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9

      翌日启程去青州,赵谨克和季柔起得很早,拜别了靖平侯和韩氏便上了离京的马车。
    拜别时,靖平侯照例是嘱咐了些为朝廷效力的场面话,韩氏的脸一路是冷着的,只是在赵谨克带着季柔要转身时,让身后的婆子给了赵谨克一个大包袱。季柔在马车上打开,是几件冬衣与一双靴子。
    “母亲怕是有许多话要与你说,只是碍着我在,一句也没有说出口。”季柔抚着衣裳上的针脚,“这些衣裳,都是母亲自己做的吧?”
    赵谨克捧着热茶盏,眉眼间几分寥落,“母亲的手在冷水里泡坏了,做不了这精细的针黹活儿,应该是身边的杨婆子帮忙做的。”
    赵家最难的那十年,从小的养育之恩,韩氏这一辈子为母不曾亏待过他,除了季柔的事。
    且不论那些年韩氏对季柔的刁难,可还勉强碍着孝道能咽下去,那赵太后唆使人将怀了身孕的季柔从花园观景楼的楼梯上推下,偌大靖平侯府,花园里来来往往那么多下人都不曾理会求救的季柔,险些当场一尸两命,便是韩氏亲手剜了他的心。
    赵家的嫡孙,他的妻儿,两条人命,亲手毁在了韩氏的手里。
    他今生这样一走了之实乃大不孝,可想起那些无休无止的斗争与伤害,不如早早断干净,今后回忆起来,或又多几分温情。
    “母亲也是苦过的人,我们该好好孝敬她的。听说青州的皮货不错,到了青州以后去挑一些好的皮货,给母亲送来。”
    母子连心,赵谨克为了护她而和母亲弄成如今局面,她也不能因一己私心而视作理所当然,总归家族和睦才是她这个媳妇该做的,不然可真应了坊间流言,说她嫁进靖平侯府是个祸害。
    赵谨克笑了笑,揽着季柔进怀里抱紧,“你看着办就是。”
    风卷起砂砾,出了城门的官道上尘土飞扬,季柔挑起车窗的帘子往外瞧去,天幕阴阴沉沉,好似要下雪了,车后头,京城那高耸巍峨的城门立在原地,与她渐行渐远。季柔的心中没来由就失了着落。
    “阿柔。”赵谨克轻轻吻季柔的发顶,“别怕。”
    季柔抬头看他,他的眼里是如磐石的坚稳,还有柔情,就像是一股信念,刹那驱散了她心里的阴霾。
    “嗯。”
    作者有话要说:  赵谨克:少年,你在玩火。
    孟子方:龌龊。
    第16章 青州
    走走停停,季柔与赵谨克的马车到青州,差不多走了月余的光景,年节也是在路上过的,到青州时刚过元宵。
    如孟子方听说,青州并非富庶膏腴之地,入了青州境内,沿路郡县大多贫瘠,田地间大片荒草丛生,直到进了城内,才有些繁华规整的模样。
    落脚的宅子是一早让人选好买下的,说是三进三出的宅院,可这三进三出比起京城的来也是大打折扣,小了许多不说,屋舍庭院也是简陋。
    所幸赵谨克早安排了人打扫修葺,挖了一处荷池,又归置了一处仿南方园林的假山小桥,种上些花花草草,也是焕然一新,多了几分温馨精巧。
    春寒料峭,庭院里光秃秃的的枝桠间隙里洒下稀薄阳光。
    京九带着两个杂役叮叮咚咚地在树下搭着秋千,身边仆役来来往往,搬抬着一箱箱从京城带的细软。
    季柔在路上的客栈里随口一句话,他京九到青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人造秋千,连赵谨克去刺史府递文书交接都不带他,真是——
    京九重重把一颗钉子砸进木头里,红颜祸水!
    “你们弄,我歇会儿。”
    京九一屁股坐到树底下,随手嘴里就叼了根草,左右打量这青州的宅子。
    住惯了京城的大宅院,这小宅子是真不入眼,可叹赵谨克还往里搭了不少心思修葺这拾掇那的,一个月里几封书信连着发到青州,不知道的还以为通什么密报呢。
    但旁人不清楚,他却是晓得的,他们公子其实一早就准备往青州来了,亦早早安置了一处不起眼的屋舍,乃是为了展宏图之志,建大功勋的。
    可自从成亲以后,所有的事情都变了,临时改了主意到青州置下了大宅院不说,连上任都带上了那个季家女。
    果然夫人说的对,就是红颜祸水。
    京九不屑地嚼巴着嘴里的干草,就见自家公子从外头回来了,忙站起身迎上前去。
    “公子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录事参军,可是既然接了任,难道不是该待在府衙里头吗?
    赵谨克浑不在意,“递了任状文书,自然就回来了,留在那里做甚。”
    “难道公子不看看之前那任录事参军留下的卷宗?”
    再不济,难道不该和衙门那些人喝喝茶,探探这青州地界官场上的事吗?以前赵谨克在谏院的时候,可是扛都扛不回侯府的。
    “有什么可看的,琐事自有底下的录事去做。”
    赵谨克跨进月洞门,又忽然想起一事,停下脚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