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396

      ”
    顾老太太沉默了。
    也对。
    从有和亲开始,尤其是嫁出去联姻的女子们,真正皇帝的亲骨肉,没几个,多是选取适龄的宗室女,给个公主郡主的封号嫁出去。
    同样的,蛮人送过来的女人也是如此。
    “咱们陛下格外的护短,这一点你跟我一样,心里都清楚着呢。”安王太妃摩挲着腕子上的碧玉镯子,“他哪里会舍得叫皇孙们和亲?可不是就得在宗室里边扒拉么。”
    从得到了北戎求和亲的消息后,安王太妃就一宿不曾睡好。
    思来想去的,总觉得凤离格外危险——木秀于林树大招风的,不是她老人家自吹,凤离在一重宗室子弟之中格外的出挑,无论容貌性情还是学识能力,
    若是认了第二,又有谁好意思认第一呢?
    皇子们除了九皇子外,都早已经娶亲生子,明显不能和亲。
    皇孙们么,一来辈分大约不对等,二来只怕皇帝也舍不得。
    可就算护短,也得有个限度。既是和亲,自然不是随便指个人就能充数的。
    为了表示和亲的诚意,无论如何,和亲人选也得看得过眼才行。
    怎么想,安王太妃怎么觉得,自己孙儿最是危险——她比沈初一得到消息还要更早些,听说不但北戎请求和亲,就连一向与大凤朝有贸易往来的西凉,也有和亲的意向。
    所以这一大早起来,安王太妃草草梳洗了就挟着一股子风雷之气杀进了靖国公府。
    “我今儿可不能白走这一遭儿,阿离对琇丫头心意如何,这几年你们也都看在了眼里,我拍着心口说,再没半点不好吧?就连他那不省心的老子后娘,我都给撵到了江南去。往后,阿琇断不会在我们家里受半分的委屈。两个孩子情分又好……”
    越说,安王太妃越是觉得满意,“万事俱备的,就差你们婆媳两个点个头了。”
    顾老太太与温氏互相看了一眼。既觉得有些好笑,又掺杂了些伤感。
    正如安王太妃说的,阿离与阿琇之间,她们一直都心知肚明。对这门亲事,从心眼里来说,婆媳二人是认可的。
    就只是阿琇……
    “阿琇入了冬过生日,满打满算也才十三岁,年纪小了些。”温氏很是不舍。可话又说回来,看着两个孩子情意深厚,阿离对自己闺女处处照顾仔细,比一般人都要上心。阿琇看着阿离的时候,眼里的光亮是瞒不了人的。
    安王太妃这几年提及两个孩子亲事的次数不算少,能看出这位老人,也是真心喜爱阿琇的。
    在这个当口,温氏多少有些为难。
    既舍不得女儿,又觉得若是再不点头给个痛快的答复,怕也是会冷了老太妃的心。
    坐在她旁边的三太太对着她使了个眼色。
    “太妃娘娘疼爱阿琇,还得请您再多疼疼她。”温氏掩住了情绪,温言说道,“无论如何,等阿琇及笄后再谈大婚之事。”
    这便是松了口。
    安王太妃顿时笑了,“自然的。”
    “总算是你叫如愿了。”顾老太太酸溜溜地说道,“所以你说,这养个姑娘可有什么好的。到了岁数,一个一个地都送到别人家里去了。”
    这两年顾老太太没做别的,光是发嫁孙女们了。
    安王太妃心情甚好,哈哈大笑,“莫非嫁了的孙女就不是你的孙女了?还不是一样的孝顺你。”
    阿离与阿琇的事情在两家本就几乎是定下的。这边温氏一吐口,安王太妃半点没耽搁,利落地请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夫人充当冰媒,不过短短数日,便完成了从提亲到小定的一应仪式。
    从安王太妃到凤离,数年心愿终于得成,总算是放下了一段心事。
    凤离生得朗月清风,深得颜控皇帝的喜爱,也常在宫中走动。对他的亲事,皇帝简直比对亲皇孙还要上心些。
    从凤离十几岁开始,皇帝时不时就想要给他赐个婚什么的。旁人不说,慧怡长公主就曾经动过念头,想将孙女贺长安许配给凤离,还托皇帝打探过凤离的意思来着。
    还有广阳郡主,那个外孙女冯柔,十几岁时候还哭着喊着非凤离不嫁。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凤离压根儿连冯柔到底长了个什么模样都不记得。
    私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