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
往后实际掌管市舶司的变成内官,称提举市舶司太监。
这些人提督地方军务、海道、盐政、珠池等职,权势熏天。到了天启初年,忽又裁撤内官,市舶宦官至此就不复存在了。
何致年被他忧国忧民的模样逗乐了,朝他笑道:“叫你去你就去,就你这脑瓜子再想十年也想不明白。告诉鱼十三,事成之后,只要给我一张广州府的牙帖即可。”
原来如此!
提到牙帖,何喜茅塞顿开。
有了这张千金难求的官办许可凭证,大公子就能在广州府开牙行,届时承接官商两头,坐收渔利,比自己跑来跑去谈生意轻松多了。可以预见,何家的生意版图将会因此扩大数倍。
“行,小的马上就去。”他喜滋滋地拔腿就要跑。
“等等,你顺便告诉来人,让他跟大公子说,准备一个上乘的五毒辟邪蟾羊脂玉雕,我要送人。”
何喜有些肉疼:“公子,一块好的羊脂玉起码要万两银子,你又不信道家,要那玩意儿做甚么?”
何致年笑而不语,坐下来摊开纸给老师曾致尧写信,何喜自去办事不提。
他这次一共写了三封信,这些信不仅关系到他们师生前程,更重要的是能让赵琨的支持者首辅秦世桢栽个大跟头,让赵琨好好老实老实。
第一封,汇报三个月来的体察结果,详细介绍了湖广农田、水利跟赋役现状。这第一手资料对老师今后在湖广推行变革将大有帮助,湖广熟天下足,只要把粮基夯实,就不怕反对者们群魔乱舞。
第二封,建议户部重开海上通商之议。
他在信中分析说,朝廷禁海无非是因为固守“厚往薄来”的国策,而且一律免税,致使“岁时颁赐,库藏为虚”,成为国家一项沉重负担。只要收取税饷,便可解决这个难题,还可每年为国库创收上万两。
为国之安危计,他在信中着重提到,海商不得前往日本,不得贩卖兵器及可造兵器之物以及部分书籍和金银、铜器、铜钱、硝磺等物品,且不得进口番国钱币,并要取得“由引”(许可证)后方能出海,数量也要有限制。
第三封,便是他今日的重点,他为正隆帝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青词。
所谓青词,就是一种写在青色纸张上,拍玉皇大帝马屁的优美文字。正隆帝突然笃信道教,每逢斋醮,就会让朝臣们写青词赞颂。
前世,他的老师跟秦世桢同为正隆帝侍讲,因老师文采卓著,正隆帝一开始颇为器重他,很多圣旨奏章都是由他来拟,青词也让他写。老师硬着头皮写了几篇,但写来写去就烦了,开始糊弄皇帝,最后干脆撂挑子不干了。
这是他豪迈强直性格的表现,喜欢做的就做,不喜欢做的死都不肯做。他当时还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想来实在是可笑又可叹,有些人一辈子的亏全吃在性格上面。
秦世桢就完全不一样,老师撂挑子后,他主动替补。他虽文采平平,但他肯用心,而且他有个状元女婿,所以从他手里拿出去的青词美轮美奂,虔敬无比,看得正隆帝心花怒放、感动不已。
秦世桢看到机会,更加刻苦,把自己儿子也培养成青词高手,正隆帝由此对他喜爱更甚。
他和老师是同乡,为了升职做了老师多年的追随者,老师被他感动,将他带进东宫一起当了太子侍讲。
后来就是农夫与蛇的故事了,秦世桢悄无声息地在老师背后举起屠刀,老师毫无警觉,继续他的一贯做派。这才有了后来的宦海沉浮,蹉跎年月,变法始终搁置。
*
永寿宫。
正隆帝刚做完法事,头上戴着道士的五老冠还没来得及摘,就听小太监报说曾阁老求见,他想了想,继续戴着五老冠,在自己寝宫接见了曾致尧。
他原以为曾致尧上来就会痛心疾首地一顿劝骂,上次他穿着道袍接见臣子就被他当场痛斥,忍得肺都快炸了,回来好几天吃不下饭,白白耽误了修行。
而今天,他一见到曾致尧就乐了。
曾老头简直太可爱了,居然也戴了一顶五老冠,而且比他戴的还要漂亮。五片莲瓣上绘有“五方五老”神像,两边垂有两条剑头长带,上写“太乙救苦天尊”字样,上面还罩了一层薄纱,走起路来花枝乱颤,十分娇俏。
“圣上,臣刚刚作了一首青文,写得不好,请您雅正。”
曾致尧递上何致年写的青词,正隆帝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