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7

      女儿萧婉将来会明白她的良苦用心,李氏狠心不去安慰萧婉,转而看向萧宁,扶住萧宁的手腕,似对待易碎真品一般小心翼翼,满是怜惜的说道:”宁儿,我不怪你。”

    “萧宁,过来。”一直沉默的老夫人说话了,萧宁摆脱虚伪的继母,再面对她时萧宁怕忍不住,人怎么能这般无耻?

    萧宁道:”祖母,我陪着您好不好?母亲答应了。”此时李氏即便反对,也不会再说话,她善良慈爱,不会违逆萧宁任何任性的要求,何况萧宁陪着老夫人说得通。

    老夫人点头,”明日就搬进竹园,萧宁啊,我这可不够热闹,吃斋念佛是常事。”

    “要陪着祖母。”萧宁不怕寂寞,怕周围人是蛇蝎心肠。

    ”母亲。“萧冀铮领着长子萧逸走进来,先是看了眼萧宁,皱眉道:“儿子担心萧宁会闹到您,打扰你的清净。”

    “夫君,您怎么说宁儿?” 李氏几步站在萧冀铮身侧,不赞同的道:“宁儿是孝顺的孩子。”

    萧冀铮不自觉的向旁边挪开一步,李氏站得位置太近了,只有嫡妻原配才有的待遇,在老夫人跟前,萧冀铮不敢不守规矩,女儿萧宁提起亡妻,在房门外的萧冀铮想起亡妻活着时的赏花吟诗,抚琴吹箫,情浓时的种种,萧冀铮记忆虽说模糊,但他并未忘却那一刻的心动,那一刻的琴瑟和鸣。

    亡妻没继室体贴温存,但却是萧冀铮知己良伴,才情得萧冀铮之心,李氏温顺的笑笑,主动退开距离,眼睫微垂,萧冀铮有些后悔伤到了继妻。

    前生今世的萧宁对父亲的印象都不深,萧宁和父亲萧冀铮很少见面,除了外出邀友谈论诗词歌赋外,回府后的萧冀铮多是在书房或者居于荣文堂,继母李氏总劝说萧宁多同父亲一处,但前生萧宁额头落疤被父亲嫌弃,又不擅长诗词,只能看着萧婉承欢膝下,萧宁插不上嘴,渐渐的萧宁自然而然的不再出现,一年中除除了家宴外,萧宁很少出现在萧冀铮眼前。

    越过父亲萧冀铮,萧宁怔怔的望着哥哥萧逸,俊逸潇洒,善诗善画,精通古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萧家大少爷云集了父母所有的优点,是南齐青年俊才的佼佼者,和南齐第一世家——王家嫡长子王渊,并称为南齐双秀。

    最后,南齐双秀之一的王渊成为南齐的辅政丞相,权倾朝野,无人能撼动王家的地位,而萧宁的哥哥,考场舞弊,萧家族谱除名,染上毒瘾,混迹于赌馆青楼妓寨,凭着艳诗俗词,凭着琴艺混一口酒喝,不得姓萧,不敢姓李,多以逸少爷相称,可次少爷非彼少爷,是对哥哥最大的侮辱。

    萧宁难忘出寺庙报复司马睿前,萧宁曾经到过萧逸的墓碑前,没有姓氏居于乱葬岗,如果不是妓女凑银子为萧逸准备棺椁,曾经的萧家大少爷会弃尸荒野,任野狗野鹰啃食撕裂。

    前生萧宁额头落疤后,唯一对她好的,是哥哥萧逸,安慰她,逗她开心,保证永远保护萧宁,如果将来的妹夫欺负萧宁嫌弃萧宁,‘我会狠狠的揍他,命你和离,另择夫婿,我萧逸的妹妹不能任人欺负。’

    萧逸推开围在他跟前的乖巧请教问题的萧,“一会再说。”

    萧逸抓住萧宁神情恍惚,悲伤哀怨的萧宁,道:”小宁,小宁,妹,妹妹。”

    萧宁无亮的眼眸没有任何焦距,是哥哥萧逸?他活着,活着吗?萧宁眼前一黑,晕倒在萧逸的怀里,一切都是她造成的,是她天真的萧宁,将才华横溢的哥哥萧逸推向了蛇蝎心肠的继母,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是萧宁毁了哥哥萧逸。

    ‘哥哥,母亲像娘一样,很疼很疼萧宁。’

    ‘哥哥,妹妹很聪明,你就教教她嘛。’

    ‘哥哥,弟弟萧皓很敬重你的,他也想认识哥哥的朋友,也想像哥哥一样。’

    ‘哥哥,你就帮他写一首诗词吧,我看皓儿冥思苦想,娘落泪担心,我很难过,哥哥,都是萧家扬名嘛,谁做的有什么关系?’

    ‘哥哥,我看娘给你安排的书童不错,比你原先的默语强多了。’

    ‘哥哥,我一定要嫁给司马睿,我喜欢他,我就喜欢司马睿,娘答应帮我了,你也要帮我。’

    “妹,妹妹。”萧逸不知所错的接住萧宁软下的身子,满眼的担忧:“小宁,小宁。”

    泪珠从萧宁的眼角滚落,滴在了萧逸的掌心,萧逸看着掌心淡红泪珠,萧逸抱起萧宁,大喊:”来人,来人,去找大夫,大夫。”

    作者有话要说:写完这一章,他奶奶的某闲竟然眼眶湿润了,把自己写哭了,算是奇才吧,萧宁不重生不报仇,天理不容啊。

    16

    16、第十六章 再战 ...

    火烛幽暗,夜风呼呼作响,一名眼眶深陷苦熬几昼夜的妇人走到锦塌前,怜爱愧疚的轻抚弯眉紧皱,惶恐不安陷入难言梦魇的少女,妇人应在雪白墙壁上的影子,显得慈爱而忧心忡忡。

    ”夫人,您守着大小姐三天三夜,您的身子熬不住。”

    ”宁儿一日不醒,我一日不会离开。”

    “夫人···”

    “你不用再说了,是我没照料好宁儿,愧对大姐的嘱托,明明知道宁儿胆小,偏偏留她一人在别院,定是婢女妈妈不尽心,没伺候好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