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22

      人照料她?”
    柏泽慢悠悠道,“勉之,我听闻你的老家是悦州的,悦州之地如何?”
    “悦州?!”
    柏泽细细道,“我来给你算一笔账,王妃去了悦州,你的家族亲戚都在,自然都会照拂她,你也可以安排哪个亲戚多看顾一二!她回到老家,也可以避免水土不服,身体不适。”
    淳于行道,“悦州水土确实养人,家里族中长辈,以及年迈致仕的官员都回了悦州养老。”
    柏泽继续道,“这些年,你还在朝为官时,每年过年或是返乡祭祖,就可以看到王妃,就算不是节庆日,自己老家只要有空什么时候想回就回,也不可能有人弹劾你,一年想看几次看几次,可比王妃分到其他封地一年见不到一面好一百倍。他日告老还乡之时,回到悦州,女儿女婿在,家族亲戚在,街坊四邻在,和和美美,安享天伦之乐。”
    淳于行已经被打动,“世宽兄,真能说动陛下,把康王和安然公主的封地定在悦州?”
    柏泽笑的一脸高深莫测,“只要你不再公然反对太子,咱们一起提一提这个折衷的法子,此事必成。”
    淳于行敬了柏泽一杯,“多谢世宽兄相助!”
    再上朝重议康王前往封地一事时,柏泽便提出了和淳于行这个折衷之法,让康王与安然公主同赴悦州。
    朝中再无明显的反对之声。
    ……
    比起柏泽要从反对声最激烈的大臣身上出发,做通反对者的工作。而太子和贵妃就压根儿没想过从反对者出发,他们要的是直接从决策者身上出发,由贵妃劝慰皇帝,吹点枕头风,慢慢的吹到皇帝松动为止。
    皇帝钟情于求仙问道,除了贵妃,他最相信的人基本就是国师了。
    太子本也打算再从国师出发,编纂一些必须要把康王送去封地的玄幻说辞,刚一进御书房,行了礼,还没来得及禀明来意。
    皇帝垂下腰撑在桌子上大咳了起来,咳出来的口水都喷湿了桌上那一本翻开的折子。
    太子忙去搀扶着皇帝,顺了顺他的气,“父皇。”
    皇帝又咳了一会儿,慢慢的缓了过来。
    太监呈上了温水,太子端起杯子递给皇帝,“父皇,喝点水润润喉咙。”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皇帝喝了一口,慢慢浸了下去,然后将杯子递给太子,“朕也不知怎么了,这一年身子都不太好。”
    太子接过皇帝手中的杯子,“儿臣把国师召来给您炼一些丹药吧。”
    皇帝道,“不必,朕现在觉得你嘉王叔说的对,也打的好,这国师越发没用了。他炼制的丹药,朕都扔了。”
    太子心中一惊,观察着皇帝的表情,“您不相信国师了吗?”
    皇帝摆摆手,“罢了,先不提了,朕不想看到他。”
    太子心中千般念头奔过,父皇有三大弱点,一爱修仙,二钟情于贵妃,三偏爱嘉王。
    太子原本牢牢的抓住了皇帝的两个弱点,靠着国师和贵妃左右父皇的决定,为自己谋利。
    而今看来再用国师左右父皇的决定已经不可行了,贵妃又和他渐渐离心。
    嘉王叔打了国师一通,本来可借此弹劾他,却反而让他占了便宜,挑拨了父皇对国师的信任,他又领了大军,再看看自己手中的底牌……皇位什么时候才能到他的手里?
    皇帝见太子久久不语,问道,“皇儿,今天来,所为何事?”
    太子收回心思,“父皇,儿臣只是来看看您。”
    皇帝揉着脑门,“哎,现在满桌子堆的都是关于送康王去封地的奏折,最开始,有人反对,有人赞同,吵得朕脑子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朕也不知道该听谁的。现在呢,绝大多数人都赞同让小乐和平儿共同去治理一块封地的法子,皇儿,你说说看,你的看法。”
    太子道,“父皇,本朝自太.祖.开国以来,除了储君,皇子们都要被派去封地,这是太.祖.留下的礼法。因此,儿臣认为……”
    皇帝道,“你和你母妃都认为应该把平儿送去封地,对吧?”
    太子道,“是。七弟虽然心智年幼,但是小乐年纪也大了,已经十四,这过不了多久就及笄,是个大人了,可效仿雨燕长公主,在封地择夫,安民,治理封地,还成就一段传奇呐。”
    皇帝点点头,“你先下去吧。”
    在太子和贵妃的怂恿下,皇帝思虑几日后,最终也同意了这个方法,令钦天监选定黄道吉日三月初三,将康王和安然公主派去封地悦州。
    ……
    消息传到了淳于府,由于淳于行已经跟淳于夫人还有两个儿子,讲了这件事,他们也渐渐接受了这个折衷的法子,虽不能日日得见,但悦州毕竟是老家,婵儿去了也算为他们尽孝心,还可以看顾祖坟,想回老家去看看,便可回去,行程花不了太久,也可接受。
    此刻的淳于府,淳于行坐在堂中正座上,怒气冲冲的质问道,“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