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25

      都没有人罚你写字了,你该高兴些呀。”
    薛清欢蔫儿蔫儿的说:“我挺高兴的呀。”
    林清雅戳了戳薛清欢的脸颊:“你管这表情叫高兴啊?”
    两人正说着话,甄明桂从回廊那头风风火火的跑来了, 袖子里鼓鼓囊囊,像是藏了什么东西,只见她鬼鬼祟祟的把薛清欢和林清雅都圈过去之后, 才把袖子里的一个纸包拿出来,林清雅接过问道:
    “什么呀?”
    “糖炒栗子,还热乎着呢。”甄明桂说。
    林清雅把纸包打开,从里面抓出一把递给薛清欢,说道:“你怎么会有这个?你偷跑出去啦?”
    甄明桂摆摆手:“怎么可能。是前头国子监的师兄给我的。”
    这下不仅林清雅愣住了, 连薛清欢都愣住了,刚剥好一颗栗子想送嘴里,闻言又放下,问道:
    “前头国子监的师兄给你的?为什么给你?”
    林清雅也觉得有些微妙,小声猜测:“你们私相授受吗?难道你……”
    话未说完就被甄明桂打断:“说什么呢!私相授受个鬼啊。不过是那师兄有求于我,可不是你们脑子里想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啊。”
    薛清欢和林清雅对望一眼,林清雅发出质疑:“国子监的师兄,有求于‘你’?”
    她着重了个‘你’字,毕竟甄明桂在尚贤院成绩属于中下末尾,她学业差的程度和薛清欢还不一样,薛清欢只是‘书’和‘御’上有所欠缺,但其他功课还是名列前茅的。而甄明桂的学业差就是真的差了,每门功课都差的非常平均。
    国子监中的师兄个个都是经天纬地的才子,将来朝中重臣的预备役,怎么想也不可能有求于甄明桂吧。
    甄明桂瞧着她们的神情就知道她们不信,眼眸忽的一动,来到薛清欢身边,一把搂住她的肩膀,说道:“你知道他们求我什么吗?”
    薛清欢见她的态度忽然腻歪,嫌弃的将搂住她肩膀的手给拍开:“我怎么知道。”
    “快说,别卖关子。”林清雅催促。
    “咳咳。”甄明桂特意清了清嗓子,神秘兮兮的对两人招了招手,她将三人聚在一起后,公布正确答案:“有两个国子监的师兄知道我姨父是鹤壁书局的管事,便想让我跟他要几本《顺意帖》。”
    “《顺意帖》?那不是长明先生所写的嘛。他们为何跟你要?”林清雅有些不懂。
    甄明桂指了指薛清欢:“这,你就得问问她了。两个月前书局印了两万册《顺意帖》,大京府却没有流通一册,反而分到了各府州县的书局之中,我姨父说,到现在为止,地方上已经有不下上百家书局特意为了购买《顺意帖》而来询问了,谁能想到,大京府中一册未销的《顺意帖》居然在地方上火了,在各府州县的士林学子中掀起热潮,不夸张的说,如今长明先生的字谜可以说是遍布天下。”
    林清雅听得云里雾里:
    “什么意思?什么长明先生的字在各府州县掀起热潮?国子监的师兄是在大京买不着《顺意帖》,所以让你跟你姨父买吗?这跟清欢又有什么关系呢?”
    甄明桂抿唇一笑,往同样感觉很意外的薛清欢望去:“我能说吗?”
    林清雅见她们之间像是有什么秘密,不等薛清欢回复甄明桂就拉着她说道:“哎呀,有什么不能说的,我又不是爱嚼舌根的人,你们还对我保密啊。”
    甄明桂见薛清欢没有摇头,便拉着林清雅到一旁,将她与薛清欢那日在招印会上做的事情说与林清雅听了,林清雅听了大为惊奇,直呼这么大的事情她没有参与太可惜了。
    “那现在的情况也就是说,清欢在招印会上承印的两万册《顺意帖》被她销到了各府州县,然后现在各府州县都在要进《顺意帖》的货,是这意思吗?”林清雅说。
    “正是这个道理!”甄明桂点头,剥了个栗子送进口中:“哎呀呀,这么一对比,之前恒远书斋承印的两万一千册《兰陵赋》沦为烧饼纸,简直像个笑话一样,也不知董启珍和平王知道后会是什么表情。”
    往坐在那里平静剥栗子的薛清欢看去一眼,甄明桂问:“你是不是早料到会是这结果了?”
    薛清欢想了想:“我只是想着把那两万册帖子分散出去会好一些,哪能料到各府州县的学子们会对长明先生的字这般推崇,意料之外。”
    “这真挺意外的。我姨父说别看京城现在还没什么动静,要不了多久,南边儿的风尚就能传过来,其实我觉得有些地方肯定已经传过来了,要不然国子监的师兄怎么会托我买书呢。”甄明桂说。
    “对对对,有道理。”林清雅连连点头,忽然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对薛清欢问:“咦,那清欢你当初为什么要为长明先生参加招印会,你参加了之后,长明先生就来尚贤院教写字了,你们不会……”
    林清雅没好意思把后面的话说完,但薛清欢和甄明桂都知道她想说什么。
    甄明桂闻言抿嘴偷笑,薛清欢则蓦地想起那日大王的表白,涨红了脸,原本已经到喉咙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