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45

      不说其它,很多年纪大一点的老教授们都是那十年荒芜之前就拿到的职称,十年荒芜把人的心气儿都给磨没了,有几个人还能静下心来去搞科研?多数人都是教教书混日子,熬到退休年龄就麻利离开。
    可现在这个一搞,老教授们眼看着小年轻们噌噌噌地爬了上去,最差的也是和自个儿差不多的等级,心里能没想法?
    有想法也得憋着。
    要论文没论文,要项目没项目,好意思有想法?
    这套标准一经颁布,苏娇杨直接就从没有职称的苏主任变成了有职称傍身的苏教授,她的研究成果那叫一个丰硕,直接冲到了特级研究员的水平,国重里的研究员私下都说,等年末开评院士的时候,苏娇杨能够稳占一席地位。
    国防科大的领导下心里都挺高兴的,国防科大能出这么一个人才,当初开出的条件真没白开!
    如果苏娇杨只是自己厉害,那也就算了,关键是苏娇杨带的团队也厉害。当初苏娇杨同陈泽之校长拍桌子闹了一场,虽说将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国防科大给独立出去了,但国重那边的研究员都在国防科大有挂职,平时有什么项目要做,有什么论文要发表,国防科大都会挂个名,算是藕断丝连。
    苏娇杨带的团队个个都是做项目的能手,手头的项目从来没停过,论文也是一篇接着一篇往外冒……国防科大的领导让人统计了一下,如果将国重的研究员都算到国防科大体制中来,国防科大的师资力量绝对能排的上国内第一。
    三级及以上的研究员就有四十多个……别的高校哪有这么能耐?
    当过国防科大开出这个调价这简直就是丢出一块肉出去,很多高校还觉得不值得,有不少高校的领导说国防科大小家子气,没见过人才,得了苏娇杨就仿佛得了稀世珍宝一样,结果没过几年就惨遭打脸,苏娇杨用自己的能耐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证明了国防科大没有看错人。
    当初国防科大只挖了北河省一个状元回来,清大京大倒是挖了不少高考状元,可把那些高考状元摞到一块儿,也不一定能够比得过苏娇杨,起码没听说哪个高校又冒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更别提苏娇杨还是诺贝尔双奖得主了!
    有人说,国防科大当初大方,舍得了孩子,便真的套了一匹狼回来,现在看看,这哪是套了一匹狼啊,这是直接套了个狼群。
    ————————————————
    随着这条政策的推进,沉寂多年的全国各大高校展开了新一轮的实力比拼。
    说是拼实力,其实还是拼人才。
    国防科大对学生的要求向来严格,甚至还有几近贴面无情的‘爱学学不学滚’当做校训,学生整体质量是很高的,再加上自从复学以来,有苏娇杨的带头作用,国防科大上上下下,甭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挺看重研究成果以及论文,所以从国防科大招到的那些学生都挺不错。
    这些从国防科大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没费多少力气就成为了单位骨干,那些去了高校工作的学生更是成为少有几个能发表国际论文的研究员。
    国防科大毕业的学生都这样了,那些老师能差?
    有些学校就动起了脑子,苏娇杨从全国各地的高校里挖人,那他们也从国防科大挖点人,这不过分吧!苏娇杨挖的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研究骨干,他们只是挖点儿国防科大的学生,算是稍微讨一点利息。
    就这样,国防科大的学生一跃成为了被各大用人单位哄抢的香饽饽。
    这年头,国家确实包分配,但分配的工作有好有坏,有人能够直达天听,有人就得下基层,国家分配的工作并不全都是好的。
    国防科大的学生不用等国家分配就能找到工作岗位,还是从一堆好岗位中挑最好的那个,谁会不高兴?原先还有人觉得国防科大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不仅仅抓学风建设,还强制要求学生锻炼身体等等,管的有点宽,如今一看毕业时的待遇,再没人说国防科大不好了。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想想能耐如苏娇杨,遇到课题的紧要关头,她都得连着熬好多个通宵去干活,他们的身体素质若是不练好的话,将来是想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吗?
    更何况国防科大虽然强制要求学生锻炼身体,又没有强制学生为国防科大干活,身体锻炼好对自己有帮助,又便宜不了别人。
    一时间,原本名声不显的国防科大突然就化身半路杀出来的黑马,名气直追京大清大,担任校长一职的陈泽之同志受宠若惊,别人都说是他会带队,可他自个儿心里清楚,国防科大的学生身体素质提上来了,这与他的要求有关,可国防科大的学术底蕴提升上来,他是半点力气都没出的,主要还是靠苏娇杨。
    ————————————————
    苏娇杨俨然已经成为了学术圈中的红人,并且她的影响力还有渐渐向其他领域扩散的苗头。
    这不,杜家庄的老杜家一家人就看到了《百姓日报》对苏娇杨的报道,杜大嫂原先正掰苞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