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0
跟着两个木箱,打开都被同一色系装得满满的。
宋仁见状有些疑惑“老爷翻箱倒柜要找的东西,竟然就只是几件成衣?”
“不,不止几件,”唐三解释,“是整整六十八件。”
“你……”宋仁看样子是要训人,不料被宋茯苓打断。
宋茯苓拎起其中一件看了看“样式相近,颜色却差点,不如他身上的沉稳。”
说着又拿起另外一件“颜色倒是相近,就是这布料的手感……”
“?”宋仁一脸迷惑。
听他家老爷的意思,他这是看见别人穿了所以自己也想要?还恨不得把成衣店款式相近的都包圆了?
二十多岁快三十的人了,竟然如此鲁莽?这还是他眼中气定神闲遇事不惊的老爷吗?
宋仁正要问那人是谁,不妨宋茯苓已经央人推他进去试衣,怔愣半晌只得作罢。
晚间正院的灯迟迟未灭,这本也不是稀奇事,往日彻夜亮着的时候也不少。
只是今日房里的人却不同往日,既没有看账本也不曾有书要抄。
宋茯苓已经望着帐顶发呆多时了。
想的自然是白日里“越国三皇子”的事。
若那人当真是他哥哥闻声,这些年又为何不曾回上京?一点消息都没有?难不成也和他一样另有打算?
有那么一瞬间宋茯苓甚至想直接去那人跟前质问,却终究忍下来。
万一是旁人的计谋,万一有人就是想借此刺探他的身份?认亲之事万万不可莽撞。
退一万步讲,就算此人真是哥哥闻声,就凭他如今这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又如何敢贸然现身?
宋茯苓又是期待又是怯懦,浑浑噩噩竟然一晚上不曾睡着。
天明时分,这份不知所措终于随着黑暗退却一些。如今的事态,就算确认那人是哥哥,也不能莽撞行事。
闻氏冤屈尚未洗净,便是至亲也得忍着。朝堂局势风云诡谲,一招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他闻礼已经不想输,也再输不起。
闻声下榻典客署的第二天一早,寇准就携着一众官员侍卫来接,接去哪儿?自然是金明池。
若想在一日之内看尽上京都的繁华,那便没有什么地方比金明池更合适。
寇准也不是第一次带人游览上京都内景,码头早停着一艘三层高的船舫,河面来往嘈嘈,货船与花船相互交错,在临安河面划起一道道浪波。
闻声坐在画舫船舱,隔着薄薄的珠帘望着喧闹的水面,远处的岛心宫殿阁楼树丛环绕,似乎沉迷在这派盛世美景中。
“三皇子自小在江州长大,江州人性情温和,怕是从未见过此等盛况吧?”
闻声半真半假道“许是见过,总觉得很熟悉。”
“哼,有何了不起,我们江州人含蓄内敛,可不是有点东西就藏不住出来显摆的某些人……”张赫立在柱前抱臂冷哼。
寇准并未在意,继续耐心与闻声介绍视线所及的景色。
驶到接近白塔桥附近时,周围的游船顿时拥挤起来。远处的长帆花船上隐约有人影在晃动。
闻声眼神好,看出悬在船桅上的是个秋千模样的东西,那人影就站在长秋千上,随着人们的呐喊声不断晃动。
等到飞至秋千顶峰,那人影即刻松开手,在空中翻转着落入水中,赢得满船喝彩。
寇准见闻声看的专注,便解释“这是金明池常有的水戏之一,叫水秋千。看的就是个惊险猎奇,来此寻酒作乐的贵人若是来了兴致便点上一回。三皇子可要点?”
“不必,看过一次便够了。”闻声的视线被后方突然袭来的嘈杂声吸引,只见画舫之后不知何时被一众疾行的方舟围住,船上的每个人竭力让船向着前方而去。
闻声起了好奇“这是竞舟?”
“非也,此乃水上竞标。”寇准摸了摸胡须,指着河心岛的方向道“三皇子请看,金明池前的岸口上是不是有根长杆?”
巍峨的酒楼前坪直通河面,那处确实插着一根很长的竹竿,仔细看,竹杆顶端还绑着一串红绸,此物应当就是标头。
可是红绸之下竟然还镶着一轮竹圈,不知道有什么用处。
闻声想到便也问了,岂料寇准这次却卖了个关子“殿下且等着瞧便是了。”
很快竞赛的方舟就分出胜负,速度最快的方舟已然停在岸口。后续的其他方舟照理说应该就此罢手才是,却见他们忽然调转了头,齐齐在金明池前坪不远处排成一列。
此时闻声所在的画舫也已经接近金明池,因此将船上的动静看得清清楚楚。
他们竟然取出一筐筐蹴球来!
闻声即刻想到竹竿上那处竹筐的用处“他们要蹴鞠?”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