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1节

      闻泽又问:“你这样利用我,就不怕惹怒我,让我像上辈子一样,抓了你们殷家的人入狱?”
    殷筝收回视线,并松手放下了车窗帘子:“你不会,即便你会,陛下与娘娘也不会让你这么做。”
    在重生之人眼中,太子的名声早就被他自己折腾完了,皇帝皇后不会任由他对殷筝以及殷筝的家人动手,不然容易激怒雍都城里的重生之人,一旦上辈子的事情传开,必然有损皇室威望,甚至有可能引起百姓恐慌,动摇国之根本。
    换言之,殷筝乃至殷家都得了一张保命符,能保他们暂时安然无忧。
    闻泽自然也能想通这点,于是又问:“既然如此,你为何非要杀那两个人,就算他们把你供出来了,你也能说是我严刑逼供,刻意诬陷不是吗?”
    殷筝言语冷漠:“不听话的手下,自然要拿来杀鸡儆猴。”
    闻泽:“又撒谎?”
    殷筝:“……”
    他是怎么听出来的?
    殷筝表面淡定如初,心里却惊疑不定。
    闻泽不仅抓出了殷筝的假话,还自顾自猜测了起来:“除了司天楼,你该不会还谋划了别的事吧?怕他们把你所有事情都说出来,于是杀人灭口?”
    殷筝又开始装,她猛地掀开窗帘子,蹙着眉头对上闻泽,像是反感极了被人这样恶意揣测:“殿下何出此言?”
    闻泽也不说自己是怎么看穿她的,怕说了之后殷筝的演技更上一层,只笑:“看来我猜对了。”
    闻泽没等殷筝反应,提出:“我们来做个交易吧?”
    第13章
    殷筝不想和闻泽做交易。
    她有预感,越同闻泽纠缠下去,自己的秘密就越容易被闻泽发现。
    偏偏她确实有想要的东西,那东西在长夜军手上,然而殷筝至今都没法在长夜军里安插自己的人。她还试过让身边武艺高强的少年去偷,可惜没能成功,毕竟长夜军隶属雍都北营,是大庆七大营之首,少年没法得手也是正常。
    若能借此让闻泽替她把那东西弄来,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可她并没有直言自己想要什么,而是问闻泽:“殿下想要什么?”
    “我想让你嫁人。”闻泽回答干脆:“嫁给谁都行,免得我母后日日催着让我娶你,太烦。”
    说完还问殷筝:“你想要什么?”
    殷筝垂眸:“殿下愿意拿什么来换?”
    闻泽听了殷筝的反问,突然叹气:“我看你都快把小心谨慎写进骨子里了,这么活着不累吗?”
    殷筝如他所愿,按着自己真实的性子回了一句:“殿下倒是不累,抓进牢里的犯人都能让人给杀了。”
    闻泽很少被人当着面讽刺,不仅是因为他的太子身份,更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礼让”。
    厌恶他的人私底下敢冒大不韪称他“疯狗”,也是因为他从不忍气吞声,谁敢招惹他他都是当场让对方好看,即便是上了年纪的内阁阁老也别想在他这里得到半点优待。
    朝堂之上因为讽刺他,被他拿言语气晕气吐血的大臣更是数不胜数,被称作疯狗半点不冤。可唯独这次,他丝毫没有要反唇相讥的意思,还笑了。
    殷筝不了解闻泽,并不知道自己遇到了疯狗不咬人的千古奇景,还在琢磨太子到底是什么脾气,怎么被人挖苦了也看不出怒意。
    莫名其妙,可别是个疯的。
    就在殷筝无意间触及到真相的时候,她的视线越过闻泽看到了路边一家点心铺子,连忙叫停了马车。
    随后她从车窗探出脑袋看向后头,隔着大老远的距离找到过节,伸手指了指点心铺子。
    过节会意,行了一礼就朝那铺子走去。
    闻泽随口一问:“饿了?”
    殷筝:“出门前答应了院里的丫鬟,回去给她带这
    家的点心。”
    闻泽看向那铺子:“好吃?”
    殷筝摇头:“不好吃,也就样式做得好看,但是家里丫鬟喜欢,没办法。”
    过节买好点心回来,依旧无法靠近马车,只能拎着食盒继续在虎啸军后面跟着。
    马车再度行驶,坠在马车四角的檐铃轻轻作响,因是白瓷的质地,声音比一般铜制檐铃要单薄许多。
    就着檐铃的声响,殷筝开口,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我要重生之人的名册。”
    闻泽不意外,就像他之前说的——除了炸司天楼,殷筝一定还做了别的什么。
    他不知道,但不代表所有重生之人都不知道,所以殷筝会想要重生之人的名册完全在他意料之中,于是他的回答也很干脆:“好。”
    可闻泽没想到,殷筝会加上一句:“囊括四域。”
    正月十六那天沉睡不醒,醒来声称自己经历过上辈子的重生之人并非只出现在雍都。
    殷筝能拿到雍都的名册,但对四域,她只能确定临西王与临西老王妃重生了。
    闻泽诧异,诧异之后眼底涌现出了隐隐的兴奋。
    “好。”
    之后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马车在殷府大门口停下的时候,闻泽还有些意犹未尽。
    然而殷筝却并不想再和他聊下去了,下车后连句客套都没有,直接带着过节进了家门。
    一路安静驾车当背景板的蒲千钧把马车还给殷府车夫,回到自己的马上,同太子一起回宫。
    期间他忍了又忍,终于没忍住:“殿下当真要让太……殷姑娘嫁给别人?”
    蒲千钧虽然曾经对殷筝炸毁司天楼的举动有所芥蒂,但后来几十年,他看着殷筝一边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一边摁着太子不让太子胡乱作妖,蒲千钧心里那点芥蒂早就没了。更何况这辈子司天楼还好好的,国师没事,陛下也没事,蒲千钧当然还是希望殷筝能像上辈子一样嫁给闻泽。
    闻泽听了蒲千钧的担忧,再一次表现出了诧异:“为什么你会觉得,我让她嫁她就一定会嫁?”
    蒲千钧一脸懵:“那你们刚刚商量得这么细致……”
    难道都是假的?
    明明拥有上辈子记忆的蒲千钧才该是认识殷筝比较久的那个,但不知为何,闻泽表现的
    比蒲千钧更加了解殷筝:“她才不会就这么任人拿捏。”
    蒲千钧并不知道太子的信心来源于何处,也幸好他早就习惯了太子神秘莫测的脑回路,所以很快就放弃了纠结。
    他们一路回宫,路上闻泽又问了蒲千钧许多有关上辈子他和殷筝的事情。
    在蒲千钧的描述中,上辈子的太子和太子妃十分恩爱,好些事情蒲千钧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有种把曾经吃过的狗粮吐出来再吃一遍的错觉。
    当事人闻泽却无动于衷,甚至问了一句:“就这样?还有别的吗?比如……殷筝与我父皇关系如何?”
    蒲千钧想了想才说道:“陛下虽然因为殷姑娘一度重病在床,但后来也是殷姑娘找了新药方,彻底根治了陛下的病灶,所以陛下同殷姑娘的关系并不差,皇后娘娘也很喜欢她。”
    闻泽听后陷入沉思。
    蒲千钧问:“殿下可是有什么不解的地方?”
    放在以前,蒲千钧是绝对不会这么问的,因为闻泽脑子比他好使,这么问纯属自取其辱,但现在不同,蒲千钧自认重活一世,知道的事情应该比闻泽多才对。
    闻泽似乎也是这么想的,就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困惑:“殷筝和我要四域范围内重生之人的名册,她怎么知道我这里有?”
    蒲千钧:“长夜军不是会分派人手暗中监察各地五品以上的官……”
    蒲千钧哽住了——暗中监察,这四个字意味着知道此事的人不多,其中绝对不可能包括一个寻常的官家女。
    蒲千钧艰难地咽了口口水:“难道殷姑娘也是重生之人?”
    闻泽反问:“你觉得像?”
    蒲千钧认真想了想,才发现如今的殷筝和他记忆中成为皇后的殷筝有许多地方都不太相似。
    闻泽从蒲千钧这里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只能自己琢磨。
    蒲千钧默默跟着,发自内心觉得——他上辈子怕不是白活了。
    ……
    殷府。
    逢年拿到殷筝带回来的糕点,先给殷筝留了一份,然后才拿着剩下的去和院里的小姐妹们分。
    殷筝虽在太子面前说了糕点不好吃,可等换好衣服从屏风后头出来,她还是到桌边坐下,拿起糕点吃了起来。
    殷筝一边吃,一边看她刚刚叫过节
    去拿来的聘礼单子。
    过节像是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不仅立马就把早前整理好的聘礼单子给殷筝拿了来,还在殷筝翻看的时候,将送聘礼提亲的人家是什么背景,家中几口人有什么亲戚,男方品行样貌如何说得清清楚楚。
    说完还道:“其实这些也都还算凑合,天下这么大,又不是只有雍都才有男人,姑娘若是都不满意,另外再找就是了,我记得南丹那边多是女子主家,还有女子会招好几个入赘的夫婿,姑娘大可移居丹南,或是临西也行,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好,多出儒雅之士,还有黔北,黔北男人虽说糙了点,但都体格健壮,能护着姑娘……”
    殷筝听她说了一轮就是没提到肃东,于是问:“肃东呢?”
    过节不假思索:“肃东男人就有几个臭钱,我又不是不会赚,定不会让姑娘没钱花,所以不提也罢。”
    第14章
    过节这么一说,殷筝想起她前阵子跟自己要了钱,应该就是拿去做生意去了。
    殷筝继续低头看手上的聘礼单子,并未向过节求证那些银子的去向。
    一番挑挑拣拣后,殷筝确定好人选,去找了殷夫人。
    过节见殷筝这么随意,当即猜出殷筝并非是真的想要嫁人,就闭了嘴,不再向她推荐人选。
    殷筝去到正院的时候,殷暮雪也在。因为曾经负责管家还把殷筝关去小佛堂抄书的刘嬷嬷被殷夫人打发去了庄子上,殷府没了管事的,便由上辈子嫁过人的殷暮雪掌家。
    殷暮雪这段时日把府中大小事务都摸了个透,便想教自己娘亲也学一些。
    但在殷筝来之前,殷暮雪已经彻底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她发现自己娘亲就适合做个不理俗务不染凡尘的才女,每日吟诗作对品茶赏花就好,让她管家只会把殷府搞得一团乱。
    为此她还想给同样拥有上辈子记忆的林觉卿去封信,告诉他自己过几年再嫁给他,至少得等自己嫂嫂进门了再说,不然她实在不放心。
    听下人通报说殷筝来了,殷夫人和殷暮雪连忙就站起身迎了出去,还拉着殷筝进屋坐下,问她大冷天怎么不多穿些,还问她方才进宫玩得开不开心,场面十分和睦。
    直到殷筝拿出聘礼单子,说想答应礼部侍郎之子赵文简的提亲,吓得殷暮雪打翻茶杯,殷夫人更是整个人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