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
顾小乔闻言,忙松了一口气,她将手里的筷子放到桌子上,笑眯眯的看着顾老妇人,道:“祖母,我吃饱了。”
顾老夫人愣了一下,继而笑道:“你这丫头,跟你爹年轻的时候一个样。”
一顿饭吃完,已是晌午过了。
饭后,几人坐在一起,终于说起了正事。
顾郎中四处打量了一下自家宅子,见现在的顾家已是今非昔比,十分痛心的说道:“这些年家里发生了何事,怎么就成了这副样子,父亲与大哥一家何在?”
他问这话的时候内心十分忐忑,生怕母亲说出什么不好的东西来。
还好顾老夫人只是叹了口气,她道:“当年青桔一死,你便狠心带着乔丫头远走他乡。你父亲觉得先皇过分宠爱贵妃,必将酿成大祸。便请旨带着你大哥一家去了边疆镇守。我不肯走,总想着你还要回来,万一回来找不到我们怎么办?”
“娘,都是儿子不好。”
“有什么好不好的,都是一家人。当年你怨父亲不肯保青桔,可是,不是你父亲不想保,是根本保不下。入了顾家,生是顾家的人,死是顾家的鬼。咱们顾家是靠军功立命,又岂是贪生怕死之徒!”
第34章
当年先皇专宠沈贵妃,有意废太子立贵妃的六皇子为储君。
贵妃见如日中天的顾家娶了皇后的义女青桔极为不满,担心顾家要与皇后联手,必定对自己不利。于是便找了个由头,说是青桔意图谋害六皇子,将所有的箭头都指向顾家跟当时并不得宠的皇后。
青桔为了不让顾家跟太后受牵连,将所有的事情揽在身上,服毒自尽了。
要不是后来的沈家突然倒戈,转而拥护太子而放弃了沈贵妃,指不定现在谁是皇上。
为了这事儿,顾郎中当年差点跟着去了。他自杀未遂后醒来,看着才两岁的顾小乔抹着眼泪蹲在他床头,将额头贴在他脸上哭道,:“爹爹,你是要跟娘亲一起睡着,不要小乔了吗?”
顾郎中抱着爱女痛哭流涕,觉得闺女已经没有了娘,不能再没了爹,这才留了一条命。
后来,他与老侯爷大吵一架,决然的带着顾小乔离开了,并且发誓不再回来顾家。
这些陈年往事,顾郎中原本打算烂在肚子里,一辈子都不告诉自家闺女听。他秉承着妻子的遗志,一生致力于行医救人,也算得上是对得起青桔得在天之灵。
后来若不是因为顾小乔所遭遇到的事情,他年纪大了心里又十分挂念年迈的双亲,才又回来了看看,要不然他恐怕就一直留在四方镇了。
所以说,这世上的事情多半是缘分使然,明明隔得那么远,到最后却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又聚到了一起。
顾小乔虽遗憾自己自小没了母亲,但是此刻回到顾家,在顾老夫人殷切关怀下,觉得回到顾家来未尝不是好事。
她喜欢这种温暖的家庭氛围,她又觉得如果没有李璟桓,她永远不会知道这些陈年旧事。
命运将两个生活轨迹完全不同的人连在了一起,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她坐在一旁,听着阿爹与祖母谈着这十三年来发生的点点滴滴,时不时的插上两句话,倒也安乐的很。
不知不觉,时间过的飞快,顾小乔还惦记着太后的病,忙问道:“阿爹,眼见着时辰到了,今日还要回去替太后看病。”
顾郎中这才想起来,道:“太后的病肯定是要医治的,咱们今日先回宫去。”
顾老夫人已经知晓了顾小乔他们与太子的关系,当然,关于顾小乔重生这件事,除了他爹之外,太匪夷所思,所以只说是救了太子,太子倾慕于她如此云云。
顾老夫人看了看顾小乔,拉着她的手,嘱咐她:“你是我定国侯府的嫡小姐,岂能一直住在宫里,我这两日吩咐人将家里收拾收拾,过两日我派人去接你们。咱们定国侯府的大门关了数年,眼下你也到了适婚的年纪,是时候打开了。”
顾小乔自然是同意的,她虽舍不得李璟桓,但是哪有放着自己的家不回一直住在东宫的道理。
她看着眼前这个与她有着血缘关系的老人家,只觉得血脉相连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他们虽那么多年未见,但自己一见到她,打从心眼里生出欢喜来。
她跟阿爹的家真好!嗯,穷点也是没关系得,她也喜欢。
时辰已经不早了,顾老夫人与顾免将他二人送出大门口。临走时,顾老夫人拉着他们依依不舍,顾郎中忙安慰她道:“母亲,也不过两三日的功夫,往后日日都陪着你。”
顾老夫人点点头,拉着顾小乔殷勤的问她喜欢什么,有什么偏好,她好备着,等她一回来就看到了。
顾小乔一一应下,又上前抱了抱她,然后才与阿爹坐着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去了。
顾老夫人擦了擦眼泪,道:“赶紧给侯爷还有大朗去一封信,跟他们说道说道今日的喜事,中秋近了,叫他们不管是谁,回来陪我老婆子一起吃个团圆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