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5
吃完午饭,佟彤带上锄头,和希孟一起去河边挖莲藕。
莲藕当然不是吃的,而是要种在雅舍的池塘里的。
她走在路上,忽然想起什么,忍不住问他。
“希孟,”她有点扭捏,“你们这些艺术家,都喜欢在创作层里盖房子吗……”
希孟一时没明白,“什么?”
佟彤心里想的是,去年的某一天,她偶然被困《千里江山图》创作层,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的一堆建筑材料,而且似乎和自己有关……
她当然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换了个口吻,问:“松雪道人为什么要在这里盖房子隐居呢?”
“房屋是心灵的寄托,”希孟不疑有诈,认真给她补习心理学课程,“赵孟頫一生漂泊,内心却极盼望宁静安定,远离世俗,因此在他的潜意识里,也希望有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寄托。反映在创作层里,就是一座他理想中的雅舍。”
他将挑选过的莲藕嵌在泥里,小心埋入池塘。
“当然了,各人的人生背景不同。对有些际遇特殊的人来说,这个寄托可能是个船舶、花园、寺庙、甚至宫殿。不过对于我们大多数出身平凡之人,还是盖一间小房子最方便。”
佟彤“哦”了一声,不说话了。
等希孟疑惑地看她,她才小声说:“我在想,你的房子盖在哪里呢?”
他大言不惭地说:“我内心强大,才不需要盖小房子呢。”
她笑着又“哦”一声,假装信了。
原来他也会逞强呢。
等他们把所有莲藕种进池塘,天色已经擦黑。
进入装修中的雅舍,希孟环顾刚刚粉刷过的墙壁。
她马上接话:“挂点你的墨宝,赵老师肯定闻风而来!”
马屁怎么拍都舒服。他微微一笑:“我没画过他们后世的文人画,今晚研究一下。”
他以为自己说得很谦虚,转头一看,佟彤又柠檬了。
“又来‘一天入门一个画派’,”她嘟囔,“还让不让我们普通人活啦。”
晚上,希孟点灯,翻着那本《赵孟頫书画全集》,琢磨什么样的书画能合他的胃口,把他重新吸引过来。
书法方面他并不擅长。北宋末期流行的瘦金、苏黄米蔡,到了赵孟頫的时代已淡出主流。以他现在的功力,也就当个书法协会理事,离“让赵孟頫心服口服”还有不少距离。
至于绘画,赵孟頫提倡复古,早年曾追摹六朝、隋唐画风,后来自成一派,开启中国画坛“文人画”的新时代。
希孟纵然恃才傲物,对同行艺术百般挑剔,也由衷对赵孟頫这个后起之秀怀有敬意。
他和佟彤这几日一直是借宿在附近居民家里。村里有个大户人家,宅子里好几个空置的客房,用来招待前来做客的名流、乡绅、下乡的官吏之类。
也算是个高端版的民宿。
两人出手豪阔,于是也被人当成“名流”,客气地给了两间客房。
元朝虽然民风开化一点,但这毕竟在赵孟頫的世界当中,离希孟所说的“礼崩乐坏”还有点夸张。所以主人家也就很规矩,男宾给一间,女宾给一间,还有个粗使丫头给做饭。
希孟正翻得入神,忽然灯光一暗,被挡住了。
佟彤抱着一卷铺盖,可怜兮兮地说:“拼个房啦。”
大户人家事情多。今天从京城来了一批贵人贵妇,说是专程慕名而来,来听红衣罗汉讲经。
由此可见赵老师内心的纠结。他在自己的画里盖小房子隐居;而画卷的主角,是一个跟上流社会关系紧密的精神导师,无数达官贵人都排队听他教诲。
佟彤回忆了一下红衣罗汉的大碴子口音……
用这个口音讲经还能名扬全国,只能说明罗汉高僧修为深湛,超凡脱俗。
但这样一来,主人家的客房就要优先给贵人们住。
佟彤在自己那间超大闺房里洗洗涮涮,头发还没干,刚准备偷偷敷个面膜睡觉,那个女主人就过来敲门,诚诚恳恳地跟佟彤道歉,问她能不能跟同行的公子一间住。
反正这年头开房也不用身份证。同行的状态亲密的男女,大概被他们默认为夫妻关系。
佟彤当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赶紧收了面膜,爽快地命令丫头:“带路。”
希孟见她不请自来,看一眼,没说话。
佟彤知道他晚上要研究文人画,忙道:“我不打扰你的。”
她找个角落,放下自己的东西,然后搬个凳子,静静坐在他旁边偷师。
不过希孟眼下也只是在翻画册,一页页看得很快。
他听到她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