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81

      想不明白, 绯歌也就抛到脑后不想了,又交待了那小厮几句便带着人回林家了。
    许颢不但是她的御弟哥哥,还是救命的郎中。所以照顾好他,至少在他们回京城前得将人妥善照顾好了才行。
    先回了自己的院子,刚进院子便听说林如海回府了。
    绯歌挑了下眉毛, 回房换了身衣服, 又重新拢了头发, 便拿着贾母让她捎给林如海的信出门了。
    绯歌今日去甄家,主要是为了拜访和将英莲的事情进行交待。
    至于为自己此行圆谎的操作,绯歌准备过两天再找时间去扬州城外祭拜甄士隐帮忙建起来的苏家坟茔。
    若不是如此打算,今日说不定还会住在甄家呢。
    黛玉和林如海此时都在内院的小书房,绯歌问过后,便直接过去了。
    进院子,通报,然后再从丫头掀天的帘子下走进书房,绯歌第一眼先看到的是黛玉,第二眼才看到坐在黛玉身边与黛玉说话的清瘦男子。
    很瘦,但并没有瘦到脱相。虽然上了年纪,但仍是一个清俊的中年大叔,加上通身的文人气息,和一种上位者的气势,整个人往那一坐,一看就知道是不愁找媳妇的那种人。
    呃...呵呵~
    “姑父安康。”对着林如海行了一个晚辈礼,绯歌一点没客气的攀亲戚。
    林如海温和的对绯歌笑了笑,便让绯歌坐了。
    “这是来时,老太太写给姑父的家信......”绯歌先将老太太让她捎过来信的递上,然后才挑了黛玉的下首坐了。
    绯歌一坐下,林家的丫头便上了茶。绯歌这么多年都有一个别人上茶她会用手指在桌案上点两下表示谢意的习惯。没桌子直接伸手接茶的那种,绯歌也会朝人点点头。
    哦,这习惯不适用于太熟的人。
    好多年了,也没怎么改,或者说也没想改。有人注意到了,也有没人至今也没发现。
    今儿有丫头上茶,绯歌仍是自然的做了出来。黛玉注意到了,不过这几日跟绯歌接触她也早就发现绯歌这个习惯了。到是林如海并没有发现什么。
    此时接过绯歌的信,林如海便当场拆开看了。
    其实在绯歌没回来之前,黛玉就将府里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和绯歌说过的话跟林如海学过一遍。
    此时借着看信的功夫,林如海一心二用的还认真观察了一回绯歌。
    眉目如画,倾城之姿。眸中清澈似水,神色自然轻松。口齿清晰,姿态写意,通身气质不似那等心中藏奸之辈。
    思绪回到信上,林如海总结了一回其实就三个意思。
    一是岳母突闻噩耗,心神俱痛,思女之情,溢于言表。二一个便是极隐晦的问他可有续弦之意。最后则说了她思女至极,想要接黛玉进京抚养。以及接黛玉进京抚养好外若干云云。信的最后还有一句话是关于绯歌的。林如海看完那句话后,不由扫了一眼坐在那里与黛玉小声说话的绯歌。
    那句话说得隐晦,但意思却不难懂。老太太担心绯歌一去不返,叫林如海不要纵着她的性子胡来。
    林如海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物,早前有贾敏不停美化贾母和荣国府,所以林如生活经验对贾母和荣国府都带着莫名的信任和亲近。
    而今天,黛玉复述了绯歌的话后,再看老太太的信,林如海那当了多年官的大脑终于在面对贾家人的事情上正常运转了。
    就像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一般。
    然而,就算知道荣国府和贾母都有诸多不妥之处,林如海此时也只能苦笑的感慨,除了荣国府他还真没什么人可以托付。
    江南的水越来越混了,朝/廷那边又分了派系,新上任的总督是皇贵妃的族人,太后那里又安排了人南下......九星旗的人也推着他向前走不说,甄家也在不停的插手盐务,数日前的那船官盐,究竟是哪方动的手,林如海仍是没有任何头绪。
    粗粗看去仿佛很简单,实际如何,林如海直接和了稀泥。
    愿谁谁吧,反正他只想不受牵连。
    紧急联系了江南的几个大盐商,从他们手中抠出这一船的损失后,林如海不但派了巡盐衙门下属的护队,还联系了江南的驻军一道送出了江南。
    在外面和了一回稀泥,林如海这才有撇开俗事回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