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39

      现在这样,已经很满足了。”
    赵顼勉强笑道:“罢了,我说不过你。只是你对自己的事也上心些。有人将王厚赠予你的药材递到御前,时间过去那么久了,你不想知道是谁?”
    云娘笑笑问道:“陛下查出是谁了?”
    赵顼低声道:“我令内监去查,原是你殿中内人乔氏,暗中盗取了药材交给林贤妃,林贤妃又设计让我知道。这个乔氏留不得了,寻个错处严惩,再打发出去。过几天我寻个事由,将侍候你的内人都换了,省得再有人搬弄是非。”
    云娘似笑非笑扫了赵顼一眼,轻声道:“林贤妃想来是仰慕官家,所以才要跟我过不去。”
    赵顼突然觉得有些心虚,看着云娘的眼色小心道:“我以后再也不去她那里了。其实你该知道,你跟她们是不一样的。”
    云娘却笑着转移了话题:“我少时入宫,暖玉就一直服侍我,她无论如何不能换。”
    赵顼犹豫片刻,缓缓道:“也好。”又问:“我听说,曾布临行前曾找过你?”
    云娘点头,把她与曾布的对话简略复述了一遍,思索道:“曾布之言,虽然不能说毫无私心,但王相公确实处境危险。官家要保全他,不如早日复相。吕惠卿任参政才几个月,手实法、给田募役法弄得人心惶惶,又屡兴大狱,长此以往,恐非社稷之福。”
    赵顼负手而起,缓缓道:“韩绛也对我提过复相之事。原本我还要等一等。但前几日郊祀,朝廷向有赦罪的成例,吕惠卿提醒我进王相公为节度使、平章事。他的用心我岂能不知,王相公去不以罪,为何要用赦复官?他无非是不想让王相公再入朝为相罢了,他这是在玩火。”
    云娘知道赵顼的用意后松了口气,看来王安石很快就要复相了。
    第二天赵顼醒来,见云娘还在沉睡,蹑手蹑脚走下床来,内人们忙上前来侍候他穿衣,他摆摆手示意她们噤声,来到外室叫来暖玉问:“富娘子最近饮食如何?每晚睡得可还踏实?”
    暖玉斟酌着答道:“娘子每到凌晨时必要咳醒一阵,接下来便睡不踏实了。最近食欲不大好,不太喜欢吃宫内的膳食,偶尔婢子会去坊间买些吃食,只是每次出宫太不方便了。”
    赵顼随即道:“我特许你随时出宫,她想吃什么你尽管去买好了。”
    暖玉忙答应了,又道:“婢子听沈太医说,娘子这病最怕寒凉,需要用雪虾蟆来调理,只是宫中难寻到这味药。”
    赵顼不等暖玉说完便道:“这有何难,此药出自西北,我让永兴军路安抚使抓紧寻来,不会耽误使用的。”
    他又嘱咐了暖玉几句,起身回到寝室才觉得有些冷,原来自己忘了穿外袍。云娘还在熟睡,他忍不住上前呆呆地望着她。她的长发铺展在床榻之间,映着细微的光线闪亮,仿佛荇藻一般,越发显得面色如玉,他忍不住伸出手拂上她如云的鬓发。
    云娘似有所感,动了一动转过身去,含糊问道:“暖玉,现在什么时辰了?”
    她的声音带着初醒的慵懒和娇媚,他忽然不能自已,俯下身来将她紧紧揽在怀中,急切地吻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长编》载熙宁七年九月乙卯:“知制诰、直学士院章惇权发遣三司使,诏惇选举判官,不为例。三司火,惇时判军器监,遽领所部兵役往救,上御楼问救火者谁,左右以惇对,上悦。诏权三司使、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元绛落侍读学士,罢三司使;盐铁副使、户部郎中张问知虢州;判官、金部郎中李端卿,太常博士、秘阁校理韩忠彦,为军通判,并降一官;户部副使、太常少卿贾昌衡,度支副使、刑部郎中孙坦,其余判官、检法、提举帐、勾院等十二人,并罚铜三十斤;制置永兴秦凤路交子、司封郎中宋迪,监三司门、内侍殿头李世良,并夺两官勒停。初,迪来禀事于三司,而从者遗火于盐铁之废厅,遂燔三司,故迪坐免。绛等及责应救火官,令御史台劾罪以闻。”
    ☆、79.千里归来一寸心
    熙宁八年二月,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知江宁府王安石依前官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八年前王安石被任为翰林学士时, 并不忙着上任, 从南京出发一路走走停停,顺便走亲访友。但这次形势不同,一来朝局诡谲, 二来他实在惦记着初见成效的新法, 所以并不在路上耽搁, 很快就到了汴京。
    时隔一年, 他再次行走在宫城之中,遥望曾经工作过的槐厅和政事堂,物是人非之感涌上心头。“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这是他八年前初任翰林学士时写下的诗。尽管多年曲沉下僚,但上天待他不薄,终于遇到赏识他的英主,从此君臣际会、风云龙虎。但这次辞位之后的复相, 他却异常平静, 整整八年,嘲讽、质疑、辱骂的声音一次次将他包围, 越来越多的故交与他渐行渐远,他早就把他人的褒贬毁誉撇在一边,他自问不负心中所学,但真的心力交瘁了。
    赵顼在延和殿内等候,八年前, 他也是在这里初次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