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87

      眼,眼里的震惊不言而喻。
    之前陈建党和夏玲说他们在城里有车有房,老两口往坏了想是老旧的破屋子和板车,往好了想是一套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和4轮的小轿车。
    刚刚在汽车站看到这辆小三轮,老两口不悲不喜,虽然没达到他们的希望,但也没让他们失望。
    没想到惊喜在这儿等着呢!现在他们才真正相信,女儿和女婿是真的发达了!
    夏玲挽着外婆,陈沫牵着外公,她们把惊讶得说不出话的老两口往里面领。
    穿过青衿之城的大堂,走出双开的大门,正对着小院子,小院子的花草有些还是绿的,有些只剩光秃秃的枝干,还有的只剩下枯败的叶子留在泥土里,算不得好看。
    两边一左一右的两栋老房子和老家的砖瓦房差别不大。
    左边房子的正门上挂了一个牌匾,写着‘小饭馆’三个大字,门边立着显眼的告示牌,是菜单。
    右边房子的正门上也挂上了一个牌匾,写着‘裁缝店’三个大字,旁边也有一个告示牌,是各项收费标准。
    老两口被夏玲引进右边的房子,进入堂屋。这间屋里摆了一台电视机、一张茶几、一张长沙发和几个小板凳,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玩具,不难看出那些都是陈辰的。
    堂屋旁边的屋子是裁缝店,里面摆满了各种布料和工具;堂屋和裁缝店后面的屋子都是仓库,一间用来堆青衿之城的货物,另一间用来堆杂物;最后是两间厨房,一间旧厨房,一间现代化厨房。现代化的这间厨房有通向二楼的楼梯。
    夏玲领着老两口上楼。楼梯一边是走廊,另一边是一扇小门。
    小门外是一个小露台,零散的摆了一些花盆。望出去可以看见几户邻居、以及不远处山腰上的几块田地,都是光秃秃的,还没来得及种上农作物。
    走廊两边各有两间房,夫妻俩一间,陈辰一间,陈沫一间,剩下一间是空房,这间空房从今往后是老两口的卧室。
    半个月前夏玲给木芷打过电话,拜托她把这间屋子收拾了,买了新的床和柜子,以及床上用品,现在拎包就能入住。
    老两口仔细打量这间屋子,甚为满意。
    木芷很细心,买的都是木制的家具,打眼一看和农村的房间相差不大,让老两口不会感觉唐突。
    参观完屋子,夏玲又细细的向他们讲述了现在家里的情况。老两口得知旁边的房子也是自家的,再次表示惊讶。知道王奶奶、木芷和木木的情况后,又表示同情和接受。
    最后,夏玲嘱咐老两口:“别把家里的情况过多透露给亲戚。”
    老两口表示理解。‘财不外漏’这个道理他们还能不明白吗?钱这东西好是好,却也容易招惹是非。能藏着掖着就藏着掖着,别让外人惦记了。
    ……
    夏玲陪着外公外婆说说笑笑,聊了一会儿就听见楼下传来陈辰的声音,叫他们下去吃饭了。
    夏玲领着外公外婆来到小饭馆,只见两张小桌子拼成的大桌子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大家依次而坐,开饭。
    今天的晚饭是王奶奶和木芷做的,很是丰盛,甚至还有海鲜,老两口笑容满面的说:“有心了,我们还没吃过海里的东西呢。”
    木芷熟练的剥虾壳,然后将色泽诱人的虾仁放进外婆的碗里,“尝尝看,这红烧大虾可是我的拿手菜。”
    说完,她双手不停的继续剥虾壳,分别放进了张奶奶和外公的碗里。
    事实上,这也是陈建党和夏玲第一次吃虾,在此之前他们甚至不知道吃虾是要先剥虾壳的。他们学着木芷的动作手忙脚乱的剥虾壳,速度之慢让陈沫替他们捉急。
    有说有笑的一顿饭后,外公外婆和王奶奶、木芷、木木迅速熟络起来。充分证明了中国人经久不变的习俗——饭桌上建立感情。
    饭后,夏玲和陈建党带着外公外婆参观了一遍青衿之城和楼顶菜园。家里里里外外都看过了,时间尚早。他们又带着老两口在四周转了转,认认路。
    大致逛了一圈后,夫妻俩带着老两口回家了。
    洗漱,上床,老两口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沉沉入睡。
    第六十七章生日聚会
    第二天是周天,陈沫例行流程,起床、洗漱、背单词、吃早饭、画画、去宏博……
    时隔一个月再见到小伙伴们,陈沫心里有些激动。见面的第一件事当然是送明信片迟到的新年祝福。
    路千珩当场表示让陈沫、周小炙、杨空空今天下午4点后到他家集合,理由是给陈沫补办生日。
    陈沫没推脱,表示上完声乐课就去。这是她第一个有朋友陪她庆祝的生日,虽然迟到了几天,但她还是很期待!
    下午,声乐课下课后,陈沫和于慕婉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