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6
的。”
薛宝钗又转而说起另一件事。
惜春诧异道:“你说贾宝玉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自己制了胭脂卖?他们现在已经困苦到这种地步了吗?”这才多久?!贾宝玉都这样了,那其他人呢?前几个月不是还好好的吗?
薛宝钗摇头,“姨妈一家现在日子是有些不好过,但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贾宝玉他这样,是因为他身旁那个叫晴雯的丫鬟。”
当初王氏为了救贾元春将家里卖的都差不多了,后来贾母等人卖了荣国府又交了一大笔赎罪银,等他们搬到外面的宅子居住时,无论是贾母还是王氏等人都没有了多余的钱财。
幸好每月还有贾赦给贾母送奉养银子来,再加上仅存的庄子供养,贾母等人平日里倒是还过的下去,只是和过去在荣国府的日子再不能比。
王氏病在床上对这些不关心,李纨带着贾兰闭门生活万事不理,贾宝玉只要有女孩子陪他玩就不在乎这些,贾母当年也是苦过的,现在也还能忍。
但贾政忍不了,他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这种生活在他眼中和路边那些乞丐也没什么差别,而且之前还被剥夺了官身,现在更是连自己的子孙都没有出头之日了!
贾政越想越觉得老天不公,整日里无事,就开始喝酒听戏耍疯。
家里银子本就不多,哪里经得住贾政这般花用,贾母原本还想着贾政心里不好受让他发泄发泄,后来见贾政一点振作的迹象也没有就忍不住了。
贾母让人把贾政看管起来,不让他出门,也不许他喝酒,让他好好清醒冷静。
贾政被关在家里无事做,最后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隔几日就跑去王氏那里把她骂一顿,气的王氏病情起起伏伏,最后还是贾宝玉跪下去苦苦相求,贾母又训斥了他一顿才没再去骂王氏。
但贾政也没消停下来,他新纳了个姨娘。
对方姓白,名玉钏,是王氏身旁的服侍丫鬟。
惜春听到这都愣了,都这会儿了贾政还纳姨娘?而且这玉钏怎么听着有些耳熟?
薛宝钗看出了惜春的疑惑,“郡主可是觉得这名字耳熟?”
见惜春点头,薛宝钗就道:“之前姨妈身旁还有个叫金钏的丫鬟,投井自尽的那个,就是她的同胞姐姐。”
惜春倒吸一口凉气,“那她还做了姨娘?”她怎么肯?难道她心里就对王氏和贾宝玉没有怨恨?
薛宝钗沉默了一会儿道:“听闻玉钏做了姨娘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父母赎身,又给了银钱让他们回老家,走的时候还带上了金钏的尸骨。”
惜春这下可以确定玉钏心中肯定是恨着王氏等人的,这次做了贾政的姨娘,说不定就是为了报复。
薛宝钗接下来的话证实了她的猜想,“自从玉钏当了姨娘,姨妈家成日里鸡飞狗跳的,就没消停过,闹出了不少事。”
惜春忍不住问道:“老太太就肯同意玉钏当姨娘?”
薛宝钗苦笑,“姨夫铁了心,老太太不同意又有什么用呢?”
139、第一百三十九章
贾政纳了玉钏可以说是引起轩然大波,贾宝玉无法接受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庶母,贾母也不同意,“你要想纳妾还不容易?外面又不是没有好的良家女,在发妻病重时纳了发妻身旁的丫鬟,传出去你的名声可就毁了!”
贾政却执意如此,“母亲这话错了,儿哪里还有名声可言!儿的名声早就被王氏和她所生的那个好女儿祸害没了!”
贾母听了气了个仰倒!可贾政铁了心最后也拿他没办法,想从玉钏下手吧才透露出个让她滚的意思玉钏就哭着闹着找到贾政,说自己生是老爷的人,死是老爷的鬼。
贾母知道贾政将玉钏放在自己房中不让她出门时只恨自己心慈手软,好声好气的劝什么,应该第一时间将玉钏捆了发卖了才对!
贾政显然是破罐子破摔,不但纳了玉钏,还给她大办了酒席!
贾母知道后更气,这可又是一大笔银子!够家里花用几月了!之后贾政带着玉钏也行礼问安贾母也不理会。
玉钏当了姨娘没几天就开始给贾政出主意了,说老爷啊,你对奴婢这么好,奴婢心中感激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现在看您连吃酒都这般困难,奴婢看了心中难受,就自己琢磨着想了个主意帮您,您先听听?
贾政就让玉钏讲。
玉钏就说现在咱们家都这样了,还哪里需要养这么多的下人,每个月干不了多少事不说还干领月钱,要不然咱们放一批出去?对外就说咱们不忍他们为奴为婢的伺候他人,特意准许他们拿身契上的卖身银来赎,传出去别人听了也只会说咱们家心善的,既得了名声又得了银子,一举两得啊!
贾政听了后顿时心动了,也不说自己早就没名声的话了,握着玉钏的手说你才是我的贤内助啊!若你早生些年,我又怎会娶王氏。
玉钏羞涩道现在也不晚啊,只要能和老爷在一起就行了,而且这辈子迟了,下辈子定不会了。
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