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
逐渐推进工业化,收取大笔商业税, 降低农业税,那么提早推行高薪养廉就颇有必要, 起码要给这些王府老人,今后走向管理层乃至于谋个领域一把手的预备官员们一点概念,于是他给出的红包“厚度”全以半个年薪起。
现在他坐镇外书房, 也是来和幕僚们一起为明年做计划——资料太多,有些资料必须他过目,全都搬到内书房,委实是个辛苦活儿,所以他就亲自过来了。
水溶来了,王松鹤自然也带着“土加湿器”陪伴而来——好吧,给王爷端茶倒水这种事儿也不是谁都能捞得着的,丫头们又不得轻易踏足内外书房。
大管事王栋先把刚刚出炉的王府总收益给水溶念了一遍。
水溶边听边对照着大管家之前奉上来的文字版,再看着小图标一项一项地给他核算出来的项目,三者全部相符,他便点了点头,“辛苦了。”
之后他把“明年开春封地的耕地三分之一都种大豆”的命令正式吩咐下去,王栋以及负责种田的两位管事齐齐躬身应了。
小图标此时抓紧机会道:“幸亏赶了好些零碎小任务,都换成种子,不然都不够种的呢。”
没错,大概是知道哪怕是农闲,但以现在的生活水准不可能让员工在寒冷的冬天从事重度体力劳动,于是刷出来的任务都是类似“清理水渠”,“修整水井”,“修复员工宿舍”还有“加固围墙”这一类修修补补难度不大又很实际的任务。
不过这类任务想也知道报酬不会多,连续完成十多个任务,直接把隋远累得趴窝,不得不回王府休养,水溶一共拿到五十块钱,全用来兑换了后世的良种。
兑换出来的种子和吴家送来的种子要分别种植,必须物理隔离,也就是种植的区块隔得够远……这些要细节都要完美执行,势必要派个庄子里负责种田的心腹大管事回去监管。
水溶面对一众心腹,直接让今年看着玉米地的那位大管事——也就是刚刚站在王栋身后的两位管事之中的一位,进书房说话。
众人一听……倒不觉得多羡慕,毕竟他们全都是“王爷近臣”,但是心里总是要嘀咕一下:老徐一直嘴笨,就知道闷头种地……终于也有入了王爷眼的一天啊。
自从水溶在自己的内书房外的几间屋子加暖阁陆陆续续隔出好几件小屋子,而且其中距离他内书房最近的一间安置了王松鹤,占地面积更大的外书房所在的院子,也一样照此办理。
水溶要嘱咐徐管事的话,并不需要保密,因此不必走进书房最里面带着厚实房门的那一间——他就坐在书案后跟徐管事面对面地说话,外间和隔间里的幕僚们应该听得一清二楚。
小图标在升级前,就不只会话唠撒娇卖萌;升级后有了更多辅助模块的小图标在水溶付费扫描过自己的领地后,无非再加钱就能把所需的示意图借由水溶握着笔的手绘制出来。
而徐管事接过王爷亲笔绘制的地图,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个时代的地图……在水溶眼里,那就是抽象得不能再抽象的示意图,但即便如此,地图跟兵书一样,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得到的东西。
至于他给徐管事的示意图,则是以后世标准且精细的地图为基础的示意图。他已经把哪块地需要种什么完全分配好了。
眼见徐管事还没回神儿,水溶用王松鹤亲手磨出来的墨,写了封手书,并在众目睽睽之下用了印——哪怕徐管事他家三代都伺候北静王,出关不带个任命书,要规划王府田庄布局……大约放屁都不香。
话说东北的王府也有一支水平很拿得出手的施工队,只不过要他们用水泥和空心砖修建营房和宿舍,尤其是附带暖炕,地龙,澡堂子还有平整的校场的营房,依旧需要从王府这边调动几个经验丰富的管事过去。
现在的气候应该和小冰河时代的明代有部分重合,因此随着冬天越来越冷,粮食减产已有征兆,随着情况愈演愈烈,一旦农民们吃不上饭……所以他必须未雨绸缪。
到时候中原可能乱作一团,他偏居关外,固守乐土,宣传工作稍微跟上一点,百姓越过千山万水……主要是穿过山海关过去逃难……哦不,投奔……
好吧,这些都是五年后的事情,但现在他起码先得给王府现有府卫还有佃农们合乎他标准的住处建造出来。
依旧把一堆命令下达完,再听过一堆报告,小图标帮他一一列好备忘,并根据轻重缓急做好标记——小图标还会贴心地到时提醒,就到了用晚饭的点儿,水溶今晚按惯例是要陪继母与弟弟妹妹一起用饭的。
换了便服洗过手脸,揣着手炉,水溶慢悠悠地踏进了太妃的屋子,就见两个妹妹一左一右地挤住笑靥如花的太妃。
两个弟弟则坐在一起,头挨头,脸上带笑,不知在嘀咕什么。
不过见他进来,弟弟妹妹全都起身,水溶也笑眯眯地先向太妃行礼,随后与弟妹见礼后他才问小妹,“隋先生如何了?”
京郊的庄子建得非常舒适宜居,疗养也不在话下,但想要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当然还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