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
对沈括印象一般:“沈括为人反复,虽有才能,陛下当畏而远之,不可亲近,陛下宜深察。”
王安石停了一停见赵顼没有作声,接着说道:“吕惠卿虽然有缺点,但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陛下不宜以纤介之事现于辞色,以致吕惠卿不安。”
赵顼笑着问:“朕有何事曾见于辞色?”
王安石道:“譬如入对时,陛下屡次说臣独无适莫、无私,这意思就是说,吕惠卿有适莫、有私,如此,吕惠卿岂敢安位?”
赵顼笑道:“朕称赞卿,也是对吕惠卿有所戒勉。不过卿说的,朕记下就是了。”
虽然王安石在刘佐一事上做出让步,但紧接着又发生一事:范纯粹把刑房该送给孔目房的公文送到了开封府,发现错误后打算换掉,马珫一向看不惯范纯粹张杨的样子,偏偏扣住了不换。二人因此起争执。照中书的意见,两人各罚铜六斤,范纯粹送错公文是为失职,需送审官东院。
韩绛与范纯仁是世交,范纯粹是范纯仁的幼弟,他觉得此次无论如何都要帮范纯粹,于是请求单独面圣。
赵顼本已经歇下了,听闻韩绛请见又匆匆起来,原以为他有什么要事要奏,谁知韩绛清了清嗓子道:“陛下,范纯粹和马珫争吵一事,臣以为范纯粹一向谨慎供职,偶有小过,罚铜就足够了,不必再送审官东院。”
赵顼心中恼怒,冷冷道:“中书文字牵涉国家机要,与群司不同,万一有泄漏将误大事,如何便是小过?”
韩绛心中也涌上一股无名之火,王安石罢相后,自己是首相,偏偏吕惠卿从不把他放在眼里,行事往往僭越;王安石复相后,自己的话更无人听了。吕惠卿还总是别有用心的挑拨,他夹在王安石和吕惠卿之间,真是左右为难。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赵顼不信任自己 ,忍不住道:“范纯粹之事不过小事,请陛下准臣所请。”
韩绛的话,说白了是要赵顼看在他宰相的分上,给他一个面子,不再处置范纯粹,赵顼岂能受臣下胁迫,他冷冷扫了韩绛一眼道:“卿此言何意?中书进呈甚详,范纯粹应送审官东院,朕意也当如此,如何更有别请。此事已决,卿不必多言。”
这一天下值,吕惠卿与王安石同行出宫,装作不经意提到:“韩相公前日上表辞相,陛下已经允准了,相公知否?”
王安石讶然道:“前几日卧病,实不知此事。”
吕惠卿笑笑道:“韩相公大事无补与朝政,小事夹缠不清,陛下对他失望也是自然。”
王安石心中涌上一阵寒意,匆匆对吕惠卿道:“家中还有些私事,老夫先告辞了。”
吕惠卿眼看王安石的背影消失到宫墙尽头,冷冷一笑,转身而去。
王安石来到韩绛府上,看门的老仆苦笑道:“相公来的不巧,家主刚刚收拾好行李,赴许州上任去了。”
王安石急问:“走了多久了?”
“不到半个时辰,相公若快些去追的话,应该能在汴河碰到。”
王安石快马加鞭来到城东南的汴河边,汴河两岸停着好几艘船,船夫正向岸上摆三四副跳板,放行人上去,他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韩绛,大声招呼道:“子华!”
韩绛一愣,他实在没想道王安石会来,迟疑片刻邀请道:“介甫陪我到船内去坐坐吧。”
二人入得舱内,王安石叹道:“子华不告而别,是还在怨我吗?”
韩绛这几日冷静下来,无名之火消去了大半,又见到老友来送行,心中已是释然,笑一笑道:“事过境迁,我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王安石此时颇为感概:“还记得熙宁四年,我们也是在汴河边饯别。”
熙宁四年,朝廷派韩绛抚边,任陕西路宣抚使,王安石在汴河边的酒楼上为之设宴饯别。当时二人在朝内通力合作,纵然韩绛为人中正平和,与旧党关系不错,但在关键时刻,他总是选择站在王安石那一边,做他坚强的后盾。王安石罢相后,他更是众人眼中的传沙法门,谁知短短一年时间过去,二人也要分道扬镳了。
韩绛眼见老友越来越苍老,鬓边不知何时又生了几缕白发,早已不复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叹息一声道:“介甫,宦海浮沉这么多年,我是真的累了。我们的身体早就不比当初,这么多年,你与旧党争,与言官争,有时还要与陛下争,真的不累吗?”
王安石愣了一下,终是沉声问:“子华真的一定要走吗?”
韩绛自失一笑道:“这么多年来,陛下可曾真正把我当宰相看待,言不见用,留在朝中毫无意义,倒不如出任地方,还能做一些实事。”
二人正谈着,韩府的仆人来禀:“相公,就要开船了。”
二人相视无言,王安石沉默了片刻道:“时间还早,我送子华到东水门吧。”
韩绛拱手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介甫还是请回,后会有期。”
王安石恋恋不舍地离去,临行时,韩绛突然叫住他,轻声嘱咐道:“介甫要小心吕惠卿。”
王安石下船站在岸边,眼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