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分卷阅读66
江汎腼腆一笑,“本也就常来施粥,总是推着车太不方便,不如盘个小店,也不用那么麻烦。”
他说着,又指向不远处一个草屋,“那间铺子我也打算盘下来,开个药铺,文贝街上人住的多,一个病了便会感染一群,早些治疗会好很多。”
“还有那边,到时候可以开一家布店,放些麻布、棉布。”
温初白顺着江汎的手指四处打量,心中明白,江汎虽说是要开铺子,实际上却都打算送,怀川能有这样一位心怀天下的太子,可以说是是皇室祖上积来的福分。
“太子殿下,您来了啊。”忙着打粥的两位小二终于看到了江汎,热情地打着招呼。
“嗯,来看看。”江汎点点头,将自己的袖子撸了起来,进了粥铺的后厨,不一会儿拿着个木瓢出来,竟也要给人发粥。
本来排了两队的乞儿们躁动片刻,不少人涌了过来,不过须臾,江汎面前的队伍竟成了最长的。
温初白在一旁立着,听他们交头接耳,不少人都在窃喜能赶到江汎的队伍里,江汎给粥最为大方。
粥铺的粥都是现煮出来的,大锅露天放着,底下点着小火,需要时不时的搅动,不然底下便会粘锅,江汎便给人发几碗粥,搅一下锅底,又发几碗粥,再搅一下锅底,如此反复了没多久,额头便挂满了汗珠。
他抹了一把汗,又发了几碗,才想起来自己今儿不是一人来的,温初白被他晾在旁边了好一会儿。
“不好意思,这儿实在有些忙,怠慢公子了。”
温初白张了张嘴,实则还在沉浸在堂堂怀川太子亲自熬粥、发粥的震撼之中,“没事,没事……哦,对了,我那些面霜,现在没有现货,大概一周时间,你来我店里,我送你几套。”
江汎接过乞儿递过来的碗,舀好了一碗滚烫的粥,答道,“真不用送,我要十套,你要是都送我岂不是亏大了?你的粥,小心烫——我这儿实在是有些忙,要不你先在这街里转转,等我发完这队人就去寻你。”
他说这话时着实有些羞赧,毕竟是他主动要温初白过来的,结果却不能陪人。
温初白摆摆手,“江公子善心叫人钦佩,我随便转转,你不用管我。”
这文贝街温初白确确实实是第一次逛,从巷头到巷中,越走越觉得穷困潦倒,相对的,从巷中往巷头,情况便会好很多。
温初白顺着来时的路继续往前走,隐隐瞧见巷子头上有一个矮楼,虽然瞧着也不华贵,但却也不像是文贝街的产物,顿时起了好奇心,快步走了过去。
原来是间庙。
她又定睛一看,那庙挂着匾额,上书三字“苍水庙”,简陋的殿内立着个雕塑,竟和江汎有几分相似。
何瑞当初说过的话浮现眼前,这苍水庙,是乞儿街的人为了感谢江汎给他修建的。
但这里头实在寒酸,别说是别的庙,就是随意一间铺子都比这儿环境要好。江汎雕像下放着一个功德箱,三个蒲团,再远些有一个长鼎,里头点着稀稀拉拉的香,便是全部了。
庙里没几个人,大多也是在四处打量,唯有一个衣服上满是补丁的年迈僧人在其中一个蒲团上跪坐着,两眼阖着,惟妙惟肖地演绎着老僧入定。
温初白瞧了眼那功德箱,从怀里掏出才从那两个妇人那赚来的两万票券,有些犹豫。
倒不是不舍得,只是她不知道这钱塞进去了,会作何用处。
那僧人虽闭着眼,却好似看见了温初白的犹疑,沉沉地道:“施主大可放心,功德箱中的钱最后均会化成这乞儿街的粒粒粮食。”
“那样甚好。”温初白点点头,也不顾附近人震惊的目光,将手中两张万元票券塞进了功德箱中。
她塞了钱,正准备走,那老僧却又开了口,“三瓣莲。”
温初白吓了一跳,这才细细打量起了这老僧的长相,许是常年吃斋念佛,这僧人瞧着便十分和蔼,单看长相,许是已经七八十岁,面庞上沟壑纵横,瞧不出年轻时的样子,一双眼睛微微眯着,嘴角微微仰着,像是含着笑,叫人心生亲切。
她蹲下身子,与那老僧平视,“大师知道我?”
老僧笑意更甚,“你曾救我性命。”
温初白回忆半晌,到底也没想起来自己什么时候救过这样一位老人,“你是谁?”
老僧不回答她,只是笑问,“是谁带你来这条街的?”
温初白皱着眉,“太子江汎。”
“是了。”老僧点点头,“晚些你若是见着他,帮我说一句,叫他来这庙里见我。”
他说这话时,一双眼睛晶亮,完全不像这年龄的老人一般浑浊。又忽然拍了拍自己光溜溜的脑袋,“哦,对了。忘记了正事,我是来报恩的。”
“报什么恩?”
老僧一手撑地,以丝毫不符其本身年龄的灵活站了起来,“我本想告诉你,钱财乃身外之物,但方才瞧见你捐钱时那样大度,倒觉得是多此一举,干脆给你个忠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