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话,语气中不乏优越感,“你才学,有些吃力正常,学久了像我这样就好了。”
“读书得一步一步来,俭哥儿学着点你二堂哥。”谢老爷子望着一圈的子孙,笑眯了眼。
又问谢行敬在江家的生意做的怎么样,谢长义买的牛花了多少钱,谢行武跟在师傅后面可学了师傅手艺一分,谢行孝在河间郡的事等杂七杂八的事。
谢老爷子端着一副不偏心的姿态,逮着子孙们询问了遍,最后一个人喝的晕乎乎的,被两儿子抬回了房。
从老宅回来后,夜里王氏数了数钱柜,惊呼道,“当家的,这,这过个节咋花这么多?”
谢长义问多少,王氏‘啪’的一下锁上钱柜,小声心疼,“快一吊银子。”
“家里还剩多少?”
“除去买牛的,小宝上学买书的,家里花的,只二十九两不到。你前日子说看上块好田,说要多少来着?”
“十一两。”谢长义闷声回答。
“还买么?”
谢长义沉默了会,沉声道,“买,怎么不买,田我瞧得比咱家的好,要不是刘崴子急着用钱,也不会这么便宜。”
“过两天我和孝哥儿去别的地方转转,节后招长工的多,钱的事,你别急。”
王氏没说话,随便嗯了一声就上了床歇息。
......
隔壁的谢行俭偷听了会,翻了翻身子,心里有些难过。
调进甲班后,他要读的书越来越多,书肆的书贵的很,光是最近学的《论语》就有四册,一册一两多银子,他暂时只买了一册。
谢行俭叹了口气,想不到上辈子读了十几年书的他到了这里会对着几本书斤斤计较起来,想起上辈子便宜好用的电子书,谢行俭捂着被子差点哭出来。
哎,还是穷惹的祸,要是有钱,他爹和大哥就不用去给别人家做长工,他也就能买下全套的《论语》。
暗自的发了一通牢骚后,谢行俭觉得他要想个法子让家里人先挣上钱,家里安稳了,他才有心思搞好学习。
☆、第 10 章
林水村地里位置靠南,稻子要早成熟半个月,中秋节前后,各家开始忙着收割稻谷。
谢行俭问他娘他家田里活咋样,他能干些啥。
“前些日子你读书,家里早收的差不多了,只山脚还有两亩在那,等会我和你爹,还有你哥嫂去割,摔稻的活你干不了,你力气小,还像往年那样,小宝你就在田里捡捡掉的稻子。”
谢行俭说好,他人小,个头不高,站在高高耸立的稻穗田里只能露个小脑袋,让他割稻子实在太牵强,因此他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跟在大人后头翻找没脱粒干净的稻穗。
他爹从仓库里翻出顶草帽递给他,中秋之后早晚天凉了些,但白天还是挺热的。
谢行俭一手接过,背上背篓,带着小草帽,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了。
两亩田,一家四口要割一天左右,上午谢行俭想跟在后面捡稻子是不可能的,得等到傍晚家里人摔完稻子再去。
他先去家里已经割完的田里捡,十几亩田,捡起来也蛮费劲,要边翻稻草边仔细的搜索。
谢行俭一双眼睛睁大大的,耐心的在一块一块的田里查找,试图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这活累在腰一直弯着,弯久了背都直不起来,一般大人宁愿累点也不想干这细活,谢行俭却乐此不疲。
背篓满了他就立马背回家,将湿稻子铺在院墙里,来来回回三四趟后,谢家的田几乎被他翻了个遍。
抬头看爹娘他们还在低头割,谢行俭心疼的跑回家抱来一壶茶水,冲着田里喊,“爹,娘,大哥大嫂,水壶里水没了,我又带了一壶来,你们快来喝点。”
刚打完猪草的莲姐儿跟在后头麻溜的从背篓里拿出早上做好的馒头,就着咸菜,一家人迎着温热的秋风吃完一顿简单的午饭。
下午,谢行俭寻思进山看看,这不上辈子那些穿越都这么写:主角家里穷,但凡进山,准会碰上些好货,不是人参就是灵芝,再不济还有药草。
谢行俭觉得他不太像主角,试问天底下哪有他这样磕掺的主角:人参人参他不知道叶子长啥样,灵芝吧?前年他兴高采烈的摘了一朵给他爹,他爹说是那是黄蘑,不值钱。至于草药?算了吧,他一个文科生能认识医学上的东西吗?更何况还是博大精深的中医。
他琢磨上山是想去捡些山货,他记得对面山上有一个小山谷,有一些山果树,知道的人少,他采蘑菇的时候碰巧进去过,山谷入口狭窄,进去了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山谷里到处都是树,树枝上栖息着大量鸟类,鸟叫声此起彼伏,谢行俭不是一个人来的,莲姐儿跟在后面,两个人脚踩在湿厚的枯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谢行俭走一会便抬头看看周围,往树上系上一根稻草,目的是以防迷路。
莲姐儿尾巴一样跟在后面,眼睛则警惕地观察脚下,抓着根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