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51

      ,写着“内部整修”等字样。苏颖去后门货梯附近看了看,门上同样上了锁,不见人影。
    继续逗留没什么意义,苏颖站片刻,顺着步行街往南走。
    阳光很是晃眼,瞬忽间,苏颖蓦然想起开店之初的某一天,她走在这条街上,光线同样明亮浓烈,现在再去回想当时的心情,竟有种无法跨越的距离感。
    街上人很多,新年将至,都来置办新衣,手里提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
    苏颖拢紧领口,竟又走到街角那家照相馆,橱窗上的照片已经取下来,换了另一张旗袍美女。她不禁驻足朝里看,暗黄的灯光下,隐约有人走动。
    苏颖就那样推开门走进去,风铃叮咚作响。
    她一直以为照相师傅是位老者,即使没有苍苍白发,也应该是个中年男人,戴眼镜,蓄胡子,穿白衬衫和一条复古背带裤。
    谁想竟是个年轻小伙子,瘦瘦高高的身材,穿着时尚,听见动静扭过头,看见苏颖这番形象顿了顿,还是问:“您照相吗?”
    苏颖走进去:“对。不过今天不行。”她指了指自己的脸。
    对方一笑:“没关系,先随便看看。”
    苏颖点着头,打量这间屋子:“师傅,请问有样照吗?”
    “叫我阿泽就行。”说着他搬出一摞样式古朴的相册:“随便坐。”
    苏颖翻开厚实的绿色纸皮外壳,就像进入一个尘封许久的怀旧年代。
    她翻得很慢,问,“只拍旗袍?”
    “当然不是,喜欢什么风格,我们可以事先沟通。”
    “就要旗袍。”苏颖说。
    四个字仿佛在两人之间建立某种默契,阿泽腼腆一笑,“都在上面了。”
    苏颖随意问:“店里就你一个人?”
    “目前只有我,我爸出去收旗袍了。”
    “收旗袍?”
    阿泽说:“他经常全国各地搜集这些,还有银镯、簪子、玉佩和香囊等等老物件。”
    “收藏家呀!”
    “算不上算不上,爱好而已。”
    苏颖特想亲眼看一看他口中的那些旗袍,但显然这要求不合理。
    两人聊了一阵子,还算投缘。这期间店里冷冷清清,始终没有顾客上门,苏颖说:“你这里的生意......”
    阿泽不甚在意:“老式照相馆比不了影楼,何况很少有人喜欢怀旧风格。”
    “怀旧也是一种潮流。”
    他遗憾道:“但人们对旗袍的接受度还是不高。”
    这句话点了苏颖一下,旗袍样式古朴、雅致、端庄,美则美矣,但毕竟太传统,鼎盛年代又距今甚远,或许女性更愿意去欣赏,却缺乏穿上它的勇气。
    不得不说,有一定的局限性。
    苏颖问:“既然生意这样,不想转变一下?”
    阿泽摇摇头。
    “为什么?”
    “说来话长,又是个老故事了。”
    苏颖沉默了会儿:“说实话,我正打算开一家旗袍店。”
    阿泽眼睛明显一亮:“那很好啊!”
    “但听完你的话,忽然没了信心。”
    “……”阿泽着急解释:“我随便乱说呢,平时来拍照的人……还挺多的,都是因为喜欢旗袍才过来。”
    苏颖笑着点头。
    阿泽:“其实,旗袍美需要大家传承和推广,就是因为顾虑太多,这种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服饰才渐渐被人们遗忘的。”
    苏颖感到意外,他的思想境界显然比她高很多,这样一对比,自己利益为先的想法简直庸俗至极。
    她瞧着这间不大的照相馆:“也是你的初衷?”
    阿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从小受家里影响,算是吧。”
    从阿泽那里出来,苏颖心情复杂,她去了趟南园,一家家店铺转过来,没被什么特殊样式刺激到神经。
    之后的两天她又问了几个同行,在深巷或商场找到一些铺子,总结下来忽然发现,有些旗袍被过度仪式化,成为酒楼迎宾或会场礼仪的服装,以及新娘结婚当日的礼服和敬酒服,消费群体很大程度被固定在一个圈圈里。而且邱化市市面上的衣服无论从面料、剪裁或缝制都缺乏诚意,不够精细,没有特色,大多照本宣科。
    有人跟她说:“想找代理哪儿能在邱化市,必须得去江南啊。”
    那日阿泽也说自己父亲常在苏杭一带活动。
    苏颖动了心,开始试着在网上搜集资料。
    苏颖明白自己站在一个全新起跑线上,摸不着门路,或许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这是必经之路,徘徊犹疑的同时,她心中始终有一簇火苗风吹不灭。
    几天之后,苏颖手上的资料已经十分充足,又跟阿泽聊了聊,考虑再三,还是在网上订了往返机票。
    第21章
    初到江南,苏颖感到不适应。
    她是北方人,显然把这边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