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4节

      太后坐在铺着明黄色褥子的软榻上,穿着一件枣红色额大袖锦服,拿金线镶边,绣着金丝柳叶湖蓝紫葳大团花,这身装扮既透着喜气,又衬得太后愈发的端庄威严。
    “孙儿携王妃给祖母拜寿,愿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韩子煜携着徐昭跪在了一早就准备好的蒲团上,而后恭敬地磕了三个头。
    “赶紧起来吧,徐氏身子重,你扶着她些。”太后面上带着喜色,见着二人行礼完,忙对着跪在那里的韩子煜道。
    见着二人起来,卢嬷嬷亲手搬了个绣墩过来,抿嘴一笑道:“太后一早就念着了,说是王爷最是孝顺,定是早早就进宫,来给太后磕头了。”
    卢嬷嬷是太后跟前儿的老人,说起话来自然也没那么多的忌讳。
    徐昭谢过,这才坐了下来,韩子煜则是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很快就有宫女上了茶来,给徐昭的是一杯煮好的百合红枣茶,韩子煜则是一盏太平猴魁。
    徐昭掀开茶盖,心中不是没有感激。
    太后对她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向来是格外的用心。
    今个儿寿宴,竟然也能注意到这起子小事。
    “这些日子胎像可还好?”太后的视线落在徐昭高高隆起的小腹上,开口问道。
    听着太后问话,徐昭才想起身,就被太后拦住了。
    “你身子重,就别讲究那些规矩了,坐着回话吧。”
    徐昭点了点头,才笑着说道:“劳烦太后关心,孙媳一切都好,只是口味又比前些日子挑剔了些,连带着膳房的人都跟着受折腾。”
    徐昭这话,未尝没有逗太后一笑的意思。太后年纪大了,不爱听那些规规矩矩的话,回话带着些家常的事情更能叫太后觉着贴心。
    果然,听徐昭这么一说,太后也忍不住笑了。
    “王府里养着奴才就是要伺候主子的,再挑剔也是为了皇家的子嗣,便是折腾些也是他们的福气。”
    “是这个理,太后看重王妃这一胎,王妃只要好好养胎,给太后生个重孙儿,太后就只有高兴的了。”太后的话音刚落,卢嬷嬷就笑一下,跟着开口道。
    徐昭羞涩一笑,刚想说话,却听到了外头一阵脚步声。
    有宫女进来回禀:“太后,安王和安王妃到了。”
    听着那宫女的话,太后便笑了笑,开口叫人领二人进来。
    只片刻的功夫,安王和安王妃薛氏就一前一后走进了殿内。
    因着太后寿辰,薛氏一改素日的淡雅,穿了一袭淡紫色的宫装,梳着飞仙髻,头上插着五尾凤簪,并两朵珍珠珠花,当真是格外的光彩照人。
    太后见着她这番打扮,先是诧异了一下,随即就露出笑意来。
    太后上了岁数,自然是喜欢晚辈们穿的鲜艳些,瞧着喜庆。
    “孙儿祝祖母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孙媳祝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看着跪在地上磕头的安王,太后不免想起上一回安王和薛氏特意去庙里求来的平安符,再加上这些日子有关安王世子的那些事儿,太后的心不免跟着软了几分。
    到底是她的孙儿,她不喜俞氏,也该给这孩子几分该有的脸面才是。
    “好,好,都起来吧。”太后笑着抬了抬手,示意二人起身。
    卢嬷嬷见状,立即叫人搬了椅子来,叫安王和薛氏坐下。
    又过了一会儿,皇后和后宫高位的妃嫔都来给太后贺寿。
    一时间,慈安宫格外的热闹起来。
    “皇上这会儿可还在乾玺宫?”
    “回太后的话,妾身派人去问了,说是皇上公务繁多,正批折子呢。太后若是着急,妾身这就派人将皇上请来,免得误了时辰。”
    听着太后的话,俞氏温和一笑,忙恭敬地回道。
    “这倒不用,皇上知道今日是哀家寿辰,心里有数,必不会忘了的。”
    听太后这样说,琴妃马上赔笑道:“太后所言极是,皇上向来孝顺,今个儿这样大的日子,又岂会忘了。倒是皇后姐姐长久不和皇上说话,忘了皇上的性子。”
    琴妃的话才刚说完,就自知失言,对着俞氏福了福身子:“嫔妾听到方才姐姐的话,想着今日是太后寿宴,不自觉想替皇上辩解一句,姐姐莫要怪罪才好。”
    琴妃这话分明是拿太后来堵俞氏的嘴,让俞氏想要发作也发作不出来,只能咽下这口气去。
    俞氏看了琴妃一眼,面上依旧保持着温和得体的笑容,对着琴妃道:“妹妹哪里的话,本宫也不过是随口一说,倒是妹妹心里时时刻刻都惦记着皇上。”
    “本宫记着,静公主今年十五岁,也到了议亲的时候了,不如借着太后寿宴,请太后替静公主择婿赐婚,也了了妹妹的一桩心事。”
    听着俞氏的话,琴妃的面色立时就变了,不等她开口,软榻上的太后就看向了坐在下头的俞氏。
    “皇后这话倒是提醒了哀家,是该替静儿挑一门婚事了。”
    太后此言一出,俞氏嘴角的笑意顿时就僵在了那里。
    这宫中谁人不知,静公主小时候不慎从假山上摔下来,好巧不巧额头磕在了石头上,精心养了好些日子,可最后还是留下了一道疤痕。
    这些年,静公主迟迟没有出阁,就是因着这疤痕的缘故。
    这事情宫中人人都知道,太后待静公主也并不如何恩宠。
    如今说这话,显然是在替琴妃撑腰了。
    听着太后的话,琴妃先是愣了愣,随即满脸喜色,跪在地上满是感激谢恩道:“嫔妾替静儿谢太后娘娘恩典。”
    “起来吧,静儿的事情皇上也是上心的,那日来哀家这里,说是挑中了威远侯府的嫡次子,此子很是有几分才情,性子也是个稳重不爱张扬的,静儿和他定能处得来。”
    太后说着,转过头来对着坐在那里的徐昭道:“徐氏,那威远侯夫人你也是知道的,最是温和讲道理不过。”
    听太后这样说,徐昭忙点了点头,说道:“太后所言甚是,当日母亲就是因着威远侯夫人的名声,才请了夫人来当孙媳及笄时的正宾,公主若是能嫁到威远侯府,定不会受了委屈。”
    琴妃原本以为太后不过给她几分脸面,随口应下了。
    听着太后这话,才知皇上早早就挑了一门好亲事。
    一时间,又是震惊又是感激,心中欢喜至极,差点儿就落下泪来,好歹想着今日是太后寿辰,这样的场合落泪难免晦气了些,这才强自忍住了。
    俞氏讽刺琴妃不成反倒是自己没了脸面,安王的脸上自然也有些挂不住,只拿起茶盏喝了起来。
    好在这个时候,外头传来内侍细长的高喊声:“皇上驾到”
    听着这声音,除了太后以外,殿内众人都站起身来,跪了一地。
    片刻的功夫,身穿明黄色龙袍的皇上就从外头进来,跟着他走进殿内的,还有一身湖绿色华丽宫装的穆妃。
    “嫔妾(儿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今个儿太后寿辰,就不拘这些规矩了。”
    “谢皇上。”众人谢过,这才站起身来。
    皇上这才上前几步,跪下来给太后贺寿:“儿子给母后请安,祝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皇上说着,就示意了站在身旁的魏公公一眼,魏公公便上前将一册单子呈给了太后。
    “母后寿辰,儿子专门派人从各地寻来了这些东西,太后闲来无事,尽可赏玩。”
    太后听了,打开那单子看了看,上头尽是些古董名画,甚是难得。
    “皇上有心了,地上凉,别着了寒气,快起来吧。”
    太后说着,视线落在跪在皇帝身后的穆妃身上,微微皱了皱眉,开口道:“你身子弱,也别跪着了,免得到时候病了,皇帝又责怪哀家。”
    太后说着,就移开视线不再理会她了。
    穆妃谢过,这才站起身来。
    徐昭不是头一回见这穆妃,早就听说穆妃和当年的宁贵妃格外相似,如今见着这般精心打扮的穆妃,便知当年的宁贵妃是何种风姿了。
    怪不得过了这些年,皇上心里都念着宁贵妃。
    徐昭想着,视线不自觉朝站在旁边的韩子煜看去,只见他面容清冷,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
    又过了一会儿,就有礼官进来,提醒道:“启禀太后,寿宴的时辰到了,请太后移驾御花园。”
    听着礼官的话,皇上亲手扶着太后出了慈安宫。
    慈安宫位于皇宫的北边,离得御花园很近,便没有用銮舆。
    皇上扶着太后,缓步而行,各宫的高位妃嫔还有几位皇子、公主跟在太后的身后。
    只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御花园。
    虽是冬日,御花园里依旧开着各色的花,梅花、山茶花,长寿花、鹿角海棠、鹤望兰、玉兰花,还有大朵大朵的红花银桦。
    有的树木掉了叶子,便拿绢布做了花朵挂在上头,远远看去,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再加上亭台楼榭都系了喜庆的红绸,所以目光所到之处,都透着寿宴的喜庆。
    “太后嫁到!皇上驾到!”
    听到内侍的声音,在场的大臣女眷全都跪地行礼。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扶着太后,一路进了章桦殿,上了台阶,坐了下来。
    太后坐在主位上,皇上坐在下首,由皇后陪侍在侧。
    肃王和安王则另在下头设了案桌,徐昭和薛氏也入了座。
    “今日是母后寿辰,众爱卿不必拘礼,都入座罢。”皇上这才开口道。
    “谢皇上隆恩。”听着皇上的话,众朝臣女眷才起身入座。
    很快,就有宫女太监鱼贯而入,端了酒菜上来,美味佳肴,味道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皇上和太后不动筷子,众人自然一动也不敢动,免得越了规矩。
    魏公公给皇上斟满了酒,皇上举起酒杯,转身对着坐在高座上的太后示意一下:“母后寿辰,儿臣敬母后一杯,祝母后福寿绵长、春秋不老。”
    太后笑了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皇儿有心了。”
    皇上饮尽杯中酒,才挥手对着下头的朝臣女眷示意一下,叫众人随意。
    见皇上动了筷子,众人才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一时间,丝竹之声响起,宴席上热闹开来。
    徐昭才拿起筷子,突然听到外头一阵脚步声,却是长公主和柔安县主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