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3
点了点头,道:“多谢神女成全。”当即便一挥袖,方才还躺着的三足金乌业已消失不见。
后续烛龙命运如何,自是与她无涉。
两位尊神料理了此间之事,便也同瑶姬告辞。
刑天的凡胎□□并五千兵马都在峡谷深处,瑶姬不便出面,见都无碍,也自遁去不提。
却说当今天子雷厉风行清剿四野山贼,更把贼首枭首示众。一时志得意满,又开始思起了征兵。他已尝过大杀四方的滋味,如今食髓知味,越发想征战天下,使王令畅行无阻,诸侯莫敢不从。
两班朝臣苦劝,有提先王刚驾崩,不宜动刀剑的,有提南境瘟疫刚平息,需修生养息的,俱都被天子于殿上斥责。有悍不畏死的,一再进言,天子亦不杀他,直教人剥了衣衫,当庭打起了板子。
这算是公开羞辱了。
当今这凡世的士子都讲究个风骨,有些情况,宁愿自裁亦不愿受辱。所谓刑不上大夫,为君者亦要给臣子留足体面。便真是犯了重罪,令其自裁亦可,却没有当庭羞辱的。
那名臣子被抬回去之后,第二日便被发现自缢在家中。
天子当日已是后悔,本想安抚一二,第二日却听到这样一个消息。若是那臣子还活着,他安抚下来,或也可成就一段君臣佳话。这臣子既死了,他却反而不敢再后退一步。
他不能露出一丝软弱和悔意,否则这段时间他树立的威严形象势必会受损。他想,天子是从来不会错的。
那名臣子因不堪受辱而死,引得士林震荡,学宫里未出仕的三千学子联名上书,要求天子追封那名臣子为太傅。
太傅虽是虚衔,却是帝王之师,若天子奉那人为帝师,便是承认自己有错,需接受其教诲。当今天子自是不肯。
三千学子亦不肯罢休,便在宫门外跪着,求天子追封太傅。
天子震怒,当即便下令侍卫驱逐学子,若学子不愿离去,可便宜行事,直接斩杀。
大部分学子都被家人带走了,只一位,负琴而来,侍卫驱逐亦不离去,在宫门口弹了一曲《阳阿》。
《阳阿》乃是古曲名,为大多数人喜爱,不似一般学子喜欢的《阳春》、《白雪》,乃是士卒凡夫都能相和的曲子。
然而那一曲奏在宫门口,并无人相合。那泠泠的琴声亦无法上达天听,天子自闭门户,侍卫得了旨意,便是杀无赦。
那一日,阳光很淡。年轻的学子喋血宫门,《阳阿》戛然而止。后来,《阳阿》成了王都禁曲。从和者数百人的名曲,变成了某项不能言说的禁忌。
瑶姬看着年轻的学子身上散出层层的光芒,鬼差亦无法拘其魂。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哪里像是死于非命之人,神子降世也不过如此。
神隐图上,又有新的花朵绽开。
公子舒夜成神,掌人间礼乐,称乐神。
自公子舒夜引颈就戮,各地便时有怪事发生。天子夜夜噩梦,终不堪其扰,以为先王祈福的名义,入道观修行。
王都西郊的白云观,迎了天子的驾。天子于白云观中修行了几日,某日,幸香客于王母殿。
事发之后,白云观主苦谏,上不从,命左右将其沉井。当夜,白云观遭清洗。自此,时有女子被送进这清修之地侍奉天子。天子于此地纵情声色,不知今夕何夕。
征兵之事依然推行,同时亦开始征粮加税,为接下来的用兵作准备。
却说挂在叶城城门口示众的清风寨匪首尸体,于某夜不翼而飞。
消息传出去之后,民众纷纷议论,此乃清风寨漏网之鱼回来了,怕是会向城主府复仇。传言甚嚣尘上,城主府里里外外皆埋伏了兵马,却一直未等来什么。
城主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期望他们来,还是不期望他们来。
刑天收殓了宋寨主的尸首,把他同寨主夫人葬于一处。那日夕阳亦是很好,
他望着那两座坟包,一座新,一座旧,觉得人生到最后,也不过如此。
宋遥出现的时候,他甚至连吃惊一下都没有。她着素衣,簪白花,身形瘦小,从暗影沉沉的林中走来。
光线自她身后收束,她的眼睛比即将到来的暗夜还要黑上几分。
他一直知道,他们迟早会在这里相会。这是他们出发之地,是一切开始的地方,他们总会回到这里的。
“大将军把那五千兵马都给了我,师兄,麻烦你把他们交出来吧。”她抬起眼来,对他说道。
她很少叫他师兄,两人年龄相差无几,一般她叫他师兄,便是要坑他了。
五千兵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正面交战作用不大,奇袭却也尽够了。
刑天想了想,以他对大将军的了解,觉得他应该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不由问道:“他怎么会答应你的?”
宋遥目光落在远处,缓缓答道:“他本来是不肯答应我的。我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黄毛丫头,他大约是不信我。清风寨还有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