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5
母子如先帝,却没有想到先帝灵柩尚未入土,陆广、鲁明、李凡三位将军就迫不及待要推翻哀家,难道是我刘瑶薄待了他们不成?”
霍允脸上大汗,连忙跪倒:“太后仁慈,未曾薄待我等。只是……”霍允看了看刘瑶,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李凡曾经私告我等,是周雁射杀先帝,而且据探马探明,蜀太子刘晨就藏在越军之中……”霍允眼看刘瑶,不敢说下去。
刘瑶接口道:“所以你们怀疑哀家要取梁国而代之?”
“微臣不敢!”
刘瑶一笑:“就算哀家要取梁国而代之,无论是否立刘晨为帝,都要与梁国故臣决一死战。即便历经万难,侥幸成功,哀家最多也不过是个太后,而且伤了哀家与梁乾的母子亲情,若是易地而处,将军可愿如此?”
霍允爽然答道:“臣不愿!”
“那就是了。”刘瑶淡然看向殿外,心情有些沉重:“先帝对哀家之情,满朝文武哪个不是清清楚楚?哀家又岂是忘恩负义之人?”她转头看向霍允,“若哀家真是那样的人,你认为以先帝之英明,会将太子托付于哀家,毁社稷于一旦吗?”
霍允抬头,目光明亮:“听太后之言,臣豁然开朗,对太后再无疑虑!臣愿将功折罪,太后但有任何吩咐,臣将万死不辞!”
刘瑶点了点头,道:“哀家估计此刻他们三人正在京郊大营发动叛乱,爱卿可愿意去阻止?”
霍允朗声答道:“太后吩咐,臣无不从命!”
刘瑶面露喜色,“好,你持哀家手令,速往京郊大营劝说他们三人归来!”
“臣领命!”
看着霍允离去的背影,蒋夜迟疑道:“太后,若是霍允乘机与李凡一道起事,太后此举岂不是放虎归山?”
“不会!”刘瑶的语气充满了信心,“他若要反,就等不到禁军去找他,早就和那三人一样,乘机逃走了。先帝在时,曾言霍允做事沉稳,心思纯粹,如今看来,真是一点不错!”
至天明时分,刘瑶收到战报,昨夜李凡、陆广、鲁明三人潜入京郊大营,找到他们之前的部下发动叛乱,声称冯旭、赵铎谋反,打着诛杀叛贼的口号欲杀二人夺取京郊大营的兵权,因大部分士卒不明就里,而三人在军中威望颇高,一时竟有大半将士响应,冯旭、赵铎措手不及,匆忙中率领少数人马抵抗,初时不敌,战况十分惨烈,赵铎战死、冯旭重伤,幸亏铁英、沈从及时赶到才勉强挽回局面,后霍允赶到,手持皇后手令,揭露三人叛变阴谋,大部分将士才清醒过来,纷纷弃戈投降,三人见势不妙,带着一万多残兵逃走。此次叛乱京郊大营约损失四万多人马,霍允、铁英、沈从领着五万人马守住了京郊大营,加上参与叛乱后又弃戈投降的两万多人马,京郊大营总算平定。
刘瑶下令让霍允带着重伤的冯旭和赵铎的尸体回京复命,铁英、沈从留守京郊大营。
第70章 第 70 章
晨光中,一夜没有合眼的刘瑶身着太后礼服,牵着身着帝王衮冕的太子梁乾,走过长长的仪仗队伍,走过两厢躬身侍立的文武大臣,踏上高高在上的御座。这一天五岁的太子梁乾正式登基为帝,改年号为承平,尊生母刘瑶为太后,徐德妃、赵慧妃为太妃,另王修容生皇长子梁真有功,尊为娴太妃。因皇帝年幼,由太后垂帘辅政;封皇长兄梁真为祁王,次皇兄梁清为敏王。同时刘瑶当朝公布了陆广、鲁明、李凡三人昨夜在京郊大营发动叛乱的罪行,罢免三人将军之职,令全国缉捕叛臣;追封死去的赵铎为忠勇伯,厚恤其家属,平叛有功的冯旭加封为镇南候、铁英为忠勤伯、沈从为诚意伯,霍允加封为安定候。参与叛乱的将士是受人蒙蔽,凡投降者,一律既往不咎,并升武状元出身的张遥为左游击将军,接管京郊大营两万降卒。张遥大喜。
最后当着满朝文武,刘瑶说道:“昨夜虽然挫败了三贼的阴谋,但东路大军在扬州、中路大军在南阳,陆广、鲁明二人身藏两路大军虎符,必然去往扬州、南阳两地,传令沿途军队阻击叛军,不得使其到达扬州、南阳。”
霍允获封公爵,心下感激不已,因为在梁毅执政时期,梁毅倾向于授予官职,很少授予爵位,因为爵位可以继承,梁毅不喜欢有一大堆躺在祖宗功劳簿上不劳而获的膏粱子弟。五虎虽然功高,但都没有爵位。霍允前来御书房谢恩,“臣尺寸之功,太后却予以重赏,臣不胜惶恐,自愿亲往南阳劝说鲁明归来。”
刘瑶扶起霍允,道:”将军若能劝动鲁明,化干戈为玉帛,就是大功一件。至于鲁明,只要他放下屠刀归顺朝廷,哀家可以既往不咎,还像先帝在时那么待他。”
“臣代鲁明谢太后恩德!”霍允领命前往南阳。
蒋夜带来了三人脱逃的调查结果,李凡府中有一条密道通外府外城隍庙,其余二人应该是藏在出城打泉水的宫车中出了城,刘瑶立即下令将渉事的太监收监审问。
刘瑶虽然命令沿途地方军队拦截三人,但三人乃是五虎上将,岂是泛泛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