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
情与在下的看诊,所以最多只留下两个人即可。”
“那此处就暂交由本宫与淑妃姐姐二人守着罢,各位先请退到丈外。”崔贵妃率先出言道。
这话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众人闻言,只好先起身退开,静静在外等候太医的诊断结果。
“太医,怎么样?陛下究竟为何会突然晕倒?”崔贵妃见邹太医诊完了脉,忙急声问道。
“回贵妃娘娘,从目前表现出的症状来看,陛下所患的应是脑部中风之症,上气不足,脑部气血则不充盈。气虚清阳不升,头窍不得供养,轻则耳鸣眩晕,重则会陷入昏迷,多是因忧思过度,长期睡眠不足所致!”
“陛下偶尔是会念叨几句头晕,但吃上一副药便无事了,平日你们来诊脉时不也说并不大碍吗?怎的今日忽然如此严重?”一旁淑妃质疑道。
“回禀娘娘,此症确实存在加重突发的情况,多是身体或精神受到了重大刺激后才会引起。”
此言落下,在场众人皆是面露殊异,只因今日在宴桌上并未发生什么特别之事,从始至终气氛都相当的和乐,若说身体上的,宴前也未见元庆帝有何异常啊。
就在这时,成王突然上前跪地,对着崔贵妃道:“母妃,如今父皇病重,儿臣身为人子,实在不能妄背孝道,就这么抛下父皇说走就走。请母妃代父皇准允儿臣暂且将赴藩一事搁置,留在宫中侍奉父皇左右,直到父皇清醒康健为止!”
淑妃闻言,轻抬了下眉梢,面色开始渐沉,旁边嘉妃更是眼皮一撩,一脸的质疑之色。
崔贵妃那头端得倒自然,她先是用帕子沾了沾眼角,才肃声庄严道:“百善孝为先,陛下以仁善治国,此时他若醒着,见你如此应当高兴才是,你就暂且先下罢。如今几位兄长都去了封地,留在京城的兄弟中,你居于长,还得给几个弟弟作出了榜样来。”
“是,儿臣明白。”
嘉妃见这母子俩三言两句就自问自答地把事儿敲定了,心中默默翻了个白眼,随后道:“小八,今夜你也留在宫里侍奉你父皇,不能让你五哥一人辛苦。”
“儿臣正要自请,此乃作儿子的孝道。”
纳兰朝低着头不知想了些什么,再抬起头时,附声应道:“本王今日也同五哥和八弟留在宫里,只是,本王觉得,还是找个人出宫,将李太医一同请来诊诊脉的好。毕竟李太医平日应负责父皇的脉案,和邹太医二人合力诊治的效果应当更佳。”
“是啊,人多还能商量着点儿,这邹太医一个人也忙不过来罢?”嘉妃此时也想到这层了,忙顺着话头插嘴道。
“术儿,那你就派个手下去一趟李太医府上,顺便把太医院明日值班的两位太医也一同请来为陛下看诊。”
不得不说,崔贵妃这一身世家大族养出的气场还是非同凡响的,关键时刻,淑妃这样资历更深的妃嫔也隐隐被她压了一头,更遑论嘉妃周漪澜这样的后辈了。
“儿臣领命。”
此时此刻,殿中主场看起来已经完全转到了崔贵妃母子这一边。
“慢着。”纳兰朝的猛然开口,似令众人有些意外,却听其继续道:“五哥,不如叫本王的人去罢,他们的马都是我新配的赤血马,脚程快。”
成王眼波一转,将目光转向了纳兰朝,审视起来。
※※※※※※※※※※※※※※※※※※※※
注释:病症部分引用了《黄帝内经?灵枢篇》
第88章
“七弟多虑了,本王座下亦有快马,这些事交给作哥哥的来办就好。”成王的声音淡淡响起,带着独有的凛冽。
纳兰朝凝目看向成王,良久,才意味深长地道了一声:“好,那便先听五哥的。”
这个点,宫门正常早该下钥了,不过今日因有小型家宴,皇城的文华门特留了东西两道侧门,只等宫宴结束后方便众人驾车出宫。
今日值守东西文华门的,分别是禁军三十六卫下辖的三十二卫军与三十三卫军,负责值守大殿的则是三衙二司中的殿前司,另有侍卫亲军司负责皇城内的巡防。
此时守在门外的正是殿前司的统领富宁,年方三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他乃勋贵出身,是开国元勋镇远侯的后代,如今的镇远侯府世子。自元庆帝出事后,他一直表现得十分镇定,丝毫不见焦躁。
富家在朝中是出了名的滑不溜手,谁也不靠但又谁也不得罪,遇着哪边儿的都能留两分情面给你,正因如此,才得以在历代血腥的王权斗争中保存实力、安安稳稳地享着荣华富贵。因故,元庆帝才敢将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富宁。
此时,成王发话了,富宁自是派了手下随成王一同前去文华门,这宫里有宫里的规矩,即便你是皇子王孙,也不能让自己侍卫下人在皇城中随意行走。要想出宫,都必须先由殿前司的人亲自带至宫门方可。
床榻上的元庆帝双眼始终紧闭,汤药针灸都上了,却不见一丝成效。嘉妃在旁急得团团转,逮着一个宫女撒了好一通气,将人吓得颤颤巍巍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