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97

      顶的。”
    他自卖自夸,恨不得苏毓当场收他为徒。
    钱总管跑回庄子又吆喝一帮人,听到孙司农没脸没皮的话,踢了他一脚,“你个老不死的要点脸吧,先帮着弄地里的收成,苏公公还等着给皇上看结果呢!”
    是啊,这大好事,可不得急着昭告天下嘛!
    大伙拿竹竿子小心地刨土里的东西,像对待稀世珍宝一样,半点不敢马虎,一个个蹲田里干的热火朝天。
    地里的红薯土豆都收回来,他们还觉得意犹未尽,翻一遍地不过瘾,他们忍不住再翻一遍看有没有漏的,还真捡着不少。
    可惜今天情况不允许,要不然他们还能去翻四五六遍。
    启程回庄子,七八辆板车,后面还有十几担子箩筐,装着沉甸甸的红薯土豆,大伙都不觉得重,个个脸上带着笑,比发工钱还高兴。
    院子早早摆好称,农工们把箩筐放在台上,秤杆子不断往上翘,钱总管手都握不住,不停地喊:“不得了了!太沉了!一箩筐一箩筐来!把红薯土豆的泥再擦一遍!”
    庄子的箩筐都摆在这儿,全部装满三样粮食,挨个上称,泥土擦得干干净净,大伙期待地看着秤杆子的数。
    钱总管数着斤两,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孙司农催他,“你个死太监你倒是说数啊,这么能墨迹要急死谁!”
    钱总管吞吞口水,仰着脖子往上看末端的点,懵然道:“三百零一斤六两……”
    孙司农老骨头又没站稳,脚下踉跄,磕着箩筐擦出血丝,他捂着腿,哆嗦问:“你说多……多少?”
    “三百零一斤六两!是这个数没错!”
    钱总管眼都笑没了,扔下称想去熊抱苏毓,被秤砣砸着脚背,龇牙咧嘴地乐,“苏公公啊,这回您的锦绣前程要来了!”
    可不是嘛,一箩筐就能重三百来斤,这满院子七八十个箩筐,两三万斤的数,能惊掉朝中多少大臣的眼!
    工部司农局的人都要将苏公公供起来!研究一辈子地,到头来比不上皇帝身边的小太监!笑掉天下人大牙!
    苏毓笑眯眯地听他们夸,好一会儿听够了,才说:“这粮食种出来是一码事,能不能吃又是另一码事。”
    “咱们还得给苏美人吃一个月才行,我央大家先别把事情传出去,等确定万无一失了,再回禀皇上。”
    钱总管和孙司农闻言,觉得是这个理,跟皇上说话,脑袋得随时栓裤腰带上,万一真有错,小命不保啊!
    他们纷纷点头,还让在场的农工们别传出去,省得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孙司农对着箩筐里的东西流口水,吃货本质显露,跟苏毓说道,“苏美人吃是吃,我吃也是吃,让厨房给我做一份!”
    钱总管脸色都变了,“老憨货你不要命了!真要吃出好歹不是害苏公公吗!”
    苏毓兴味地看他们吵嘴,插话道,“苏美人堂堂尚书府的千金,应该不会拿百姓的性命开玩笑,她说是能吃的粮食,我信她!”
    “孙大人想吃,那我也来一份,咱们有难同当!”
    钱总管听了她的话,心里复杂,难怪王志光那小气性的说这小孩是大威胁,瞧这胆识,瞧这机灵话,谁能比得过!
    他没拦着,这是便定了。
    厨房有位老御厨,因得罪后宫的妃子,被贬到西郊这最落魄的皇庄来,跟钱总管和孙司农一样,苦命苟活。
    他祖上八代做吃的,听苏公公和孙司农要吃新出的粮食,摸大肚子站出来,“两位既然要吃,我来做怎么样?”
    李御厨很乐观,甭管有毒没毒,当大宁朝头个做这些菜的御厨,说不定还能被写进史书,光宗耀祖哩!
    孙司农拍掌叫好,“行!老李你的手艺没得说,赶紧的!”
    苏毓随即给苏美人点菜单,“炸黄金玉米粒,烤玉米,炸薯条,烤土豆,拔丝红薯,烤红薯,先这些吧。”
    报完名儿,她解释道:“听说苏美人在闺中时喜欢吃烤的炸的甜的,咱们试试这些能不能做,让她试吃。”
    大伙都觉得苏公公心慈,都被苏美人连累到这地步了,还能想着她爱吃什么样式的,苏公公大善啊!
    李御厨更是卯足劲,听苏公公提点一两句,甩锅颠勺,油和糖一点不吝啬地往里放,玉米粒、薯条和拔丝红薯出锅,厨房香气四溢。
    他继续忙土灶上的烤玉米,刷上香油和香料粉,拿签子来回滚动,瞧着刚熟,就裹上一层油纸在大火里飞快滚一遍。
    孙司农看得直流口水,悄咪咪伸进土灶里,把烤红薯和土豆挖出来,烫得他直嚷嚷,不停摸耳朵。
    钱总管给苏美人端盘子,六样吃食放得满满的,瞧见孙司农的臭样,翻白眼嗤他,“你要点脸吧!”
    “在美食面前,脸面有什么重要的!再说我半截入土的老头,脸能要来干啥,还不如吃呢!”
    李御厨做的精致又美味,孙司农一介之乎者也的农官都不顾身份,想念现代美食的苏润清,更是狼吞虎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