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9
通宵达旦。
时间久了,他心里面对李煜的怨恨也淡了些,终归身体里流的都是一样的血。他有时候对着那些堆满案台的奏章,也会觉得做皇帝有时候挺不容易。
他们两父子就好像达成了一种平衡,谁也没有再提及皇后,相处的十分平和,十分客气。
有一次李璟桓去看太后,太后拉着他的手叹息:“孙儿如今与皇上从前虽总有争执,倒还像一对父子,如今却像极了君臣。”
李璟桓温和一笑:“皇祖母多虑了,自古以来,本就是先君臣后父子。”
太后叹息,遂不再言语。
皇上入冬之后,身体越发不好,也甚少出门,只一味养着一群道士,日日炼丹。他此刻续起了长长的胡子,穿着道袍,身体越发的瘦,看起来仙风道骨。
顾小乔没辞去差事之前,见皇上起色越来越差,脸上的青白色越来越重,便知道他是服食丹药过多,丹药本身就有毒性,积少成多,渐渐的身体越来越差。
李璟桓多次进言,长生之道不可信,丹药万万不可再服用,回回都被李煜挡了回来。到最后,李璟桓说的多了,他便气道:“朕若是真的中了毒,归天了,岂不是更好!”
一句话噎得李璟桓半晌不知如何言语,他看了看两鬓越来越多华发的父皇,终究没有再劝说。他觉得自己亦是尽了为人子,为人臣的本分,至于他听不听的进去,他也没奈何。
如此又过了一段时日,临近年关。
原本久不上朝的皇上,突然有一天起了个早,居然穿着龙袍上朝去了,而且看起来精神还不错。
众大臣久不见皇上,一时竟还有些不习惯。
李煜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文武,又看了看李璟桓,问道:“太子今年多大了?”
李璟桓一愣,不知道他为何问起这个,忙回道:“过了年便二十二了。”
李煜唏嘘不已,摸了摸他蓄起的长须,道:“堂堂一国太子,都二十二了竟然还没有成亲,你们这些做臣子的,竟然都没有人递折子上来,实在太不像话了!”
众大臣忙道:“陛下恕罪,都是臣等失职。”
其实大臣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太子喜欢定国侯家的嫡小姐,皇上不同意,两人较着劲,这事儿谁也不敢提,哪个都开罪不起。
李璟桓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他又要出什么幺蛾子,正欲开口,谁知李煜道:“定国侯家的顾小姐,秀外慧中,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当为太子妃不二人选,你们觉得如何?”
众大臣忙又叩拜:“皇上英明。”
李煜满意的点点头,看向礼部:“刘尚书,那就准备着,叫钦天监挑个好日子吧。”
钦天监监正是个十分机灵的,忙掐指一算,站了出来道:“回皇上的话,正月十五便是好日子,宜嫁娶。”
李煜点点头,一脸疲色道:“朕累了,有什么事情跟太子商量即可。”说完刘进忠忙上前将他扶起,从一旁的偏殿走了。
“恭喜太子,贺喜太子。”
皇上走后,恭贺的声音此起彼伏,李璟桓看着李煜略有些孤寂的背影,心里不知为何生出一股酸意。
不过,这对他来说始终是一件好事,他心里欢喜,想要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顾小乔这个好消息。
朝廷的官员们对于喜事办事的速度一向都特别快,不出一天,圣旨便到了顾家。
宣旨的是阿喜,他宣完圣旨忙上前行了个礼,道:“太子原本是打算亲自过来的,被太后他老人家拦下了,说是哪有自己去宣读自己的亲事的,他只说得了空马上过来。”
顾老夫人一脸茫然的看着顾易跟顾小乔,这圣旨来的太突然了,他们事先没有半点准备。
顾老夫人忙叫人准备些封赏的喜钱,待阿喜走过,她一脸担忧拉过顾小乔的手,嗔怪道:“乔丫头怎么藏得这么严实,害的咱们连嫁妆都还没有备好呢,离正月十五不过月余,也不知来不来得及准备。”
顾小乔一脸茫然,道:“祖母,我也是跟你们一样,才刚刚知道呢。”
顾老夫人知道她是个老实的,不会说谎,也不知道这皇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这原本就是一件大好事,她只赶紧吩咐下人们开始着手准备。
顾郎中听到女儿要出嫁,有些闷闷不乐。这世上为人父母大多如此,一方面想着自己的子女有个好姻缘,另一方面真到了那一天,又有千般万般舍不得。
他站在那看了看顾小乔,唉声叹气。
顾小乔尚且处于又喜又惊喜的状态,她喜的是终于将要名正言顺得做了李璟桓的妻子,惊的事这事儿来的太急,生怕里面又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东西。她只得按耐住激动的心情,等见到李璟桓一切都明白了。
谁知她一转头,便看见顾郎中那张哀怨的脸,脸一红,上去拉着他的袖子,低声问道::阿爹这是怎么了?
顾郎中正待要开口,突然有下人来报,说是沈相求见。
“沈相?”顾小乔一脸茫然的看着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