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太子下方,两人横竖互不对眼,半天不曾讲话。
参与宴会的文武百官闻到了两人的火药味,知道不亦添油,便安静吃吃喝喝,直到太元帝站起举杯。
见此,百官亦起身同举酒杯。
“孤今日于此设宴,接引我朝孝昭大将军返朝。”太元帝微笑含首,声音洪而亮,说得激奋亢然。转而将目光看向昭顷君,轻言道,“这么多年,顷君辛苦了,十年未曾归家一日,孤很谢谢你守驻边境,替孤和先皇守住这片山河社稷。”
“陛下过奖。”昭顷君低首答道,“此乃为臣本分,不敢居功。”
太元帝满意点头。随后又道。“孤有你们这些忠心为国的臣子,有生之年定能完成孤和先帝的遗志,让我大梁一统山河,从此天下再无纷争,永无战事。”
“陛下英明!”
然后都坐下继续吃喝谈论。
太清宴便是清宴,不同于别的宴会,像歌舞弹唱这些东西都不会有。
实际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数。
皇帝设宴名为重臣洗风接尘,实际上是借此而商谈政事和战事,直到晨时方休。
实际上太清宴变质是在太元帝登基之后。
洪业帝生前,并不喜欢扩张领土,只为平定边境,不让他们进犯守驻而已,若有进犯,则再打回就是。而太元帝的野心朝臣心里都明白,他是想将其它八国打到九国归一,一统天下。但此会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根本无法估计。
因为耗损过重,再加上大梁已是实力最强,太元帝这才决定修养生息,养精蓄锐。若要是哪天感觉又充足了,估计继续开打。
若说天下安定,九国太平,就按照太元帝如此野心,天下终究安定不了。
虽如是想,也曾朝臣多次进言,但是皇帝非得不听呢。而太子殿下似乎在朝堂上又不喜多言,行事虽有先帝仁德之风,却天性不在朝堂之上。
再加上近年来,还有皇子内乱之争。太子先后受其颇累,对权力一事日渐厌倦。
对于朝臣们那灼热的眼光,烧得梁容音几乎无法安宁喝酒,而昭顷君在幸灾乐祸地看着自己,更是心里不爽,便以身子不适先行离了宴席。
后宴散后,据说太子殿下于龙华殿向太元帝请辞太子储位,被太元帝一通怒骂,这才作罢。
“混账小子,老子给你的江山说不想要就不想要,以为太子这个位置是什么人都能坐的吗?把你换下来,又有谁能胜任?你倒是说啊!”
一听得儿子请辞,太元帝脸都黑了。不仅将奏折拂了一地,批阅的案几也是拍得四分五裂。
梁容音十分无奈,他的提议父皇一向只听一半,而他的皇弟们,成天给他使绊子,朝臣又觉得他不够重视政事,这三方压力,压得他几乎透不过气来。
“儿臣还是那句话,若是父皇肯先重内百姓之事,后虑扩张国土,我这个太子,才当得下去。”梁容音并非不识国体轻重,但他当太子多年,父王一味重外,导致外强而内弱。若是让其它几国得知,大梁便危险了。
“一国之强,而先强内,有实心,而才不至于内空。而先帝在位多年,也是如此。而我们讲得天下安定,则是总结宁好,互休战事。就像现在如此,我大梁与他国已经互通姻亲,商路。而父皇为何要打破这个局面,半年后又要开始扩展领土?您可知道,这一扩展,两国之间,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那又是安定太平吗?”
太元帝语重心长地对梁容音讲。“音儿,你若是知道先帝在位的时候,我大梁因为不强盛,所以才招其它国进犯。为父也是守驻过边境已有十多年之久,你就算是守着不动,他们也会自己打上前来,伤你子民,欺你妇孺。所以孤即位当日便发了誓,若不能平定天下,九国统一,绝不去地下面见皇兄。”
“当日是当日,可我大梁如今已经强盛,立于九国之首,已经足够了。还敢有谁敢进犯我大梁?父皇难道一定要以武力平定天下吗?可你当初说的不是,文武兼修吗?”梁容音指着墙壁上那悬挂的山河社稷图,“战事折我大梁多少优秀儿郎,有多少妻离子散。父皇,您去看看长安街头,有多少是因为战事来长安避祸却只能以乞讨为生的流散妇孺?就不能先治国而后延缓扩张领土的事吗?”
太元帝听后,好像是有些道理,沉默了一阵。“容孤想想。”
梁容音松缓一口气,希望父皇不要急于求成,听他一次。
当太子当得太累了,请辞要被骂,当着又是夹心饼干。
还不如以前逍遥自在,以琴为乐的生活了。先帝在位的时候,不知怎的也极其看中他,以至后来,他开始逐步步入朝政。而父皇登基后,近年朝政更是繁忙,他已经有很久都没摸过这些闲暇东西了。整天不是上朝,就是被某个大臣拉到一边谈话,要么就是批阅奏折,劝导父皇。经常和父皇政见不同大吵一架。
他才二十三岁,却已是心力疲倦。
太元帝沉思一番,决定把太氏叫过来询问一番,这个人的脑袋比较聪明,有事叫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