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51

      谢氏虽然微垂着头,但并没有蓬头垢面的,所以郡守夫人还是可以看见她面上的神色。
    眼底发红,皱眉咬牙的,面色凶狠,如厉鬼一般。
    郡守夫人没有心理准备之下,看得是心尖儿倏地一跳。
    这老大媳妇不正常了!
    郡守夫人也不再试图跟谢兰芝讲你不能说夫君或儿子死得活该的道理,躲瘟疫一般从床边沿弹了起来后,抬步便匆匆忙忙地往外走。
    不过,她还没有失了良心,避到谢兰芝宴息室的外间后,她便停了下来,吩咐人去请医工过来给谢氏诊治:“兰芝癔症了,快去请医工过来。”
    等到郡守夫人彻底离开了内室后,一旁侍立着的绛云再也忍不住,连忙奔到床旁。
    坐上床边沿后,绛云抬手抓住谢氏的某只胳膊,轻轻地摇了摇:
    “小君,你怎么了?小君?快清醒清醒啊!”
    “他活该!他活该!他……”谢氏充耳不闻,低着个头,只知道跟傻子似的,反反复复地念叨着同一句话。
    大王目前对秦柏川的那个态度,我心里想的,感觉好难写出来,卡死我了,吐血= =
    PS:
    交代一下谢氏的情况
    ☆、一更
    端午日。
    夏日天亮的早, 寅正时分才过了没多久, 遥远的天边, 便泛起了些许亮光。
    随着天光的渐渐变亮,武皋城北城门之上站立着警戒的士兵们,立时便发现城门外的平地往前延伸到人眼所及的最远端的地方,有一群人, 如潮水般涌了出来。
    离拓跋勰坐着的地方最近的一个士兵,立时往后转过身儿,向拓跋勰禀报道:“大王,匈奴人来了!”
    为了不让耶律洮的人察觉到,自己已经提前洞悉了他欲端午日进犯大汉的举动,拓跋勰以陪自己共度端午佳节为由,从雁门郡带走了秦柏川及那些水师后, 还带了擂台赛中,表现最为优秀的一千三百人, 和那批水师凑一起共两千人,出了雁门郡, 往王都的方向慢慢悠悠走了个白天后,夜里,他便带着人悄悄地改了个方向。
    潜往武皋。
    他们到达武皋时,是昨日夜里一更多时, 想到王诗曼说的耶律洮的人会在次日凌晨寅正时分进攻——之前王诗曼初预言将起战事时,拓跋勰是因为赶着去玉蔻那儿,便没有多听王诗曼细说, 但此等要事,他怎么可能不了解个清楚?就算暂时还不知道是真是假,也得详细了解,于是次日拓跋勰找了个时间,又把王诗曼叫了过去,细细地了解了一下她预言的战事的具体情况——便拒了县令要给他准备上好的房间歇息的提议,让众人分开后,俱都上了武皋城的城墙。
    在城墙靠城内的这一侧,坐下后,就地休息……
    听见士兵的禀报后,拓跋勰微合着的双眸立时睁了开来,琥珀色的眸子中,一抹肃杀一闪而过。
    他腾地站起身,大步往前迈了几步后,便走到了城墙的另一侧,展目望向不远处如潮水般漫了过来的匈奴人。
    “终于来了。”遥遥眺望着远方黑压压一片的人影,拓跋勰以只有自己能够听见的声音自言自语了一句。
    这一句中,他的语气不是那种王诗曼的预言果然没错的惊奇,而是,后来又派去草原的一千人,刺探匈奴人的动静后,向他回禀来消息,确定了果然有一支匈奴人在悄悄地集结势力,图谋大事后,等待至今的,终于感。
    眯着眼睛,看着匈奴人骑马跑了一会儿后,拓跋勰倏地往后转过身,大步流星地往城墙底下走时,边放高了声音,以无比威严的声音命令道:“开城门!”
    “孤要亲自出城,去会会草原上这个新崛起的耶律单于!”
    孤?
    大王来了?
    昨夜拓跋勰到来后,因为没有表明身份,而一直不知道他到底是谁的武皋城的守兵们,顿时热血激昂起来:“是大王,大王来和我们一起作战了!”
    “大王来了!”
    “大王来了!”
    “大王来了!”
    ……
    代王二字,对于京兆郡、东莱郡这样离边疆,离匈奴人远的地方的黔首们来说,或许并没有觉得有多么地重要,可对于守卫在抵抗匈奴人的第一线的边界之兵们来说,却是心里奉为神明的人。
    有他的领导,他们代地,才能安稳这么多年。
    他们身后保护着的家人们,才能不成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地活着。
    此时此刻,得知自己心中的神来了,武皋守卫们的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啊,可大老粗的,也不会说什么话,千言万语,最后,都汇成了反反复复的四个字:大王来了。
    走到了城墙的楼梯处后,正欲就此下城墙的拓跋勰,听见士兵们那无比热情的欢呼声后,脚下的步子一顿。
    “传令下去,今日杀敌最多者,赏百金,擢司马!”说完这句后,他才重新迈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