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65

      事儿,家世所累,一个姑娘家小小年纪出来讨生活,凭自己本事吃饭有什么见不得人?你可别忘了,松吟的脸如今几乎看不出破绽,还是她的功劳。陈府家小姐倒是知书达理,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结果呢?不还是成亲时候跟人私奔了!”
    陈府的事儿一提起,便让谭老爷一口陈年老痰怄在胸口,要多堵就有多堵。
    “好端端的你提什么陈府!”谭老爷一怒,将书扔到地上,书页翻折,哗哗作响。
    “不是我要提陈府,”刘姨娘起身蹲下,将书捡起来,又走到床边坐下,将书重新塞回谭老爷手中,“是我要提醒老爷,一个人的家世未必能代表得了人品,过尽千帆才知道,娶妻娶贤,其他都是在外的东西,真假难辨,唯有人品才能伴随一生。”
    刘姨娘的一番话让谭老爷突然开窍,娶妻娶贤这四个字如雷贯耳,面前的女子可不就担当得起一个贤字!
    虽然小户出身,可从来豁然大度,发妻早年病得神志不清,连自己儿子都不认识,多亏了她一直悉心照料,府中家事打理井井有条,连松吟都对她这个妾室礼敬有佳。
    想到此,谭老爷终于豁然开朗,不由自主扯住刘姨娘的手,攥在掌心,“你说的有理,是我糊涂了,是我糊涂了……松吟难得高兴,便由他去吧,那个许丫头,从此便由你提点着些吧,你辛苦了!”
    听他这样说,又见他脸上释然的表情,刘姨娘方知他终于想通了,抿嘴一笑,“不辛苦,只要能为老爷分忧就好。”
    “对了,听你前几日日提起,你的侄女要从清州过来,算起来也快到了吧?”
    “是,”刘姨娘心算了日子,“算起来也就这一两天就到了。”
    刘姨娘的侄女名叫冯素涵,三年前家中双亲相继离世,她只能寄养在亲戚家中,这两年到了适婚年龄,冯素涵心比天高,不愿在家乡那种小地方随便嫁了,便一封书信到了姑母这里,希望姑母能在凉州城为她择一良婿。
    刘姨娘自然也愿意,便回了书信,派人接她到凉州城里来。
    盘算着正好办完了谭松吟的婚事便为她择婿。
    好事成双,刘姨娘乐的忙。
    说曹操曹操便到,次日一早,谭松吟正打算带着许竹卿上街选些首饰,以做成婚之用,刚到前院中,便见刘姨娘一脸喜色快步走来。
    “松吟,竹卿,你们两个要出门?”刘姨娘面上挂着笑意问道。
    “姨娘,我要给竹卿买些首饰。”谭松吟说着,目光扫过许竹卿,二人相视一笑,默契十足。
    “先别急,”刘姨娘看着二人眉来眼去,心中了然,“方才小厮来报,我侄女从清州来,已经到了府门口,好歹让她先给你们二人见个礼。”
    “你的侄女,可是你曾提起的冯姑娘?”关于冯素涵,谭松吟只闻其名,未曾见面。
    “对,就是她。”刘姨娘道。
    “若是这么论起来,我还要叫她一声表妹的。”谭松吟说道。
    谭松吟话音刚落,刘姨娘一怔,随之面上欣慰,心里更暖,自己不过是个妾室,自己的侄女哪里能跟府中长子攀亲,方才谭松吟这样说起,便是人前给了自己十足的面子。
    刘姨娘感激的话语虽然没有说出,心里已是春暖花开。
    许竹卿当然明白其中关系,不禁浅笑,自己的心上人无时无刻不在为他人着想,刘姨娘对他也是视如己出,这样才称得上是家人,这才是个家。
    而自己呢,亲爹不疼,后母更是不爱。
    突然惊悟,自己和谭松吟的命运如此雷同又差之千里。
    说话间,小厮引着风尘仆仆的冯素涵从回廊处拐进前院。
    刘姨娘多年未见自己的侄女,远远见着,已是激动万分,忙迎上去,姑侄相见,未语泪先流。
    “多年未见,你都长成大姑娘了。”刘姨娘喜极而泣,见着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冯素涵心里高兴。
    “我日夜兼程,不敢耽误片刻,就是想早日见到姑母,如今真的来的,仿佛还在梦里。”冯素涵哭得梨花带雨,较好面容更添几分柔弱,惹人疼惜。
    “光顾着说话,快来见过你表哥,还有你未来表嫂。”刘姨娘是个懂礼数的人,自然不会为了和侄女叙旧而忽略了谭松吟。
    未来表嫂这几个字又让许竹卿的脸红了一圈。
    刘姨娘拉着冯素涵上前,冯素涵刚要见礼,见着谭松吟的瞬间便愣住,她早就听闻谭府主母有一儿子,已经毁容,可面前这人,脸上看不出任何毁容的痕迹,干净白皙的脸色,俊秀无双,一双澄澈的眼睛像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