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
“老太太,大太太和大姑娘二姑娘过来了,在内堂等着给您请安呢,”老太太刚进院子,玛瑙就迎了出来。
慕容氏听了点点头,这才意识到已经到时辰了,不过脸上并没有出现欣喜,甚至眸子更幽深了些,蓁姐儿落水这事儿与大房二姑娘安芙有些干系,但是谁让自家孙女是个傻的,到现在没有察觉出来,而且大部分事情都是安莹做的,这责任倒是想摆脱也摆脱不了,能被被人的三言两语哄骗,安莹也算是自作自受,可是安芙那些小动作,实在让人看不上眼。
慕容氏冷哼一声,她倒没有那个精力去管教安芙的,不过说还是要说上几句的,慕容氏这样想着往正堂方向走去。
安家大房,慕容氏想起提起的时候称呼总是客气有疏离,这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就要从慕容氏与安家的渊源开始说起了。
慕容氏出身世家,祖上还是开国将军,家门自然是显赫的很,不过武将最忌功高盖主,慕容家没能在恰当时候把握君臣适当分寸,结果可想而知,虽然爵位尚存,但是家道中落是一定的,而且彼时慕容家后辈之中竟然没有一个能稍微拿得出手的武将,何其悲哀,家族也就此断裂。
所以嫡女出身的慕容氏最后以续弦的身份嫁到了金陵老牌侯府安家安忠,这是由戚家牵线的,也就是安忠前面的外家。
安忠原配正妻戚氏乃是镇国公戚家的嫡次女,身子不好早早去了。续弦其实本来是应该在戚家旁支中再找一女嫁过来的,毕竟戚氏这边还留下一儿一女——安康和安筝呢,怎么也不能不管不是,但是偏偏戚家这一辈嫡支加上旁支也仅有二女,一女进了宫为戚贵妃,一女就是戚氏。
所以无法,最后戚氏母亲才牵线让因家族原因错过婚嫁的慕容氏嫁到了安府。
虽家道中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慕容氏嫁到安府所带的嫁妆甚是丰厚,让人眼馋的紧,而且不得不说慕容氏是个有福的,进门不到两年,就生了一儿一女的龙凤胎——安恒和安素,双胎本就不常见,这龙凤双胎更是罕见,慕容氏一下子就在候府立住了脚跟,就是她婆母对她的态度也大变,转而接受了她。
逐渐,慕容氏在安家慢慢掌家,掌权,被请封一品诰命侯夫人,不过是为后母,她对待前面的一儿一女谨慎的很。虽说慕容氏与前面的两个孩子并没有培养出很深的感情,主要是她进门的时候,安康已经懂事儿又养在前院,后母难做,慕容氏当然没有上赶着凑上去。至于安筝,当时老太太还在,安筝的事儿慕容氏也插不上手,这个继女可不好相与,慕容氏躲还来不及更不会凑上去。再加上戚氏在时已经为她这一儿一女定了婚约,甚至嫁妆都已经出好了册子,慕容氏基本什么都不用操持,她自个儿也乐得轻松。
不过还是有非要慕容氏出面的事儿就是了,其他不敢说,但已然尽到本分,所以就是大老爷安康对慕容氏也甚是尊重,府中大小姐安筝在时,也没有因为不均而闹过什么乱子。
至于己出的一儿一女慕容氏也是尽力培养,但偏偏两个孩子都是不省心的,儿子非要娶一小户出身的女子为妻,以至于现在家宅不宁,女儿非要嫁到商贾之家,以至于现在仅留下她的乖孙女一人,可怜的紧。不过这些年过去了,慕容氏已经看开了很多。
前些年,淮安侯安忠去世后,大老爷安康降级承袭爵位称伯,慕容氏成为整个安府身份地位上最高的老封君,大房不说大太太王氏就是淮安伯安康每逢初一十五都得过来向她请安,在世安堂用晚膳,虽不是亲母子,说不上亲近但可贵的是这份敬重。
平常时候大太太王氏过来,慕容氏还都挂着点儿笑,但是今日她的蓁姐儿遭了这些罪,慕容氏可笑不出来。
这样想着,慕容氏掀开帘子进了内堂。
听见动静,堂内的妇人领着两个小女子站起身迎了两步,打头的妇人就是如今伯妇人王氏,出身南阳王氏,虽是南阳王氏旁支的嫡女,自小也是锦衣玉食娇养长大的,不过浸淫后院多年,现在在与人交往之上已经圆滑了许多。想当初刚进门儿就发现夫君已育有庶长子,被狠狠打了脸,当年也是闹得颇凶,之后几年又因为没有嫡子而低沉过一段,这样的打击让王氏在婆家迅速的长大了,后来有了儿子,王氏念着这安家到底会是她儿子的,为嫡子着想她这几年都没有做过逾矩的事儿。
与慕容氏,王氏倒没有很多看法,这婆母是后面的,自她嫁过来也没有受到过什么蹉跎,再加上慕容氏的身份在那摆着,王氏觉得敬着是最好的。纪怡嘉的事情她知道,今晨二房那边受罚她也听说了,她只以为这事儿与二房有关,所以也没有放在心上,看到慕容氏进堂,王氏俯了俯身:“母亲安好。”
“都坐下吧,等等就摆早食,”慕容氏淡淡的说道。
王氏晃了晃眼,她这婆母可不是无缘无故给人脸色的人,看了看身边儿两个女儿,王氏闪眼,心里笑了笑,她想什么呢,两个女儿怎么也不能得罪老太太。其实说起来,王氏这样对老太太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安家说好听点是金陵老牌世家,说难听点也没落了,要不是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