连连地飘飘洒洒,顺着夜晚的夏风,四散飞扬。
    宁铮开着车,带着奉九和芽芽先沿着什刹海兜了一圈儿;前海有一处火德真君庙,此时设了道场,正在普渡十方孤魂。
    车行至后海,广化寺有住持在此做口诵《盂兰盆经》,善男信女随行诵经,济度六道苦难;聚集的信众各个口中念念有词,虔诚祭拜,祈祷着过世的亲人在九泉也别闲着,帮着在世的活人实现求而不得的那些个心愿。
    后海清波摇曳,岸边已站了许多人,都是来此地放河灯的。
    没有几家选用特地用蜡光纸做的荷花造型的灯:因着是夏季,瓜果蔬菜正当时,价钱也便宜,所以很多人的河灯,就是把紫莹莹的长条茄子、金红色的南瓜、翠绿的西瓜掏个半空,用莲花状的纸瓣围拢一圈儿,当中间儿插了蜡烛,也就是那个意思了。
    芽芽的眼睛简直不够看了,东张西望,奉九从后面看她短到几乎没有的小脖颈跟旋转木马的中轴似的,可见眼前这情景让她觉得多新奇。
    此时后海边上的人已称得上是密密麻麻,宁铮一直抱着芽芽,奉九手里擎着几只荷花灯,生怕刚才人挤人的再撞坏了。
    宁铮把芽芽放到地上,歪头看了看自家这几盏河灯:有的是给老帅的,有的是给芽芽奶奶、姥姥、大伯的……然后从后面抱牢蹲在岸边的芽芽的小粗腰,看着奉九细心地指导芽芽倾着身子,亲手把小船放到河里,再轻轻一推,又从后面撩一撩水,这河灯走出去几步远,就晃悠悠地汇入了其他人放的河灯阵里。
    每放一盏,奉九就擦着火柴点亮上面的蜡烛。灯壁用纸很是节省,都不过是窄窄的一小条,昏黄的火光映出其上奉九用小号字体写的祝祷语——“严父如生 命有安宁”、“慈母喜乐 护佑吾辈”……一盏不大起眼的灯壁上写着“夫妇同心 家好月圆”,宁铮看得分明,不禁抬了黑幽幽的眸子看定了她。
    奉九这才意识到宁铮的眼神即使在黑夜也不减锐利,只好装着不知道地快速推走了这盏灯,宁铮哑然失笑。
    此时满河道里已是红光点点,灿若繁星,就如同水面上同时盛开了几千朵灿烂的夜莲花般,慢悠悠地一起漂向了远方。
    就这么着连放了五六盏河灯,芽芽已由最开始的震惊到现在的跃跃欲试,到后来扭着小身子,居然想挣脱父亲的钳制,迈腿下河里把已经漂远的河灯再捞回来。
    宁铮好笑地牢牢把住她,奉九拧拧她的小耳朵尖儿,嗔怪道:“不够你淘的了。”
    奉九把最后一盏写着“保佑爱女心康体健,神思敏捷”的河灯推入河中,谁知芽芽舍不得起来,拖住河灯不松手,“唔——唔——”地发出拐着弯儿的不乐意的长调儿,眼巴巴地瞅着娘亲;奉九也不着急,伸手在她咯吱窝一挠——遗传了一身痒痒肉的芽芽咯咯出声,只能恋恋不舍地让奉九顺顺当当地把河灯放走了。
    一道清波,隔出人世间和往生界,宁铮从没象此刻这样笃定,他是有多幸运。伸展双臂,他心怀感激地将母女俩紧紧搂进怀里,奉九顺势把头歪在他肩膀上,反手揽住了他的腰;淘气的芽芽也难得地没出声,三人一起注视着满河盈盈点点的烛火,越漂越远,直至黯淡到接近虚无,沾染上了晚间河上升起的水气。
    第88章生趣
    顺承郡王府已经成了宁军在北平的办事处;宁铮偶尔也会去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