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李舜举十分诧异,官家御极已有六年多,早已不是当初容易冲动的少年,这样不顾仪态,定是有要事发生了。
他不敢看那奏疏,亦不敢主动相问,只好使眼色,让殿内侍候的人都退下去。
赵顼颓然倒下,喃喃道:“原来她还活着。”
李舜举觉得赵顼此话莫名其妙,小心问道:“小的愚钝,不知官家指的是谁?”
赵顼一言不发,缓缓将李宪的奏疏递给他。
李舜举一目三行看完那奏疏,不由大惊。原来王韶亲自举荐的陇城县县尉、差遣秦凤路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竟然是富云娘。当初武胜建军,王韶上书提及有功将士,将王忆的功劳大书一笔,赵顼对此印象深刻,还特地对自己说,王忆年纪轻轻临事不乱,是难得的将才。
李舜举皱眉道:“若照李宪所说,富娘子应该随王韶攻打洮州了,可是他们已经一个月都没消息了。”话还没说完他就后悔了,因为赵顼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忙低声道:“小的胡乱说的,王韶一向谨慎有谋,我军定会无事的。”
赵顼沉默良久,突然道:“朕这个皇帝,真是当得毫无意思,这么多年为宫规所限,从未出过汴京。倒不如为将亲临疆场,还可以护她周全。”
李舜举侍候赵顼多年,头一次见他这么失态,忙提高了声音道:“官家这么说,小的实在不敢做答。官家一身系江山社稷之重,天下万民仰赖,实不该做此语啊。”
赵顼突然手忙脚乱地寻找熙河路地图,他的思维飞到了边地,他在想象着王忆一行人走过的高山与戈壁,想象着落日孤烟与漠漠长风,想象着鹤唳与马鸣,他们中间隔了这么远的距离,分别了这么久的岁月,她的经历,她的痛楚,他无法参与,亦无法分担。
也许,他终将永远失去她。
原以为人间久别不成悲,谁知不思量,自难忘,那些少年情事一幕幕袭来,那样刻骨铭心,那样痛彻心菲,他实在难以支撑,挥手令李舜举退下,隐忍已久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
王韶亲领大军兜兜转转了二十多天,终于穿越了露骨山。来到洮州城附近。
宋军整齐布阵于洮州城外,王韶纵马至阵前,朗声道:“将士们,自前朝安史之乱后,河湟之地尽被吐蕃人所夺。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这二百多年来,边地始终战乱连连,民不聊生。熙宁五年以来,我带领大家打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场战役,死了成百上千名兄弟,不久前又在露骨山中艰难跋涉,历尽艰辛,为的是什么,就是要复汉唐旧地,一雪前代败兵之耻。”
王韶把声音提得更高:“将士们,熙河开边数年成败,在此一举,洮州一下,收复河州、岷州轻而易举,我还是那句话,临阵脱逃者立斩不赦,斩首立功者重赏,阵亡的将士的英灵会保佑你们,我下令,现在开始攻城。”
将士们受到主帅的感染,纷纷奋不顾身,全力攻城。
巴毡角以为宋军攻略的重点在河州,万万没想到王韶会冒险领军穿越露骨山来到洮州境内,此时几十列神臂弩万箭齐发,吐蕃兵一个个被扎成了刺猬,巴毡角的作战方略与哥哥木征相似,眼见洮州是守不住了,竟然弃城向西而逃。
谁知这回跑路也不管用了,也不过短短几年了时间,宋军变得异常英勇,吐蕃兵逃出去好几十里也躲不过宋军的追杀,最后折损了二千多人马,巴毡角才勉强逃走。
重创巴毡角后,王韶领兵与景思立在香子城汇合,王君万等人打顺了手,攻城略地的热情很高,主动要求道:“学士,事不宜迟,当务之急要一鼓作气攻下河州。”
景思立亦不甘落后,让王君万等人抢了功劳,忙道:“末将愿领兵攻打河州。”
王韶沉吟一阵笑道:“大家不要着急,眼下木征主力在何处还未探知。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兵分两路,子平帅四千兵士攻打河州,我亲领五千人马寻找木征的主力作战。”
景思立这时才彻底佩服王韶,在关键时刻为大局着想,不与部下争功,这是真正的大将之风。
王韶领兵向河州方向进发,说来也巧,在快临近河州城的时候,碰到了木征的主力,木征等人毫无防备,不消一顿饭时间,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四处溃逃。
因为太快了,王韶结束战斗之后汇合景思立攻占河州,河州城里的吐蕃人还以为是木征回来了,开门就放人。
等到宋军冲到了河州城里,吐蕃人才发现情形不对,却那里还来得及抵抗?
王忆跟随王韶冲在最前面,正准备攻下吐蕃人的中军大帐,却看见一支冷箭从北面射来。
“小心!”王忆用尽全力将王韶推开,耳边掠过风声,那只箭正中他的胸口。他慢慢地从马上跌落下来,依稀感觉到王厚将他扶起,焦急地找人救治,然后意识渐渐模糊。
河州城轻而易举收复了,城内二千多名吐蕃兵尽数投降。放冷箭的吐蕃将领被属下揭发,被处予极刑。
王君万对城内的降兵甚感头疼,请示王韶:“学士,这些人该如何处置?他们恐怕是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