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04

      里便落下一桩事。虽是另起炉灶做了点儿小买卖养家糊口,但终日忧心忡忡,到底没活过这几年。
    这刘三娘未嫁人时常往铺子里头给她爹送饭,一来二去的,自然识得阿忠,偶尔也见过几次吴大少爷。听说吴家押送进京的路上遇到匪寇,无一活口,她还可惜来着。心道吴大少爷那么个贵公子就这么死在荒郊野岭,实在叫人不落忍。
    她拧了把身边的汉子:“没看错吧,真是吴大少爷!”
    不过六年时间,吴墨石虽比从前成熟许多,但总归样貌上并无太大变化。况吴家百年世家,在这江州城,谁不认识吴大少爷。
    这一惊一乍之下,两旁商贩闻声也都探出头来看,更是连生意都不做了,跟着吴大少爷后头走,想瞧瞧这人是要做什么去。
    各大家族出来采买的小厮一出门,只见街上商铺竟然没开,还有些诧异,再见身旁人都疯了似的往前冲,一边还嚷嚷着:“吴大少爷回来啦!”
    小厮当下一惊,也忙跟着人群往前跑,在江州城守衙门门前停下,定睛一瞧,还真是吴墨石。小厮登时吓的三魂七魄差点儿升了天,连滚带爬往家跑,赶去通知家主。
    咚咚咚几声鼓响,府衙大门随之开放。吴墨石信步踏入大堂,堂上只一个中年官员坐在一旁。衙役们还一脸懵,互相指责是谁开的门,这人击鼓鸣冤,要先禀报方大人才是。
    堂上一阵混乱,竟无人理会吴墨石。
    城守姓方,听闻衙门外有人击鼓,不耐烦的伸了个懒腰:“这才过完年,就来催命来了。”
    丫鬟服侍方大人穿戴好,正在这时,一个衙役跌跌撞撞的跑过来,在门口禀道:“大人,击鼓鸣冤的是吴家吴墨石,郑大人叫人开了府衙大门,此时吴墨石已在堂上,围观百姓都聚在府衙外,就等大人开堂了!”
    方大人一惊,险些栽倒。
    “你再说一遍,谁?谁击的鼓?”
    衙役急道:“吴墨石,吴大少爷!”
    “他不是死了吗?!”
    “哎呀说的就是,可小的看了好几眼,没错!人群里头我还瞧见吴忠了呐!”
    方大人一把推开丫鬟,自个匆匆系好腰带,一手拿过官帽,边走边往头上戴。奈何手抖得厉害,官帽戴的歪歪扭扭,还是衙役看不下去,在临近大堂时,给他正了正。
    方大人入堂,当先看向堂下站着的吴墨石,差点儿屁股坐空摔倒在地。
    郑姓官员清了清嗓子,方大人才勉强找回点神识来。惊堂木一拍,他吼道:“堂下何人,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吴墨石拱拱手道:“某原系江州吴氏长子吴墨石。”
    郑大人附和道:“方大人贵人多忘事,这吴少爷乃是兴和十八年进士,虽因涉某事而被抄家,但皇帝仁慈,可没有剥夺其进士身份,是以,吴少爷上堂不用跪。”
    方大人气结,啪啪拍响惊堂木。
    “都革职抄家了,便是罪官!”
    郑大人又说了:“吴少爷今日前来便是要翻当年之案,大人且听他说一说。”
    方大人道:“兴和年间的案子早已了解,如今是承德年间,吴少爷可懂?”
    方大人心里也是不解,去年不知打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个九皇子,堂而皇之的去京城敲了登闻鼓,状告荣家。今年又冒出个吴墨石,击鼓鸣冤要翻当年之案。
    一个个难道是脑子被驴踢了不成。眼下荣家当道,你们却来告发荣家,这是何道理!荣家是有多傻,会命人受理此案。他不耐烦的想要将人轰出去,若叫上头知道他接了这么个案子,乌纱不保啊!
    吴墨石笑道:“不管是承德还是兴和,不都是南楚么?我亦是南楚人,那么击鼓鸣冤,有何不妥。”
    方大人怒道:“兴和二十年,吴家上下早已在押解进京途中被匪寇杀死,你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吴墨石道:“某来此,正是对兴和二十年一事上告,某要告江州崔氏,李氏买凶杀人!”
    看热闹的百姓纷纷倒吸了口凉气。
    当年匪寇之事是吴墨石安排的不假,但李崔两家动手也是真,吴墨石不过顺水推舟罢了。
    方大人又急又怒:“胡言乱语,来呀,把这冒充吴少爷的人给本官拖下去!”
    郑大人一摆手,从袖袋里取出一封密信递了过去。
    方大人眉头一皱,打开信一看,当即大惊。他将郑大人请到后堂,低吼道:“这怎么可能。”
    他颤着手指着信中内容:“皇上怎么会同意重审当年之案!”
    郑大人道:“民间对六年前一案一直心存疑惑,尤其是去年九皇子出现之后。你也知道民间对皇上登基之事颇有微词,只是碍于权势,不敢多言罢了。但九皇子自领江北后,人心归附,更有不少人才前往江北。皇上唯恐江北坐大,今时叫你接下这桩旧案,便是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当年之案楚和帝所判无误。以此来证明荣家清白。”
    方大人被他这么一说,恍然大悟,他朝京城方向拱了拱:“原来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