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二百四十五章玄宗有请

      胡婉心和郭子仪初次见面,相处二个时辰不到,就一心推举郭子仪为帅,说明郭子仪的为人处世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郭子仪为人宽厚、忍让、谦虚、谨慎,深谙进退之道,很少得罪人。史书称他“事上诚尽,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这里仅举一例,就可见郭子仪的胸襟与为人。郭子仪初与李光弼“不相能,虽同席不交谈”。后来郭子仪成为李光弼的顶头上司后,派李光弼出征讨贼,李光弼以为郭子仪是要陷害他,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妻子。”意思就是派我出去打仗,我死了也甘心,但是请放过我妻儿。而郭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仪岂怀私心忿哉!”于是两人冰释前嫌,遂同破贼,李光弼成为节度使亦是郭子仪的推荐。
    江一尘非常赞同胡婉心的看法,道:“郭子仪为帅,李光弼为将,定可一举破敌!”胡婉心摇头,道:“我看最后这两人都不会是统帅。”江一尘奇道:“不是他两人,还有谁能够当统帅一职?”胡婉心故作神秘,道:“不信你就看吧,反正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酒意重新上头,到家后,江一尘倒头便睡,早上洗漱完毕,跟着卢国苓上朝,既然是从三品的云麾将军,也算朝廷重臣了,无故不上朝总说不过去,何况还是昨天刚履新的。
    和熟悉的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打过招呼后,肃宗也到了,今天的议题主要还是平叛,大伙都是人精,昨天都看出了端倪,谁都不提起选统帅的事。兵部把经过几次修改的征伐安庆绪方案递交给肃宗。肃宗粗粗一看,选几个主要问题和大臣商议,然后郭子仪等人一一回答解释。其实这也是例行公事,肃宗对具体的作战也不甚明白,但是过问还是必须的,毕竟是最高统帅,战略决策必须由其作出,一旦大军出发,一切都由统帅定夺了。
    江一尘没有带过兵,参与的大战倒是不少,潼关之战的进攻,后来受阻,最后突出重围,香积寺的大部队正面决战,睢阳的守卫战,太原的先坚守后反攻,各方面的经验积累不少,听了兵部的计划,心想:“这计划也算无懈可击了,方方面面基本都考虑到了,不过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完美的计划也怕遇到计划外的事,最后还得看统帅将领的临阵应变,特别是二十万大军,九路节度使,没有人统一指挥协调,总不是个办法。”但是肃宗和众臣都不谈此事,自己也不好冒冒失失提出,如果肃宗让自己推举人选,又怎么回答?想想还是算了,随大流吧。
    午饭后,两驾马车在卢国苓大门前停下,下来几个人,中间一人,却是高力士。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唐潘州人(今广东高州市区),是中国唐代的著名宦官之一。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他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当时女皇帝武则天的赏识,后来被李隆基引为知己。在唐玄宗管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终于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他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贤宦之一,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说起宦官,最近的还有大名鼎鼎的魏忠贤,明朝袁崇焕在宁锦大捷后曾上书,称魏忠贤为“千古内臣第一”。(魏忠贤在大多数的历史书中,被污蔑成十恶不赦,骄横跋扈之人,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崇祯临死前重葬魏忠贤,李自成破城前,王太监所言“若忠贤在,时势必不至此”,都是重新解读历史的依据,有兴趣可以看看,这里不表。)
    高力士颇有度量、文武双全、时行善事,侍奉玄宗,深受信任,掌握大权,并不是凭着一味的逢迎和巴结。而是虽身为宦官,却能在关键时刻对唐玄宗起到政治上的有力帮助和情感上的倾心关怀。 高力士虽为阉人,却有非凡的政治眼光和决断性格,“善于骑射,一发而中,三军心服”,确实颇有大将之风。因此,高力士权倾朝野,据《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兼内侍监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高公神道碑并序》记叙:由于唐玄宗“恩遇特崇,功卿宰臣,因以决事”,但高力士则“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骄,顺而不谀,谏而不犯。(进)王言而有度,持国柄而无权。近无闲言,远无横议。君子曰:此所谓事君之美也。”这一段话对高力士的评价虽有过誉之词,但也清楚地说明玄宗对高力士非常器重,朝廷内外的公卿大臣很尊重他的意见,高力士因之常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能直接向皇帝提议。
    马嵬坡劝玄宗缢杀杨贵妃后,高力士随玄宗入蜀,而先前与高力士同受宠信的官居三品的内侍监袁思艺却投降了安禄山。后来玄宗还京,高力士因从幸成都、护驾有功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赏五百户,进封齐国公。
    卢国苓听报高力士到来,极为意外,连忙带着江一尘出来迎接,朗声笑道:“公公光临寒舍,当真是蓬荜生辉,请入内奉茶!”江一尘也上前见礼。
    高力士微笑道:“卢尚书不必客气,我这次来,是奉太上皇之命。。。”罗公远心中一凛,原来肃宗的皇后张良娣及李辅国生怕玄宗复出掌权,侵害他们利益,一直在肃宗面前进谗言,离间父子俩的关系,慢慢的,肃宗和玄宗之间关系日渐紧张冷漠,下面朝臣看的明白,自然不敢和玄宗多有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