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
无法反驳周老爷子这番话。他能受太子赏识,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盖因大宴建立不久,人才稀缺,而他又无家世可依仗。等今科会试过后,会有更多出众的寒门子弟踏入官场,他并非不可取代。
周老爷子拄着鸠杖,眉头间是一道道沟壑,鬓发染了一层银霜,“周家祖上出过几个读书人,也曾出过进士和举人。只是一代不如一代,慢慢没落下来。你曾祖父还在的时候,便盼望着祖父读书有成。祖父不中用,将所有的期望寄托在你父亲身上。祖父和你祖母省吃俭用,也要供你父亲读书。你父亲不负所望,在学堂里,他功课数一数二,所有的人都觉得他定能考中举人,甚至再进一步也有可能。在你父亲考取乡试之前,县里有头有脸的人家提前给咱们周家送来贺礼,尊称祖父一声‘老爷子’。”
“可惜,事与愿违,你父亲路上遇到劫匪,不仅没有参加乡试,还受了重伤。祖父拿出大半家财,也要把你父亲治好。然而,你父亲还那么年轻,便离祖父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现在还刻在祖父的心里。曾经恭维过咱们周家的那群人,背地里嘻笑、讥讽咱们老周家,说咱们老周家算是完了,再无出头之日。”
捧得越高,摔得越惨,等周修林父亲离世后,周家二房拿不出手,彼时的周修林又只是一个幼童,那些街坊邻居并不觉得周家能出来一个有出息的子弟,而是会一代不如一代。
周老爷子眼里闪着泪光,“ 祖父窝窝囊囊过了快二十年,终于你成了状元,光祖耀祖,那些讥讽过咱们老周家的人,再也不敢斜着眼看咱们周家人。”
“祖父这一生,一事无成,年轻的时候盼着你父亲成才,不管多苦多累,需要多少银子,祖父宁愿自己不吃不喝,也要供你父亲读书。可是,祖父却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难,夜深人静时,祖父常常想起你父亲。修林,祖父老了,过一日便少一日,祖父不求大富大贵,惟愿周家不辱没在祖父手里,惟愿你好好的。”
周老爷子不算太愚蠢,柳氏极力反对周修林娶平宁公主,欲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周修林,其中的打算,周老爷子看的分明。
周老爷子自是不会让周修林娶柳絮儿,但柳氏有些话确实没说错,周家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风光与荣耀。
周老爷子盼着周修林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盼着周家越来越风光,在上京立稳脚步。周家其他子弟不中用,可以依靠的只有周修林,所有的重担全在他一人身上,周修林绝不能出一点差错。
跌落低谷的滋味,周老爷子已经经历过一次,再也不愿经历第二次。
宋清辞前朝公主的身份,就像即将离弦的利剑,指不定什么时候箭矢就会飞出去,引来皇上的猜忌和提防。周修林本该有大好前途,何至于为了儿女情长而耽误前程?
因此,周修林绝不能成为宋清辞的驸马,周老爷子不允许周修林出一点点差错,不允许宋清辞拖累他。
周修林想要告诉周老爷子,他喜欢宋清辞,他不在意会不会仕途受阻,他有信心一步步在官场上走下去。
可是看着周老爷子拄着鸠杖颤抖的枯手、眼底的泪光以及鬓边霜染般的白发,他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并且,他也渐渐得知了一些事情,原来前朝十一皇子并没有在宫变那日丢掉性命,而是逃出了上京,庆隆帝的大半禁军也被宋萧带走了。圣人一直在探查十一皇子的行踪,欲图让宋清辞当做饵引宋萧出现。若宋萧有光复前朝的心思,宋清辞亦会受到牵连。
周修林并不怕宋清辞会连累他,可是周家几代人的希望全在他肩上。
“你身上肩负着祖父还有你父亲、你母亲对你的期望,祖父绝不同意你成为平宁公主的驸马。修林,祖父老了,祖父的心愿以及你父母的遗愿,盼着你有个安稳的日子,找一个合适的姑娘,陪在你身边,为你生儿育女。祖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不行了,你愿意答应祖父吗?”
周修林紧紧攥着拳,他生父早逝,母亲又已离世,如今他的亲人只剩下周老爷子和周老夫人。
当初分家的时候,周老爷子顶着压力偏袒了周修林和他娘亲,在他寒窗苦读那几年,虽周老爷子上了年纪,还要去码头搬粮食、替人写信,偷偷拿出积蓄供他读书。在他进京赶考时,恰逢他娘亲病重,也是他的祖父、祖母送了他娘亲最后一程。
这份恩情,他无以为报,又岂敢不应?
周老爷子来到周修林面前,“你与平宁公主的亲事,祖父并不是因为你二叔、二婶他们的撺掇而反对,祖父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你父亲去世的那一年,你才五岁,过去了二十年,祖父窝囊了二十年,才迎来扬眉吐气的一天。钱财与权势,对我一个老头子来说,死了又带不走,祖父日夜盼着你有所成,盼着周家日后的风光,这样祖父到了地下,也不算愧对列祖列宗。修林,周家的荣光,全在你一人身上。”
沉默了许久,周修林方开口,“孙儿知道该怎么做了。”
若是换成其他人反对,他无论如何也要争上一争。可是现在反对的人是他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