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25

      可乐最爱的手工芝麻糖。
    除此之外,还有两样东西。
    沈录拿起那个信封,打开。
    下一秒,他有点惊讶地道:“姜姜,是你的存折哎。”
    姜灵也惊了一下。
    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她当初偷偷放在孟家的存折。
    将近两百万,夫妇俩分文未动。
    与此同时,沈录拿起最后一样,是个黄杨木的竹节形老画筒。
    他将里面的东西抽出来,然而只看了一眼,就不动声色地塞回去了,又假装极其不经意地放下。
    姜灵将存折合上,装回信封里。
    看见他的动作,问道:“里边儿是什么?”
    “啊?”他先是一僵,而后摆手道,“没什么没什么。”
    姜灵觉得他有点奇怪,忍不住看向那个画筒。
    黄杨木的材质,表面已经在岁月里被包浆,散发的光泽温润细腻,一看就是收藏多年的珍品。
    “孟家特意用了这样的画筒,里面的东西,一定极其珍贵吧?”
    沈录却道:“里面真没什么。”
    他蹲在地上,低着头将东西一样一样地摆整齐:“你看看哪些可以冷藏,哪些是要冰冻的?”
    姜灵挑眉。
    她原本只是问问,现在见沈录顾左右而言他,反而真正好奇起来了。
    “给我看看嘛。”她弯下腰,想去捡起那个画筒。
    沈录却似有点着慌,将东西抢先拿走:“你继续看书吧,这些东西我来整理就好了。”
    说完便将地上的东西一股脑儿抱起来,抬脚要往厨房里面送。
    “沈录,别动。”
    姜灵只是不轻不重地说了一句。
    沈录却身形一顿,真的不敢动了。
    姜灵好笑:“你动啊,怎么不动了。”
    “不敢动不敢动。”只要姜灵较真起来,他沈小少爷可乖了。
    又笑着道:“姜灵至上主义者,唯命是从。”
    “就会说好听的话。”姜灵有点不屑地“嘁”了一声,嘴角却不自觉地扬起。
    她放下书,走到他面前,从他怀里拿起那个画筒。
    扯下筒盖,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
    铜版纸的材质,被卷成了筒状。
    姜灵将其展开一看,霎时如被雷击,浑身都僵住。
    “这幅画——”
    这幅画,郝然是由她所作的《小茶》。
    去年参展,被人用两百万高调拍下的《小茶》。
    只是并非原版,而是经过扫描,再由铜版纸彩印而成。
    当时易梦丹的一通电话,让她以为这幅画是被贺西京拍下。
    而那份受宠若惊的感动,也是除了老谭的一番话之外,促成她向贺西京表白的重要砝码。
    可是,现在这幅画骤然出现了。
    不是在贺家,而是在吴鸣的家——寄件人是孟家。
    她抬起头,问面前的男人:“这幅画,孟家怎么会有?”
    沈录沉吟片刻,极其不自在地道:“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之前买下这幅画的人,觉得你画得实在太好,于是把画拿出来炫耀,正巧被孟大哥他们看见了?”
    这话显然太假,哄孩子都不够。
    姜灵看着他的神色,忽然生出一个很离谱的猜测。
    “难道……”
    她的声音有点发颤:“沈录,别跟我说当初拍卖的那幅画,是你买的——”
    沈录这回没再说话,多说多错。
    她却明白——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如同盛夏过去,干燥的秋风吹遍每个角落。
    河床干涸,水位不断降落,沉淀在河底的石头便与遍布的青苔一起,得见天日了。
    两人就那么站着,没有谁多说一句话,沉默,美好,又有一点诡异的尴尬。
    许久之后,是沈录率先打破这份静默。
    他特别认真地解释道:“姜姜,不好意思啊。”
    “其实我没有要骗你的意思,只是我怕告诉你了,你会多想,会觉得我是出于私人之情,才花钱买下这幅画。”
    “甚至可能会觉得我是在用几个臭钱,侮辱你的作品——听说很多艺术家,都是很有脾气、很视金钱如粪土的,而且最讨厌的人就是我这种没有艺术鉴赏能力的土大款……”
    “不过我还是想要告诉你,虽然我没有什么艺术细胞,也不懂得欣赏绘画的技巧,但是,我能读懂《小茶》这幅画里的感情,所以我才托我奶奶拍下来——”
    “你相信我,虽然有一半原因是喜欢你,但也有一半原因,是真的喜欢这幅画。”
    姜灵听完,细细一琢磨,想通他的话了。
    如果是放在以前,她可能真的会生气,甚至将他这种毫无原则的奢靡行为,当作一种对艺术的侮辱——与其说是撩妹,不如说是仗着有钱,想来一场带有“潜规则”性质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