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
他身上学到不少学问。
先生对柳先生的学问,非常敬佩。对柳先生这人,非常尊重。因此,当柳先生从怀里掏出一个蓝布包,郑重其事地交给先生的时候,先生对柳先生托付他的事,也非常重视。
蓝布里包着一本薄薄的医书,大概是因为保管不善的原因,医书的外侧缺损严重,有很多内容都缺失了。
柳嘉任道:“我辞去在京的官职后,回到岳阳照顾母亲。母亲去世后,便搬去荆州,与女儿女婿同住。我的女婿,本是太守手下一名小官。后来,因二公子继承了孟老夫子的藏书楼,我女婿便被派去江夏运书。回荆州的路上,不幸遭遇了两场大雨,后又遇到一场虫灾,从而导致一些书籍受损。
“二公子为此非常生气,就花重金安排修缮图书。二公子要求要在半年之内,将所有书籍修复完整。只是,别的书籍还好说,单有一套前朝太医留下的医书,乃是二十五本一套的《古方奇录》,因抄的都是药方,我们都不懂医学,因此修补起来力不能及。我听人说,先生医术超群,这才寻到门上,恳请你出手帮忙。”
柳先生话毕,离座给先生行了一个大礼。吓得先生急忙伸手相扶。
“如此大礼,晚辈万不敢受。前辈博学,晚辈岂能在前辈面前妄称‘先生’。修书之事,晚辈定效全力。请前辈以后称我‘小阮’便是,千万不要再称‘先生’,晚辈实在受不起。”
修书之事,先生一口答应,令柳先生非常惊喜。夜已深,他不好再多逗留,很快便告辞走了。
对于这本医书,先生见多识广,原本是没太当回事。送走柳先生以后,就把它往桌上一放,继续练功去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先生差点就把这事儿忘了,是赵宁收拾屋子时,又把书拿给了先生,这才让她记起来。
然后,她便拿着书翻了翻……
结果……
越看越惊……
越看越奇……
这册《古方奇录》所记载的方子,对于药材的用法和用量,跟现今医界的用法,都很不相同。但是,若细细琢磨这些药理、药性,又觉得都还有些曲折的道理在里边。
先生用药,一向与普通大夫大不相同。她喜欢另辟蹊径、穷究置理。因此,在得到这本书后,她简直如获至宝。整个一个上午,都抱着这本书,两眼放光地研读。中间,甚至还开炉炼药,用书上的方法小试牛刀,忙得连午饭都忘了吃。
午饭以后,柳嘉任又来了。一来,他是想看看那本《古方奇录》先生研究得怎么样了。二来,昨天,他没想到先生会答应得那么痛快,因而,只带了一本最薄的残书过来;今天,他又补了三本残书。
先生坐在正厅里,把这些书都简单翻了翻,发现它们全都属于不同套系,但又全部都是她最爱看的类型。好书难得,难免会引她心痒难耐,想跟柳先生打听打听,其余书目的情况。
“不知《古方奇录》的其他二十四册,晚辈能否有幸拜读一二呢?”
柳先生面有难色,道:“我女婿只是负责修补残本,另外二十四册并未缺损,故而并非在我女婿手上。”
“这样啊,那能否找你女婿帮忙通融通融?既然他需要修复这第七册,那总该需要借阅其他几册做个参考,这要求也算合情合理。前辈,你看能否帮忙想想办法?钱都不是问题,而且每本我只要借阅两天,保证归还。”
柳先生摇摇头:“这件事情很难办,我女婿远在荆州,这一来一回太耽搁时间。不过……”
柳先生想了想,又道:“二公子现在人就在吴郡。我听说,阁下跟吴国公相熟,倒是可以考虑找吴国公帮忙说说,看能否借得到书。”
“哦?”先生闻言大喜,急忙问道,“不知二公子姓甚名谁,现在吴郡何处落脚?”
柳先生道:“二公子姓王名珩,现住在西城的楚平侯府之中……”
“哦……”
先生眼中寒光一闪,然后,又迅速隐了下去。
先生点了点头,微笑道:“晚辈记下了,改日我再想想办法,多谢前辈指点。”
先生和颜悦色,跟柳先生又聊了几句,然后就把他送走了。
先生回到书房,将柳嘉任带来的四本书,又翻看了几遍,觉得实难割舍。
心说:王珩好厉害啊!
先生是个果决之人,做事从不拖泥带水。她拿着这几本书想了想,然后,就唤来赵宁,命他去帮她找八个能抄书的人。
最近,先生这小院之中,除了偶尔来一两个看病的左监卫,平常就只有赵宁、甲辰和先生这三个人。不过,今天先生这命令刚发下去,不过一眨眼的功夫,赵宁就变出来了八个能读会写的左监