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63

      瞒事实,而是给了乔青一份十分直接的统计数据。
    “这些应当不止是全部,因为此次灾难中走失了一部分人,还有一部分人并未登记在户籍之上。”
    他治下常住人口是全部登记的,但是户籍这种东西都是靠人力来记载,像一些小村子之类的就会出现混乱。
    而且像是那种受灾比较厉害的地方,一大家子人都死了,认识她们的人没活着的话,也很难统计入其中。
    滚滚的河水依旧波涛泛滥,现在的人力物力也没有办法让他们从河水中把一具的尸体打捞出来,
    有些人已经死了没来报的,人员这么多,难免会在统计上有漏洞。
    王彬不敢拍着自己胸脯说每个人都计入其中,只能说自己是尽可能精确到这个数字。
    很好,王彬的风格很务实,显然是个非常脚踏实地的工科风格官员。
    乔青算了算了他给出的人数,给出了一个相当高昂的金额,用于救灾,灾后重建,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修建新的河堤。
    她道:“此次修建河堤的人员,便让灾民来以公代赈吧。”
    她能够理解失去家园的人们有多悲伤,但是人总是要往前看的,死去的人不会复活,活着的人不应该自暴自弃浑浑噩噩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而作为一国之君,更不可能因为哪些人遭遇了不幸,然后就大把大把的赢钱送给他们养出一堆不生产不劳动的米虫。
    真要是这样的,搞不好就会有一些丧心病狂的人为的搞出灾祸。
    王彬擅长水利,但不代表他在民生上其他管理也非常的出众,听到乔青所言,双眼放光:“以工赈灾,陛下此方甚妙。”
    现在前人的肩膀上总结的经验而已,谈不上多妙。
    而且理论谁都会提,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才是更重要的。
    “这个工不仅仅是修建河堤的工,那些伤得重一些,没有力气的妇孺,也可以用起来。”
    乔青当然不会强迫老人和小孩跟壮年男人干一样的活,但是这些心灵手巧擅长编织的女子也一定能够发挥自己的用处。
    “朕会安排医师前去,那些女子可作辅助之职,帮着承担一些救助伤患的任务。”
    王彬听到此言,却为难起来:“男女授受不轻,那些女子到底还是要嫁人。”
    乔青当即变脸,怒斥他道:“王爱卿在堤坝之事上敢于大胆创新,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怎么在这男女大防之上却如此,愚昧顽固。”
    从乔青的祖父那辈开始,皇室为了巩固权利,有意用一些儒家学者。
    法学制定律法,是为了集权,而儒家的三纲五常,同样是君主用于集权的工具,当然是在道德层面。
    而女子之所以被束缚,是皇帝对外戚的束缚,虽然现在来说,对女子的要求还没有那么严格,可是比起刚刚建国那会,贵女们的地位实际上还是倒退了不少的。
    乔青作为女子之身,倘若将来真身示人,必然要提高女子的地位,让女子掌握权利。
    但是这个不是张嘴就能做到的事情,但要把权力从本来就处于弱势中的女子抢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官员掌握仕途掌握权力,他们从高而上的打压他们,完全是属于高维度的打击。
    而女子想要争权,除了在政策方面推动,她们的思想方面同样也得跟得上。
    不然真的到了后面,又成了辛辛苦苦争权夺利,为了给自家男儿洗手做羹汤,做个好母亲,又放弃一切回去。
    倒不是说人没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但那是在自由平等的情况下,在现今男子妻妾成群被视作理所当然,女子清白受屈就得自杀方对得起门楣的环境之中,谈什么自由选择就是个笑话。
    如今这些京城贵女里面不乏一些心性豁达的人,可是两者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两个方向,比起男人占有的地盘,女人的权利实在太小。
    这些东西和教育一样,是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看到当初用心浇灌的花朵,结出来到底是甜美还是腐烂的果实。
    乔青在私下里建的那些学堂,除了招收一些男性弟子,对那些被家人父母抛弃的女孩子更是看重。
    等五年,或者十年之后,这些人才成长起来,足以为她所用,乔青都已经想到了对女子开放科举。
    当然,现在谈这些都是空谈。
    此次受灾重建就相当于推倒重来,每座郡城的治理其实都会有差异,有的城池闭塞,传统对女性的压迫很厉害,有的又宽松,自由的多。
    那些都是由于历史经济等环境造成的。
    譬如说,本地多为走商,男子在外奔波经商打拼,女子留在家中操持家务,当地风气大多重男轻女尤为严重。
    王彬治理的土地在江南地带,等到重建结束,可以大量搞纺织事业,那些男儿不做此事,也不会同女子争夺织工的地位,正好可以拿来做实验之地。
    还有就是医疗这块,宫中的英语主要是为了皇宫中的贵人看诊,需得懂一些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