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47

      王妃情况特殊,这些一切从简,没有人敢叫她学规矩,也没有人敢质疑她在摄政王心中的分量。
    前来伺候秦嫀的宫人和女官都是惶恐着的,生怕哪里做得不满意,被这位摄政王妃发作。
    好在王妃看起来性格随和,一路下来并未怪罪。
    第二次拜堂,秦嫀心中已没有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的紧张,甚至也没有特别兴奋,毕竟已是恩爱三年的老夫老妻。
    目前只期待郎君掀开喜帕的那一刻,定然十分幸福。
    皇室子成婚,流程比普通人繁琐数倍,自秦府出来,先往宫里拜天地,拜祖宗。
    赵允承今日一身鲜红,俊美妖冶,意气风发,谁人都瞧得出他的高兴。
    在祭天时,终于牵到秦三娘的手,郎君凑近新娘子的耳畔,问:“累不累?”
    大热天穿着喜服如此繁琐,头面还这么重,秦嫀当然累,手心都是潮意,但她还顶得住,小声回道:“不累,很开心。”
    赵允承心里一甜,重重捏了下妻子的手掌:“嗯,那你再坚持坚持,我叫他们快些。”
    那些人真是的,念那又长又臭的东西干甚,仿佛念了就能升天。
    摄政王藐视规矩,叫人加快速度,能简略的都略过,但即使如此,也依然拖到午后。
    完成一系列礼仪,再回摄政王府。
    这一天的东京城御街,街道两旁人满为患,都在观礼。
    后来王府撒铜钱,让现场气氛越发高涨。
    秦嫀坐在花轿中,听着那一声高过一声的声浪,心怦怦地跳,已然忘记了疲累和热意。
    王妃娘娘的花轿后面跟着十里红妆,教观礼的人为之震撼。
    虽知晓这是王府给她出的财物,但也足够令人羡慕。
    上一次拜堂成亲,到了门前是由全福夫人搀扶进去的,而这一次没有跨火盆过马鞍的规矩。
    新郎官赵允承,直接背上新娘子,高兴地入了王府。
    后面便是小世子,由奶娘抱着随行,高远在旁边喜滋滋地护着,一会儿看看前面的新人,一会儿瞧瞧玉雪可爱的小世子,心中澎湃不已。
    万万没想到,他老人家的巅峰时期,竟在五十六岁这一年来临!
    这才是他想要的王府气氛。
    作者有话要说:  狗子真高兴!
    大婚后就快完结啦,到时候写写番外,想写一下反穿现代,带黑黑白白去补个童年。
    读者:你是说藤条焖猪肉吗?
    ☆、第 111 章
    如今的王府后院,焕然一新,找不到曾经的痕迹,赵允承背着自己的王妃走进这里,也不免觉得陌生。
    “高远,前面带路。”摄政王声音洪亮道。
    高远连忙上前来,道:“王爷随小的来。”
    背上的小娘子稍一琢磨,便知晓,定是郎君不常回家,也不踏入后院,才这般陌生,嘶……他果真不入后院?
    看来这郎君不曾说谎。
    一路微颠来到了正院,入内后便感到清凉,竟是提前备好了冰,有心了……
    赵允承将王妃放下,自个替王妃理了理衣裳,叫她好生坐着,温声道:“你且在这里等我,待我出去瞧瞧,届时……”
    “好好招待宾客。”他的未尽之言,尤其好猜,秦嫀立马打断郎君的幻想,不叫他胡来。
    好些宾客特意赶来,讨一杯喜酒喝,怠慢了可不好。
    赵允承确实是那样想的,但小娘子看起来很是抗拒,他便将任性的话咽了下去,改口:“也罢,本王好好招待他们。”
    这‘招待’二字,若非今天是摄政王的喜日子,还真叫人毛骨悚然。
    郎君一阵风似的出去了,跟着秦嫀二度出嫁的两名丫鬟,这才过来伺候。
    王府外院,宾客如云,人头攒动,放眼望去,集结了大半个东京城的人物,赵允承知晓,今日只怕不能善了,还好他酒量不错。
    席上,也有人摩拳擦掌,嘿笑道:“今日大好机会,一会儿摄政王来了,你我几个灌他几杯!这样下来,他不醉才怪。”
    一旁的大理寺少卿宋玉珩,不忍地提醒同僚道:“摄政王酒量非凡,曾一人独饮了一大坛。”
    “哦?你还曾与摄政王一同喝酒?”
    “有幸见识。”宋玉珩心想那次差点没了。
    想要灌醉赵允承的人,何止这些往日被压抑的官员。
    “摄政王!今日我要与你不醉不归!”潇国二皇子在武力上逊于赵允承,上次被打那一拳他还记恨着,这次想在喝酒上找回面子。
    不是他自负,南地的酒水简直柔绵无力,只适合娘们喝。
    因此,大乾的人怎么喝得过他?
    赵允承冷笑:“听说二皇子嫌弃酒水太淡,高远,去拿本王珍藏的汾酒来。”
    听名字就不是什么烈酒,潇国二皇子起初不在意,但酒水上来之后,他立刻嗅到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