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99节

      “启禀令长,这是鄞县六户大族联合下的拜帖,本县素来有这样的惯例,若有新县令上任,县中望族富户皆会拜见,算是接风宴。”
    他说,“之前县令初来乍到,人地生疏,我想着不是赴宴的时候,便替令长回了。这次又送帖来,想来令长应当不会拒绝?”
    梁山伯定定看了他一会儿,面无表情地伸手:“是哪六户?”
    杨勉一边递出拜帖,一边历数:“是张、黄、朱、江、吴、钱六家。”
    梁山伯要来鄞县上任,自然不会不看当地的士譜,闻言一愣。
    “士族?士族宴请我这县令?”
    杨勉根本不相信他会拒绝,可饶是如此,听到梁山伯的话还是笑了。
    “怎么可能?是这六家的管事。”
    士庶不同席,就算这六家都是次等士族,任何一个主人也不是梁山伯一个穷县令能见到的。
    他说是管事,梁山伯倒安了心,要真是这六家士族的主人要见他,他就该猜度是不是自己和祝英台去窥伺堤坝的事情被人发现了。
    所以他不但没有不悦,反倒有些兴奋地收下了拜帖。
    “好,我等会儿就写个回帖。”
    等杨勉走了,祝英台对着他的背影竖了个中指,冷哼了一声。
    “狗仗人势,也不知道什么来头,还能替顶头上司回绝拜帖!”
    “他虽是庶人,但有个胞妹嫁给了此地士族吴家的某个子弟为妾。”梁山伯之前已经花钱在皂隶那打探过一些消息。
    “这消息应该也是他特意让我知道的,好让我对他能忌惮一些。”
    “那他怎么不去会稽学馆打听打听,让他知道你和吴兴太守之子、建康令之子还是生死之交呢!”
    祝英台怒了。
    “什么玩意儿!”
    梁山伯笑笑,知道祝英台只是气话。
    她是士族出身,自然看不上杨勉这样的吏胥小人,可他若不是去了会稽学馆,若不是因棋力过人得了青睐,说不定起家还不如杨勉。
    像杨勉这样手段城府的人,甚至还有亲妹嫁给了士族,熬了这么多年也还是“暂代县丞”,只能靠磋磨新任县令获得权力,庶人晋升之难,可见一斑。
    “你说,他们请你,是不是为了‘借粮种’的事?”
    祝英台猜测着,“毕竟你要在此地当官,而且看起来还很好拿捏,这种事不可能瞒得过你。”
    “大概是吧,更多的可能是想敲打敲打我。”
    梁山伯点头,打开拜帖,见上面写着六家明日与某别院宴请梁山伯云云,可那别院离衙门离得极远,应当是六家中某家不常用的院子,帖子虽写的客气,但从杨勉的话和宴请的地点看来,这六家也是实在看不上自己的。
    他笑笑,转身收拾被杨勉翻乱的卷宗,那杨勉倒是从心底小瞧了梁山伯,梁山伯叫他把东西收拾下,他连面子都不愿做就走了。
    梁山伯收着收着,表情突然变了,伸手在背后的书架上摩挲着。
    “怎么了?”
    祝英台见他神色不对,连忙问。
    “我的东西被人翻过。”
    梁山伯伸出两根手指拿下一本厚厚的典籍。
    “我来时带的书不多,所以每一本书放进去的位置都记得,这些书的位置被弄乱了。”
    “可是杨勉翻的?”
    梁山伯摇头,半跪下身在书柜前的地上摩挲着。
    “打扫书房和卧房要给杂役赏钱,我舍不得给钱,便一直没让人整理,地上全是灰尘。”
    他仔细地看着地上的痕迹。
    梁山伯在这一点上和后世的宅男差不多,并没有将房间打扫的一尘不染的习惯,也没有马文才的洁癖。
    “杨勉个子矮小,脚印不大。我穿的是布鞋,鞋底平整。”梁山伯站起身,表情有些不安。
    “还有一个穿着皮底短靴的人进过书房。”
    “不好!”
    祝英台也察觉了不对。
    他们走之前曾让马家派来的人留在县衙里,以免他们生疑。
    现在他们回来了,马文才派来的人去了哪儿?
    ***
    “惊雷他们出发了吗?”
    马文才放下手中的信函,抬头问身边的细雨。
    “早上就走了。”
    细雨看了眼屋中的漏刻。
    “如果路上没有耽搁,明天傍晚能到鄞县。”
    “徐之敬那边呢?”
    “徐公子所需的东西,祝少主已经派人送去了别院,祝少主说,送药来的人就是试药之人。”
    他担心地问:“主人,这样好吗?祝家不是在和咱们家议亲么?若是传出去什么克妻之类的传闻……”
    “现在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马文才无奈道。
    “马文才和傅歧,在不在?”
    门外突然有人呼喊。
    “傅歧去小校场练武了,我出去看看。”
    马文才听到声音,起身出门。
    “好像是学官?”
    马文才出了门,外面站着的果然是学官。
    “马文才,傅歧不在吗?”
    那学官探头看向屋内,见里面似乎无人,皱着眉开口:“罢了,他不在,你转告他也是一样的……”
    “马文才,谢使君要立刻回京,贺馆主让馆中弟子明日在山门外相送。尤其是你们这几位已经定下的‘天子门生’……”
    他说,“谢使君给你们半个月时间处理私人的事情,半个月后,会有专船来会稽学馆,送你们入建康面君。”
    “这么快?谢使君为何匆匆回家?”
    马文才愕然。
    按照既定行程,谢举应该在接应了傅异后留在原地迷惑别人的视线,继续南下,考察其余五馆中另两所学馆,这么快回去,必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听馆主说,早上邸报送来,好像是因为国中铜钱不足,朝中上议要用铸铁钱替代铜钱。谢使君看到邸报震惊不已,要回京去制止此事。”
    学官对经济之学并不怎么明白,所以表情也很迷茫。
    “连谢使君都急着回京,应该是大事吧。”
    马文才听完学官的话,整个人惊得立在了当地。
    铁钱?
    铁钱?!
    第229章 两面三刀
    马文才和当时绝大部分士大夫一样, 对经济之学并不怎么精通,若是祝英台在这里,大概会说出“通货膨胀”、“劣币驱逐良币”等好多后果, 来向马文才说明铸造铁钱的危害。
    马文才会震惊,是因为他想到了祝家那么多回炉铁。
    那些铁器大部分被铸造成小的箭头、矛尖等物, 马文才之前以为褚家有什么阴谋,这些铁器可能会用来守城或攻城所用,因为那些铁的质量太差, 铸不成大件,连刀剑都不行。
    可铸钱就不一样了。
    一枚箭头,至少能铸成五枚以上的铁钱。
    如今国内铜少, 但是铁器因为镇龙铁的缘故也日渐稀缺,国中有大臣提出以铁钱增补铜币之缺, 多半是因为国中暂时缺铁, 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出现大量铸钱的情况。
    等到铜的数量恢复了以后, 再废除铁器,至少不会让民间无货币流通。
    但更大的可能, 其实这一连串发生的事情, 都是预先设好的局。
    马文才更担心的,是裴公帮他劫下的两船铁。
    朝廷要铸铁币之前,劫铁之事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可现在这两船铁就变成了两船钱,裴公会怎么看他?
    “祝家应该还不知道这件事。”
    马文才忧心忡忡。
    “去请祝少主……罢了,此事不便在馆中会面, 去和祝少主约个时间地点,我有事请他一晤。”
    “是!”
    派了下人去后,马文才便开始提笔研墨,给裴公写信。
    那两船铁如今实在是棘手,他又不像祝家,有工坊可以私铸铁器,那两艘船如今停在吴兴船坞里,名义上是官仓里的官船,可真要有心,并不难发现里面装的不是粮食。
    他必须要想出万全之策来保全自家的安全。
    尤其在家中很有可能有奸细的情况下。
    过了几日,祝家送了信来,约了马文才在起火后正在修葺的朝露楼中相见。
    那天,马文才特意请了傅歧留在屋中,又让疾风细雨留下以掩人耳目,独自一人偷偷去了朝露楼。
    因为朝露楼已毁,没有两三月的时间根本没法营业,马文才到时楼中空空荡荡,倒是个谈论要事的好去处。
    “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