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71

      琳琅阁虽说收入不少,但所缴税款亦良多。加之新店筹备,爱国义学建立,处处花费甚靡。一一刨去后,襄格格所余,不过百甚至千之一二。”
    “饶是如此,琳琅阁该缴的税款也没拖欠过一分一厘。倒是各位大臣们高官厚禄,却拖欠户部欠款良多。胤禛觉着,列位有那个盯着别人家钱袋子的时间,不清点清点自家库房。好好歹歹的,把欠款还了,别叫万岁爷的仁慈,成为你们赖账的理由!”
    害人不成反被揪住了小辫子什么的……
    那几位成功收获了所有同僚的眼刀子。
    紧接着就是花式卖惨。
    总结起来一句话:有钱的不想还,没钱的还不起。横竖法不责众,不妨大家一起哭一哭、诉诉苦,没准儿这把就又拖过去了。
    左右皇上以宽仁治国,对一起拼杀过的老臣们颇有几分容忍。
    得说这算盘打得很是精到,无奈遇到叛徒。
    太子爷满满自责地跪下来:“儿臣之罪,诸事缠身间,竟忘了自己也还欠着国库的债。四弟说得对,皇阿玛允许众臣向国库借债实属宽仁。但国库储备银子乃国之大事,必须保证。否则若遭遇天灾、兵乱之时,朝廷又拿什么安抚百姓、筹措军饷?”
    “亏得四弟提醒,否则万一……”
    “儿臣可就成了大清的罪人!”
    “诚然在皇阿玛的英明治理下,国富民强,并无此虑。但,诚如四弟所言。皇阿玛的宽仁不是赖账的理由,国库充盈也不是。民间尚有话,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儿臣借钱应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有朝一日还钱的准备。”
    说完,胤礽还不免对胤禛投去了个感激而又愧疚的笑:“为思己过,也为给满朝文武做个表率。儿臣下了朝就去户部找四弟还钱,双倍奉还,以示儿臣之诚意。”
    咣当一顶大清罪人的大帽子扣下来,哪个不怕?
    至少直郡王就有点方。
    想着横竖他也没欠多少,不如也双倍偿还表现下诚意、孝心。
    他俩一带头,三、五、七、八等还能不赶紧跟上?
    再有太子党、直郡王派等随后响应,偌大的朝堂这就跪下了十之三四。原就有心清缴户部欠款,又一直没有找到合适机会的康熙欣慰而笑。着四阿哥署理,着手督办户部欠款的清缴工作。
    消息传来的时候,玉录玳都懵逼了!
    心说这,这这这不是康熙四十六年的事儿?
    提前了整整七年哎!
    当然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这截然不同的开篇与进展。
    也许是这年风调雨顺,国库又因弹簧、杜仲胶、水泥、玻璃等物大幅度充盈。四阿哥催债的心没有那么急迫,手段上也没有史上那么过激。
    太子有太子妃那儿来的琳琅阁分红撑着,不但不用铤而走险地去折腾卖官鬻爵,还有余力护住几个确有实际困难而还不上欠款的心腹。没在追缴欠款事中起到半点反作用,还结结实实地带了个好头。
    因此被康熙大夸特夸,直说有太子如此,便是他即刻去见了列祖列宗也能含笑而逝。
    太子又是一番儿子亟待进步的地方还多着,皇阿玛可千秋万载地好好活着之语。逗得康熙龙颜大悦,赏赐不休。
    同样表现积极的直郡王倒也得了几句夸,可……
    让他效仿皇伯裕亲王福全与皇叔恭亲王常宁一般,与太子兄友弟恭,共同守护大清河山什么的。都要把胤褆气哭,哪儿还高兴得起来?
    直喝得宁酊大醉,哭着问为什么……
    看得直郡王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又好气又心疼,亲自拧了帕子给洗了脸,伺候了醒酒汤。等这位大爷舒舒服服入睡了,才无奈叹息:“为什么?人心古来偏,嫡庶也有别呗!”
    “甭管皇阿玛是真爱,还是因政治因素立了太子殿下。多年的辛苦养育,父子亲情也注定浓厚。别说太子爷龙章凤姿,颇具储君风范。就算反之,当阿玛的也得努力教导,争取督促其上进不是?”
    “爷英武无伦,怎在这事儿上就偏偏钻了牛角尖呢?推己及人,若咱们宏昱如此,你难道还……”
    忍心叫他被庶子夺去光芒的话还没说完,伊尔根觉罗氏就对上了一双黑黢黢的眼。
    吓得她花容失色,差点滚下床去喊饶命。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