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6
答道:“虽是有悖常伦,可此人办的有悖常伦的事情多得去了,如此一来,便不算什么了。”
“哦?”
“此人生平传奇一般,无人知道晨远先帝是如何允许这名来历不明的青年做当朝驸马的,但人们所知道的便是,晨远先帝临终将整个国家与少年太子都托付给了这个人,这个人,后来成了当朝监国国师。也是祁国第一位当政的驸马爷。”
“他后与元阳公主育有一子一女,当政时,天下太平。后封王君襄造反,他竟以十万军马胜三十万叛军。立功后与元阳公主退隐山林,再不问世事。”
店家说的慷慨激昂,见青年含笑抿了抿茶水,便问道:“公子这是为何人守丧?”
寂静片刻,青年十指交合搭在颌下,又望向远处,似是想起了很久远的事情。他思索片刻,说:“我有一位温姓朋友近日与世长辞,他此生未娶,又无儿无女。我便应他,代替他妻儿守丧三年。”
第60章 第十二朵桃花
你说,万物皆有情。为何你偏偏要薄情于我。
因为你深爱那人,还需要活着。
此处为姜月。
姜月此处已经连年干旱三载有余,民不聊生也已三载有余。
穷乡僻壤里最缺的是钱,是银子。最不缺的是孩子。每日牙婆穿着村里极少有的棉布衣服,乡下晃一圈,回来时后面便能跟着十数名孩子。
孩子们穿着粗布麻衣,被一根麻绳栓在一起,走两步被牙婆推一推,骂上几句。长得说得过去的就卖给大户人家当丫鬟侍从,长得有些差的,就卖去做苦力,或者给那八辈子娶不上媳妇的穷苦人家做童养媳。
孩子中不时有低低哭泣的声音传来,他们要离家,被亲生父母卖掉,再也回不来了。
可是这群孩子中有一个姑娘,滴溜溜的大眼睛不时的好奇的望着四周渐渐陌生的景致,眸中干净清凉,无一丝恐惧。牙婆见了那孩子,只叹一声生性薄情,叹息过后,又问了问那孩子的名字。
那孩子眨了眨眼,说:“我叫宁宁。”
她的话语中三分平和,七分狡黠,像是一只小狐狸,生来便这幅模样。
或许因为这孩子长得并不是很讨喜,第一天并没有人来买她。第二天第三天也没有,最后只剩下了她。
宁宁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她蹲在牙婆的门口玩泥巴,脚上拴着一根绳子,一点也没有因为没人买她而感到急躁。
牙婆却瞧见她就生气,蹬蹬蹬的走过来,一脚将她踢翻在地,沾了她一身的泥巴。
宁宁站起来,摸了一把脸,脸上泥土和着鼻血,真是又脏又疼。
宁宁毕竟只是个孩子,就算家里再穷苦,也没有受过这种待遇,所以待她反应过来,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一见宁宁哭闹,牙婆更加生气了,她俯身揪住宁宁的耳朵,骂着极难入耳的脏话。
宁宁无辜的眼睛里此时充满了憎恶。
她袖中藏着着一把匕首,那是她离开时父亲给她的。她的父亲告诉她,假如实在没有办法逃避,那就努力想办法活下去。
宁宁不再哭,眯起了眼睛,趁着牙婆骂的失去理智她悄悄的将手背后,将匕首从裹布中拿出来,趁其不备,一刀戳进牙婆的喉咙中。
她的父亲在姜月繁荣时是猎户,虽然她的年龄小,但是父亲却教给她一些简单的防身之术,告诉了她,老虎厄喉,一命绝呼。
第一次杀人的宁宁瘫坐在地上不知如何是好。待她理智恢复之后,她异常冷静回到了屋子里将脸上的血都洗了干净。又翻出几件她可以穿的干净衣服打成包裹,再悄然拿走牙婆的所有积蓄,做完这一切,这才离开了此地。
或许是因为她太过冷静,周遭的邻居见了这位衣衫干净的小姑娘,都以为是牙婆的在皇城的小孙女回来了,却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小姑娘刚刚亲手杀了牙婆。
因为宁宁心中不安,唯恐自己被人抓去,所以连夜赶路,片刻都没有停下。
夏夜里的风是热的,有一下没一下的的吹着,树林里寂静一片,只能听到宁宁走路的声音和枯叶被踩碎的声音。
前方树林越走越密,宁宁望了望四周,终是停下了脚步。她擦了擦鬓角的汗珠,准备在此歇息一晚。
眼宁宁叹息一声,靠在了树边坐下,捧着脸,抬起头望着藏在树枝后面的星空便开始想了起来,今后她究竟要去向何方呢?
要回家吗?她真的不太想,跑回去肯定会再被卖出来的,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妹妹,她不能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