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43

      自此之后,先生每天只睡两三个时辰,吃饭都几乎没有时间,昼夜不停地给患儿看病。不仅如此,她还从钱唐将小六招来,将存在四方馆里的小白丸全都带了过来。此药对患儿甚有疗效,只是提炼不易,并非开个方子就能简单配出来的。小白丸储量有限,所幸嘉善县的瘟疫已被彻底控制,一月之后,患瘟疫的孩子已所剩无几,可是来给孩子看病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从前八十步长的候诊长廊,如今改成了一百六十步,人都挤不下。周围区县的民众听说嘉善来了神医,全都带着孩子来看病,最远的,从晋安赶来的都有。
    文博之前将先生接到嘉善之后,带官员巡查过疫区,就回吴郡去了。其后,他又来嘉善看过两三次,只见先生日夜劳碌、人都瘦了一圈,心中颇为心疼。但是,嘉善县瘟疫也因此逐渐平息,他作为嘉善主君,也为此赢得了不少民心,因此,也只能再辛苦先生,多操劳一二。
    疫情彻底平息之后,来找先生看病的人,反而有增无减、更多了。文博听了下属通报,同谋士商量了一下,向民众谎称先生积劳成疾、病重需养,亲赴嘉善,一驾大车,把先生接回吴郡。
    文博紧贴着自己的宅子,送了先生一座院落,并在宅邸和院落之间开了一道门,特许先生经由此门,自由进出文府藏书楼。先生毫不客气,带着姬玉和丫鬟立即搬了过去。
    文博此人三十一岁,年轻有为,正是男人风华正茂、英俊又不失沉稳、最有魅力的时候。
    文博十五岁时,娶了门当户对、大他两岁的蓝氏为妻。蓝氏擅生养,十六年间,已为他生了七个子女。但是,蓝氏年轻时,相貌便称不上多出众,生了这么多孩子以后,身材走形,就更加变成了黄脸婆。可是,蓝氏是一个既聪明又见过世面的女人,深谙驭夫之道。她不断在外面帮丈夫物色年轻貌美、性格温良、家世又好的女人回来,帮着一起笼络夫君。她对文博体贴备至,在文博看来也是贤良淑德的典型。他们夫妻感情不错、心有灵犀,蓝氏看了文博对先生的安排,便立刻明白了丈夫的心思。
    文博的年龄比文娥大一倍,学识大得可不止一倍。先生看上了文家的书,遇到难题相询,文博有问必答,每句皆有出处,却不像文娥那么稀里糊涂。先生对文博的学识很敬佩,他愿意时常来自己的院子走走,她也愿意陪他聊一会儿天。
    蓝氏比她的丈夫来得更勤,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都源源不断地带人送过来。文家女眷之间的聚会,蓝氏时常邀请先生参加。即便先生性格孤僻,对蓝氏特别冷淡,她也从来不跟她计较。
    作者有话要说:
    “是啊。从我认识你以来,你确是善心大得很。只不过,每次都是慷他人之慨,从未见你出过什么力的。嘴皮子上的英雄,做起来当真轻松。”
    最会做人的绿茶婊,其实是藏得挺深的,因为她们太精、太会做人了,更招人喜欢。相反,像女主这样的真性情,因为从不讨好别人,所以,一般更让人讨厌啊~~~
    第21章 寒衣节
    十月初一,寒衣节。
    吴国公带文家全体男丁去白云山祭祖。
    文娥身为女眷,无所事事,一大早就来找先生玩。
    先生不在院里。
    书桌上,放着两个纸质的包袱皮。房间角落,平常用来采药的竹背篓里,放着香烛、纸钱、纸衣、纸马。文娥心生好奇,翻开包袱皮一看,一个写的是“先妣阮凌秋”,一个写的是“先祖阮寒琦”。
    先生的字写得不错,平常写的方子不等文娥看上两眼,就被别人抢跑了。今天闲来无事,正好可以欣赏一下先生的字,猜一猜先生的母亲和外公都是何方人士。
    先生从外面走进来,一把抢过文娥手里的纸包袱,背着背篓去牵马,打算出门。
    文娥好奇心大盛,紧跟其后。
    在文家,女眷向来不被允许参与祭祖活动。先生身为女子,居然要去祭祀母亲和外公,那就说明,阮氏一门怕是已经绝了后,而先生很能就是最后一点血脉。
    先生的本领异于常人,年纪很轻,就有那么大的能耐。且不说她的医术,单是她的武功,就总让人觉得有些雾里看花,摸不清深浅。
    文娥因此也对先生的家世分外好奇,无论如何都想跟过去看看,趁机再问一问先生家里的情况。
    先生不等文娥追过来,就已经跑远了,一人一马出了西城门,来到笠泽水边。
    先生寻了个避风之处,将之前准备好的香烛、祭品取出,沉默着将纸钱、纸衣一张一张慢慢烧了,望着慢慢熄灭的纸灰愣神。
    背后树林里,隐隐传来几丝风声。先生猛然惊觉,转头向后望去,一柄飞刀携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