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78

      却极容易就找到了傅家——想来在得知傅萧两家定亲之时,徐慧琴就悄悄打听过这位未来嫂嫂,自是熟门熟路。
    她是趁着黄昏悄悄跑去的。
    门口值守的家丁一开始不肯放行,直到徐慧琴拿出那封家信,守卫这才答应通传一声。也亏得徐慧琴运气好,程夫人出门礼佛去了,否则恐怕免不了一番盘问。
    阮氏看了家书,自是非同小可,亲自将徐慧琴召到后院接见,徐慧琴也不隐瞒,将自己与萧荣成怎样相知相识,后来萧易成离去,自己悄悄上京,又是怎样得世子夫人帮助,都一一道来。
    阮氏看出这女子不似撒谎,且那家信上的确是凝霜的亲笔,想来不会有错,只是……她想了想,也不明说该如何处置,只让张妈妈带徐慧琴下去歇息。
    徐慧琴虽有疑惑,但因初来乍到,也不好追问,只得惴惴告退。
    等傅三老爷回来,阮氏才同他商量此事,“你说凝霜打的什么主意,好端端的,把个女子引上门做什么?”
    阮氏虽心软,但也不愿平白无故给自家人惹麻烦,只觉得女儿的所作所为太大胆了些。
    傅三老爷却没觉得如何,他自幼少读圣贤书,满肚子生意经外兼江湖侠气,收养个把女儿对他而言并不困难,反而是值得称道的义举。
    他道:“霜霜也是看那姑娘可怜,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么,再说,她那二婶是个母老虎,成天盯着咱们女儿不放,若不递块肥肉过去引开注意,霜霜的日子怎能好过?”
    阮氏虽不知桂花糕的事,对那位张二夫人的尖酸刻薄也有耳闻,两家沾亲带故,勉强也打过几次照面,张氏回回都拿那块玉佩说嘴,叫阮氏笑在嘴边,怒上心头。这么一想,还是凝霜的主意好,女儿身为晚辈,不便同长辈争执,阮氏一个娘家人也不好强出头,叫女儿面子上难做人,眼看着承恩公府竟无人能治得住张氏——合该给她送个刁钻古怪的儿媳妇添添堵,否则她也太恣意了些。
    思量过后,阮氏对于徐慧琴的印象稍稍扭转了些,虽则这女子不遵闺训、淫奔无德,但看在她对女儿有所帮助的份上,阮氏也就乐意收养她了。
    两口子耳语片刻,觉得这事并不难办,多双筷子添张嘴而已,于家计几乎无损,唯一难过的老太太那关。
    傅三老爷皱起眉头,“要不,咱先瞒着母亲?”
    傅老太太一向自诩清正,是断不肯收留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孩儿的。
    “不可,”阮氏摇头,“霜儿叮嘱了,让咱们务必先告诉老太太。”
    徐慧琴娘家不肯要她,日后肯定是要上傅家宗谱的,也好以傅氏的名义议亲,若老太太明着阻拦,这一关便迈不过去。
    傅三老爷沉默片刻,“那就听霜霜的。”
    他虽不知此言何意,但,傅三老爷还是很相信女儿的,生意上如此,这件事也是如此——毕竟是他的种,怎么会不聪明?傅三老爷微微自得地想。
    于是次日清早,阮氏便带着书信直奔松竹堂而去,正赶着老太太起身。阮氏颊边流汗,满以为会遭一顿训斥,谁知傅老太太静静的看完信后,并无二话,只道:“既然是二丫头的主意,你就照着作罢。”
    阮氏恍恍惚惚离去,像是在梦里。
    傅老太太摇摇头,便朝常嬷嬷叹道:“二丫头的聪明,竟是远胜过她娘。”
    这样的好事,她怎么会不同意?那徐慧琴出身不高,可那又怎样,入了傅家的宗谱,从此便是傅家的女儿;若能成功嫁入萧家二房,等于南明侯府与承恩公府有了更紧密的联结,日后太子得势,萧家水涨船高,傅家同样能蒙余荫——老太太巴不得能有这样机会呢!
    “还是老太太福气好,刚瞌睡便有人送枕头。”常嬷嬷一面为她捶背,一面笑着奉承。
    “还是二丫头肯想着娘家。”傅老太太冷笑。
    大房那个枉读了满腹诗书,进了重华宫却只知献媚邀宠,半句话都不为娘家说。她倒不想想,若娘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终日死气沉沉,她的前途怎会好过?
    常嬷嬷听她说起大房,便道:“大夫人那头还不知情,咱们要不要知会一声?”
    傅老太太摇头,“算了,告诉了她又横生周折,还是顺其自然吧。”
    不过三房多了个女儿毕竟不是小事,程夫人很快就知道了。起先她还窃喜,听说徐慧琴年轻貌美,以为是三老爷从哪里觅来的外室,哈,这下阮氏也该尝尝受人冷落的滋味了!
    及至见阮氏为徐慧琴辟了单独的院落,赠她华衣美婢,又请身边嬷嬷好生教她规矩,程夫人这才起疑,阮氏再怎么贤惠,哪有人这样款待丈夫小妾的?
    后来一打听,才知是收养的义女,程夫人一腔美梦化为泡影,虽此事与她并不相干,她还是跑到傅老太太那里进了番谗言,说这三房定是不安好心,巴结上承恩公府还不够,还想送个女儿进宫邀宠呢!
    老太太任凭她说得口沫四溅,只冷眼睨着这个大儿媳妇,直至程夫人在她冰冷目光下惶惑不安地垂头,老太太这才命常嬷嬷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