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48章 两篇论文上《自然》(三更求月票)

      很明显,马教授应当知道他抹黑锂空电池这事儿是不对的。
    但站在他的立场上,哪怕不对,他也坚持去做。
    这就是底线和道德问题了。
    罗聪文不敢奢求所有人都像自己一样知道底线和规矩,但却在心里默默诅咒马教授这个为了钱而出卖底线的王八蛋早早完蛋。
    这种人,就不配当教授!
    实际上,不仅仅是罗聪文在看到文章后,给马教授打去电话询问此事,马教授的朋友里,有好些个也打了电话隐晦地表示他这种做法欠妥。
    但是,马教授大概有他自己的考虑,不为所动。
    ……
    在接下来的24号、25号、26号这三天中。
    自马教授的文章之后,全网开始铺天盖地地出现了有关‘黑骨头锂空电池和秒充技术造假’的新闻。
    虽然有人在帮忙澄清,但因为舆论的覆盖程度实在是太广,起不到多大效果。
    于是,那些不知道真相的网友们,也跟着开始喷黑骨头了。
    对此,黑骨头官方只发了一条微博:“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表演,真精彩,继续继续。”
    因为事儿闹得不小,所以26号晚上,江博正准备睡觉时,突然接到了谭建华打来的电话。
    “谭局,什么风把您吹来打我电话了?”江博笑意绵绵道。
    “什么风你不知道?”
    “不知道。”
    “别跟我装啊。话说你们公司到底在干嘛,锂空电池和那个什么秒充技术,有这回事儿吧?”
    “这个啊……嗯,有。”
    “造假的,还是?”
    江博脸色一垮,冷笑道:“以谭局您对我的了解,会造假吗?”
    “真不是?我看网上全在说你们造假,锂空电池不可能弄出来,似乎,还说得挺有道理的。”
    “前几年,还一直说仿生机器人是未来几十年后的东西呢,不一样给我们造出来了?”江博无语道:“谭局您和我也是老熟人了,难道您不知道没成功弄出来的产品,我们黑骨头不会推向市场吗?
    造假对黑骨头来说有什么好处?
    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不可能的事儿,为什么您这位副部级大佬还会相信那些舆论呢?”
    “咳咳……”谭建华轻咳了一声,转而又惊讶道:“那照你这么说,1200whkg比能量的锂空电池,是真的了?”
    “当然,周壹知道吗?他身上的电池就是锂空电池。”
    “原来如此!啧啧,你这是要改变电池时代的格局啊……不过,那个秒充技术是怎么回事,我看网上说你们的充电技术,能在10秒内把10000毫安时的电池充满电?”
    “秒充技术里有一种新材料,对电流的承载能力较强,所以充电快。”
    “新材料?具体说说。”
    “比铜好一百倍吧。”江博说了一个保守数字。
    “?”谭建华迷糊道:“比铜好一百倍?小伙子,你可别跟我扯,世界上要是真有这么强的材料,那全世界的电缆都得用它了,别跟我瞎吹,说人话。”
    江博无奈道:“我说真话你怎么就不相信呢,真是一百倍,而且一百倍只是保守估计,如果愿意把材料做仔细,最高可以做到上万倍。”
    “你怎么越说越离谱了,你以为我会信?”
    “不信我也没办法。”
    沉默半晌后。
    “真的没骗我?”谭建华呼吸急促地问道。
    “骗你不是人,可以了吧?”
    “天呐,一百倍于铜的新材料,这,这可是一项超级重大的发现啊……”在谭建华看来,这种新材料给他的冲击,比锂空电池大多了。
    锂空电池改变是电池和能源储蓄市场的格局,而这种新材料,用途颇多,将可以颠覆全球的电力电缆界格局,一种新材料的出现,远比某种电池技术的突破的意义重大多了。
    ……
    英国伦敦。
    当地时间5月27号上午八点。
    《自然》杂志发布新一周的内容,头版是一面叫做《独辟蹊径解决锂空电池技术难点的方法》的论文。
    论文作者署名:贺天强。
    另外,在这篇论文之下,还有另外一篇论文。
    《一种实现秒充技术的新材料铜烯》,论文作者:贺天强。
    一天之内,两篇同一作者的论文,同时登上《自然》,此事立刻引起了东西方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关于铜烯的这篇论文,是贺天强一周前才刚刚发出的。
    按照《自然》杂志审稿的尿性,起码要下周去了才能刊登,但没想到这周就登上来了,还和锂空电池放在了一起。
    由此可见,《自然》杂志的编辑部,对于这两篇论文的看好和重视。
    《自然》新一期的内容更新不久,短短两三个小时内,《锂空电池》和《秒充技术铜烯》这两篇论文,便被数千上万名世界各地的学者下载研读。
    约翰是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一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并且曾经还是锂空电池的忠实维护者。
    只不过,因为许多技术难点实在是无法攻克,让约翰对锂空电池死了心,并且表示锂空电池这块谁碰谁sb。虽然没这么说,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但是,在看了《自然》杂志新一期的那两篇关于锂空电池和铜烯的论文之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接着,他在自己的社交软件上发表了这样一段话:“看了《独辟蹊径解决锂空电池技术难点的方法》,我来大胆预测下一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贺天强教授。
    这篇论文简直太惊艳了,我看完之后,眼睛都湿润了,万万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可以看到锂空电池问世。
    贺教授,谢谢你,你的这篇论文了却了我前面十数年的遗憾,你太了不起了。”
    约翰教授的这番话,在电池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骚动。
    但是,同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史密斯教授,却在推特上这样说道:
    “看到很多人都在议论《自然》上那篇关于锂空电池的论文,我去下载看了看。
    内容虽然不多,但确实很精湛,独辟蹊径,来自华夏的贺天强教授很厉害。
    不过,我个人觉得另一篇论文中所提到的新材料铜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大突破。
    一种比铜金属的载流子密度、速度多百倍的新材料,意味着只要它普及,我们现在所用的电力电缆,已经可以慢慢被淘汰了。
    同时,在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家工业等领域,也将会因它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这是一种全新的材料,了不起的材料,但没想到这么一种神奇的材料,居然会是一个名不经传的人研发出来的。
    我确信,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过贺天强教授的事迹。
    华夏,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