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节

      为了将凶狠残暴的异族驱逐出中原,中原几大势力结成短暂的同盟。
    荆南当时无虞,但谢家太爷为顾念大局,毅然率领族中子弟北上抗敌。
    那时族中老、壮、青年三代全都义无反顾地上了战场,连垂髫少年也不例外。
    谢家子弟,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他们文武皆重,从小一边学诗书,一边练武艺,十一二岁便随父兄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前赴后继。
    谢家的名望不靠玩弄权术,而是由那一代代、一个个奋战沙场、马革裹尸的谢家子弟挣来的!
    太平之时,谢家退居荆南,守护百姓。
    若逢乱世,谢家儿郎奔赴战场,绝无二话。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谢老太爷那一去,带走了谢家所有杰出子弟和精锐军队,只留下家将留守荆南。
    十万人。
    从老太爷、大将军、大公子,到十一岁的谢十八郎君,从饱经风雨磨砺的老兵,到刚刚入伍的小卒。
    一去不回。
    十万英魂,埋骨他乡。
    那一场惨烈的决战保住了长安,让朱氏得以占据关中地势最险要的几州。
    之后朱氏称帝,关中太平,但是其他各地势力早已自立为王,局势动荡。
    等朱氏末帝即位,天下大乱。
    乱世之中,凋零的谢家失去军队支持,满门寡妇无依无靠,势力缩小到一县之地。
    到了谢无量这一代,嫡支只剩下他和妹妹谢满愿兄妹二人相依为命。
    谢无量想效仿祖辈驰骋疆场,收复河山,然而他自小体弱多病,拉不得弓,骑不了马。
    谢满愿呢,又是个女郎。
    谢无量另辟蹊径,大力经营谢家产业,靠着荆南发达畅通的水系和各大势力开展商贸,很快助谢家积累起富可敌国的财富,还在乱世之中囤积了大量粮食。
    这时候,魏郡那个三十战克二十一城的李将军走入了谢无量的视野。
    谢家有钱,有名望,有粮,缺将,缺兵。
    李家有将,有兵,缺粮,缺钱,缺名望。
    李谢两家联姻,李仲虔出生。
    谢无量知道妹妹谢满愿单纯天真,把外甥李仲虔接到身边亲自教养。
    小时候的李仲虔,聪慧机灵,礼仪周到,小小年纪就风采不凡,文能出口成章,武能扛起百斤金锤。
    李氏族人哪一个不夸李仲虔的?
    正因为李仲虔天资颖异,深得李氏长辈喜爱,才会有世子之争。
    当时连李德也无法在李玄贞和李仲虔之间做出抉择,只能拖延册立世子。
    后来唐氏死去,李德册立李玄贞为世子。
    谢无量深谋远虑,立即收走李仲虔的那对金锤,不许他再习武,要他一心一意攻读诗书,以后当一个忠于君王、爱护百姓的贤吏。
    “虎奴,千万记住舅舅的话,你命中带凶,戾气过重,若一心研读诗书,或许能平安到老,一旦从武,只怕活不过三十岁。”
    “虎奴,你记住了,不得从武!”
    李仲虔立下重誓。
    三年后,谢家灭门。
    李仲虔遵照谢无量的遗愿,继续苦心研读书卷。
    直到李瑶英五岁那年,他不得不违背在舅舅面前立下的誓言,弃文从武。
    哪怕他知道代价是活不过三十岁。
    ……
    长史看着李仲虔长大。
    他看着李德册立李玄贞为世子,六岁的二公子一笑而过,埋头钻研诗书。
    看着谢家满门壮烈后,九岁的二公子擦干眼泪,回到李家,亲自照顾双腿不能行走的幼妹李瑶英。
    又看着十一岁的二公子双眼血红,咬牙砸开重锁,血肉模糊的双手抓起那对注定会给他带来不幸的金锤。
    世人都道李仲虔杀人如麻,放浪形骸。
    他被世家轻视,被百姓厌恶,被同伍鄙夷,被太子部下讥笑。
    投效他的军汉都是太子看不上的三教九流。
    像杜思南那样出身寒微的谋士都敢公开言称:李家二郎,蠢材也,吾不屑与之为伍。
    长史恨得心口抽痛。
    他们哪里懂得,二皇子幼时多了那么多的书,由才学举世无双的谢无量亲自教养,怎么可能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粗野之人?
    二皇子为什么不愿意整顿军务?
    为什么沉溺酒色?
    为什么完全不顾名声?
    夜风清凉,漫天繁星。
    高大骏马徐行于淡淡的月华之中,李仲虔垂眸,漫不经心地拍拍坐骑,没有说话。
    长史沉痛地道:“大王,谢家虽然断了血脉,但风骨犹存,您师承谢家,不能堕了谢家之名啊!”
    李仲虔猛地回头。
    眼神锋利如刀。
    “别在我面前提谢家!”
    长史吓得一哆嗦。
    “胡伯以为,我该怎么做?”
    李仲虔狭长的凤眼里尽是暴戾之意,说话的声音却很平静。
    “我是不是该和太子那样,整顿军务,招揽能人异士,寻访名士贤者,礼贤下士,善待部众,笼络人心,当一个世人交口称赞的贤王?”
    长史心里赞同,但不敢出声。
    李仲虔一笑:“胡伯,你别忘了,我差一点就成了世子。”
    长史愣住。
    片刻后,长史反应过来,顿觉毛骨悚然。
    李仲虔淡淡地道:“如果我真那么做了,只会死得更早,死得更快。”
    他差一点成为世子,又是谢家外孙,单单凭这一点,李玄贞就不会放过他这个威胁。
    更何况他们之间还夹杂着唐氏的死。
    还有他们的父亲,那个杀伐决断、心思难测,理智到近乎无情的帝王。
    身份互换,他也会如此。
    从谢家覆灭的那一刻起,李仲虔就明白,自己活不了多久。
    死有何惧?
    他不怕死。
    只怕死得不够壮烈。
    弦月不知何时躲入云层之中,黯淡星光轻笼而下。
    李仲虔仰起脸,闪烁的星光跌落进他眼底。
    他想起送给瑶英的那只玉盒,嘴角慢慢勾起,情不自禁地想微笑。
    生无所寄,死亦无惧。
    可是他死了,小七该怎么办?
    李仲虔怕了。
    所以他要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早些找到能够庇护小七的人。
    李仲虔敛神,控马走快了些。
    他出宫不是为了寻欢,郑宰相就在妙音阁等他。
    尽快定下小七的婚事,他才能安心出征。
    长史紧跟在李仲虔身后,老泪纵横。
    他已经想清楚了其中关窍。
    二皇子知道自己必死,所以才吊儿郎当,自暴自弃。
    长史不甘心啊!
    谢家世代忠烈,代代子弟浴血沙场,儿郎为国捐躯,最后一代嫡支血脉谢无量为守城而死,死前让部下割下自己的头颅交给敌军,只为保全百姓。
    百年风骨,无愧于君王,无愧于治下百姓。
    更无愧于李氏!
    最后却落到那样的下场。
    假如谢家还在,圣人怎么敢这么对待贵妃和二皇子?
    第9章 高僧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